【摘 要】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分工明確,但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計算機教學中筆者嘗試了學生幫教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中,讓“教”與“學”更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本文將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對學生幫教法進行一些探討。
【關(guān)鍵詞】學生幫教法 計算機教學 主體作用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3-0106-02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始終銘記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形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發(fā)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一味地講課,學生根本聽不進去,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嘗試了學生幫教法。
一 什么是學生幫教法
學生幫教法是指在教學中,學生不再單純地“學”,而是參與到“教”中,課前幫助老師進行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中幫助老師指導學生,課后幫助老師檢查學生作業(yè)、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溝通協(xié)調(diào)師生關(guān)系,從而幫助老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wù),提高教學效果。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往往遇到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存在差異、學生自身認識和操作能力不均衡等問題。為此,教師在上計算機課時,挑選出計算機基礎(chǔ)好、學習能力強、悟性高的幫教學生,組成幫教團,幫助老師進行教學,這樣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樂學助教的班風和學風,有利于班級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 學生幫教法的實施
1.學生幫教團的組建
教師在每次接手新班后,在為學生上第一次課時,就向?qū)W生介紹所教課程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課程特點等,并進行組建學生幫教團的動員,說明幫教團的主要工作和要求,然后先讓同學自愿報名,最后教師再經(jīng)過摸底和測試,選出管理能力較強、學習基礎(chǔ)好、學習能力強、悟性高的學生,組建成學生幫教團。學生幫教團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不定期改選,以此提高同學們幫教和學習的積極性、樹立競爭意識,更好地為教學服務(wù)。
2.學生分組
教師可根據(jù)班級情況及學生特點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幫教小組,每個小組指派一名幫教學生進行幫教;也可以讓幫教學生自己選擇幫教小組成員;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可以少于四人,但不能多。
3.課前幫教
老師可以安排幫教團做各種課前準備,如安裝相應的軟件、準備素材、督促學生預習等。如:每上完一次課,就將下次授課內(nèi)容告訴學生,并布置預習任務(wù),同時讓幫教團督促自己的組員進行課前預習,學生預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問幫教組組長,也可以相互討論,使學生提前對所學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提高學習效果,同時也鍛煉了同學們的自學能力。
4.課堂幫教
計算機是一門操作性強的課程,且現(xiàn)在的計算機教材大都簡明、通俗、圖文并茂,大部分學生都能看懂,所以我們提倡精講多練,以任務(wù)驅(qū)動的方式教學。上課時,教師可先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把要講的內(nèi)容講解、分析、演示完,然后針對所教授內(nèi)容布置相應的操作任務(wù),使學生在完成任務(wù)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
學生課堂幫教主要可以分成兩塊:一是課堂操作指導,一是課堂檢查作業(yè)。
第一,課堂指導。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操作任務(wù)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需要指導,靠老師一個人來指導會出現(xiàn)忙不過來、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教師可安排學生幫教團進行分組指導,老師進行總指導。
學生在操作中遇到問題可先請教本小組的幫教同學,由幫教同學進行面對面的幫助指導,如果遇到幫教同學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則向老師反映。老師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共性的問題進行全班指導,個性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學生參與課堂操作指導可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及時得到幫助,也便于老師及時全面地掌握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堂檢查作業(yè)。計算機作業(yè)不同于其他課程,很多是在計算機上完成的操作性作業(yè),作業(yè)必須在計算機上批改。如果課后老師進行批改,雖然能夠得到每個學生的作業(yè)成績,教師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但學生自己往往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所以,計算機作業(yè)應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最好是當面批改,這樣學生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哪操作錯了,然后進行改正,從而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課堂上教師沒有時間一個一個的當面批改學生的操作作業(yè),所以每次課堂上都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幫教小老師進行換組批改作業(yè)。為了確保幫教同學批改作業(yè)的正確性,教師要先改他們的作業(yè),指出問題所在,并講清楚評分標準及注意事項,還要求他們在批改過程中一定要當面指出同學的錯誤,向同學演示正確的操作方法。
5.課后幫教
