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我教研室為了提高生物化學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在實驗教學中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從改革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與臨床結合、開放實驗室、改革實驗考核方式五個方面著手,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實驗教學 醫(yī)學院校 生物化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3-0082-02
21世紀是“生物學世紀”,生命科學已成為科學的前沿學科,而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各學科的交匯點,已成為生命科學的領頭學科。醫(yī)學生物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更是成為醫(yī)學院校各層次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生物化學實驗技術已滲透到醫(yī)藥學科的各個領域,成為疾病診斷、治療、預防的重要手段以及新藥研發(fā)等的重要方法。醫(yī)學生對生化實驗技能的掌握直接關系到對其他生命類學科的學習。與理論教學相比,實驗教學更具直觀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進行生化實驗教學的改革也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筆者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研究和探索,就如何提高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提出幾點想法。
一 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的
隨著學院規(guī)模的擴大以及學科建設的不斷發(fā)展,生物化學實驗課的覆蓋范圍逐步擴大到臨床醫(yī)學、預防醫(yī)學、口腔醫(yī)學、中醫(yī)學、針灸推拿學、藥學、藥物制劑、護理學、醫(yī)學影像、醫(yī)學檢驗等不同專業(yè),并且有本科、???、專升本等不同層次。因此,在實驗課時的分配、實驗內容和教材的選擇上,不僅要有針對性,還要適應社會對學生實驗技能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因此,我們將實驗課程從以往的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逐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以基礎驗證性實驗為主,注重基本操作規(guī)范化訓練和基本技能訓練,涉及離心、電泳、層析、分光光度等主要的實驗技術,以及標準曲線制作、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等實驗技能。適合本科生及以下的學生。第二層次增加了提高性實驗內容,實驗難度大,時間長,部分實驗需要兩次實驗課才能完成,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該層次是本科學生必須掌握的。第三層次是帶有研究性質綜合實驗,實驗內容可與教師的科研相結合,針對不同專業(yè)的本科學生,開設兩個與各自方向有關的實驗內容,增加學生的專業(yè)意識,同時提高學生實驗動手能力。
二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作用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以講授為主,結合板書、實物和模型展示進行,課堂上教師起主導作用,“滿堂灌”占用了絕大部分時間,而學生自學、討論的時間較少,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現(xiàn)在的課堂將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課本內容通過聲、像、動畫和動態(tài)圖像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充分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枯燥的生物化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容易理解。因此,我們采用在實驗前先進行多媒體教學,再讓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操作的流程,首先對學生進行基本操作訓練,再逐步加強其各種實驗技能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等,最后完成教學大綱內容,這樣的教學手段更易讓學生接受。
三 緊密結合臨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人類而言,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幾乎都與體內異常的生化環(huán)境改變有關。隨著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在分子水平探討病因、闡明機制、作出診斷乃至基因治療都需運用生物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技術,生物化學與臨床各科有著密切而廣泛的聯(lián)系。醫(yī)學生在剛接觸生化實驗課時大多認為生物化學與臨床關系遙遠,因此學習動力不強。我們在每學期生化實驗課的開始就強調生物化學與臨床的密切關系,只有在充分掌握人體正常的生物化學過程的基礎上,才能為臨床異常的生化改變進行解釋、診斷和治療。如新生入學體檢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測定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為什么要做這個指標?該指標有哪些臨床意義?學生的興趣立即上來了,此時再跟學生解釋谷丙轉氨酶測定用的是轉氨基反應原理,學生會產生自己動手實踐的愿望,無形中使他們自覺投入到生化實驗的學習中去。作為醫(yī)學生物化學教師,應將生物化學實驗與臨床醫(yī)學融會貫通,使學生體驗學有所用的樂趣,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四 開放實驗室,加強學生操作能力的訓練
動手機會少是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在課外時間(如晚上或周末)有計劃地開放實驗室,提供學生動手訓練的機會,并且在進行操作技能考核前增加實驗室開放時間及次數(shù),以對學生進行考核前強化訓練。同時,在開放實驗室時均安排一名教師隨堂進行指導,這樣可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五 改革實驗考核辦法,全面提高學生能力
以往生物化學成績以理論考卷定論,這導致有些同學平時不重視實驗,不認真做實驗?,F(xiàn)在我們改革了生物化學成績的計分方式,將生物化學期末考試成績分為兩部分:一是理論考試成績(占70%),二是實驗考核成績(占30%)。實驗考核結合實驗操作、報告書寫、回答問題、出勤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核,每一項都具體量化指標。操作考試前兩周由教師選定考試范圍及要求,同時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有動手訓練機會??荚嚂r由學生自己抽簽,按所抽到題號發(fā)題,學生按照考題內容獨立完成操作,考試完成后教師當場評分。實驗分數(shù)這種綜合考核方式雖然操作較繁瑣,但能公正、客觀、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實驗素質和技能,改變了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提高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采取以上的實驗教學改革方法,學生參與生化實驗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顯著增強,大大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為本校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化學知識提供了保障。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仍需不斷探索,引用新的技術手段,以期生物化學的實驗教學質量能夠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林、張宇輝、李云峰.構建新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4(6):630~631
[2]陳瑜、吳世衛(wèi).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之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08(17):223
[3]劉友平、李洪.淺談生物化學教學中臨床聯(lián)系法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7(4):85~86
[4]吳小梅、蘇建友、周亞軍、朱俐.關于提高醫(y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思考[J].交通醫(yī)學,2008(2):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