課后,教師讓幫教同學留下,讓他們幫著分析、匯總學生的掌握情況、存在的問題,針對本班學習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措施,以便老師及時掌握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方法。
三 學生幫教的作用
1.學生幫教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學效果,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有了幫教同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得到及時解答;幫教小老師在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也能面對面地指出同學錯誤、及時教會他們正確的方法,確保了每一個同學都能掌握正確的知識和方法,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由于幫教團的成員不是固定不變的,老師會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不定期更換,對每個學生來說,只要表現(xiàn)好、學得好都有機會,這樣同學之間就有了競爭。大多數(shù)同學都想得到教師的表揚、做同學們羨慕的幫教小老師,他們就會在課前預習內(nèi)容,甚至自學,不懂的還會在一起討論,上課也會非常認真地聽講,班級就會形成積極向上、富有朝氣、互幫互學、勤學樂教的班風和學風。
2.學生幫教有利于加強同學間的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教師在課堂上對一個問題的講解可能只有一種,而學生卻各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對于那些課上未能真正理解、課下雖反復琢磨但仍存在疑點的問題,同學可首先找?guī)徒虒W生解決,也許經(jīng)學生的點撥,即變得豁然開朗,疑云頓消。學生在幫教的過程中加強了同學間的切磋與交流,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
3.學生幫教架起師生間的橋梁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師不僅要注意“怎樣教”還要關(guān)注學生“學得如何”等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教與學”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是每位教師所關(guān)心的。學生幫教從屬于學生中的一員,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學生,其特殊身份決定了他們不僅可以從自身的學習中乃至于從其他同學的學習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薄弱點,也可以從教師的課堂講授中找出不足,以便于他們及時將師生間教與學相互脫節(jié)的情況反饋給教師,對教學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使教師在教學時有的放矢,更有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4.幫教學生增長了技能和才干,提高了綜合素質(zhì)
幫教學生的雙重身份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增加了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幫助教師批改作業(yè)和為同學解答問題的同時,能夠溫故而知新,加深了對所學知識尤其是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拓寬了解題思路,增進對所學學科知識的了解,并能夠借鑒同學中好的學習方法,自覺注意和避免同學在作業(yè)和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錯誤,提高自己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同學樹立榜樣;而且,除了認真完成教師指定的工作外,還積極配合教師解決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把同學的問題當做自己的問題來解決,及時將同學們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反饋給任課教師,切實為教學服務(wù)。幫教學生的特殊身份也促使他們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錘煉自己,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用無聲的工作和辛勤的汗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圍的同學,逐步樹立起自己在同學中的威信,完善自己的人格。
四 學生助教法的注意事項
第一,精心設(shè)計教案。教師首先應針對教材的特點,精心設(shè)計自己的教學過程,充分考慮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輕松、便捷,從而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要在總體上把握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還是教的主體,幫教學生只能幫助老師,不能完全依靠學生,學生在課堂指導和作業(yè)批改時,老師也要參與其中,便于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做教學調(diào)整、改進。
第三,幫教的學生一定要選好,而且要定期更換,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參與,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幫教工作中的出色之處應予以及時的肯定與支持,樹立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
第四,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及時表揚,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教師應該尊重、關(guān)心、愛護、理解每位學生,師生之間通過坦誠的對話與感情交流,建立起信任關(guān)系。學生才能把教師當做伙伴、知心朋友,從而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個性,教師也才能準確地把握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指導,因材施教。
教無定法,教師需要多動腦筋,需要不斷地探索,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大膽地進行教學設(shè)計與改革,精心準備實踐內(nèi)容,鼓勵和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堂課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維哲、朱永寬.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12)
[2]鞠花、王久祥.淺談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中等職業(yè)教育(理論),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