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混合料組成設計,施工工藝流程,施工質量控制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材料組成施工質量控制壓實度平整度
中圖分類號:U4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c)-0000-00
1 穩(wěn)定混合料組成設計
(1)取實際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水泥穩(wěn)定碎石,按不同的配合比進行標準擊實試驗,確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按設計要求的壓實度(底基層97%,基層98%)和最佳含水量用四分法分別取三次料按不同比例進行摻配并繪出試配曲線,根據(jù)水泥穩(wěn)定粒料顆粒組成范圍中值,優(yōu)化配比方案,最終得到三種級配曲線,接近范圍中值的圓滑的級配曲線;接近級配上限的級配益線;接近級配下限的級配曲線。將三種配合比的標準抗壓試件,在標準養(yǎng)護箱中保濕養(yǎng)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進行無側限強度試驗。
(3)算術平均值和偏差系數(shù),如果試驗結果的偏差系數(shù)大于規(guī)范要求,則重作試驗,并找出原因,加以解決。如果不能降低偏差系數(shù),則增加試件數(shù)量。根據(jù)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選取一組比較合理的配合比作為水穩(wěn)定碎石的最佳配合比。其它兩個作為參考配合比。該配合比的室內(nèi)無側限抗壓強度結果符合公式:R>jRd/(1一ZaCv)。
(4)根據(jù)上面得到的最佳配合比及集料的各項指標,將最佳配合比調整為旄工配合比。如果施工配合比的混合料試件強度低于參考配合比的試件強度,則應分析原因,調整配合比或采用參考配合比,最后按試驗體積要求制作水泥劑量和工作藍線。
2 施工工藝流程
(1)測量放線。在底基層上恢復中線,并根據(jù)中線放出基準線位置。 每隔lo m一樁t然后進行水平測量.在樁上放出設計高度,并掛線。
(2)運輸。采用自卸汽車運輸.其上進行遮蓋。以防止水分散失。并盡快將混合料運到攤鋪現(xiàn)場。
(3)攤鋪。采用PF-510型攤鋪機分兩幅攤鋪.采用基準線控制。兩次攤鋪間隔不超過2 h,以保證水泥終凝以前碾壓完畢。前幅攤鋪后.縱向搭接處不碾壓。后幅鋪筑時共同碾壓.接縫緊密.形成一體。橫向兩工作段接頭部分采用對接形式,每工作段鋪筑前。將前段碾壓接頭變形部分切除再進行攤鋪。攤錦時·在機后設專人消除擔集辯的離析,特別是局部的粗集料窩要予以鏟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整平。
(4)碾壓。虛鋪后的段落。經(jīng)及時檢驗.標高無誤后進行碾壓。用30 t振動壓路機在不起振情況下穩(wěn)壓l遍.然后用18t、21t三輪壓路機靜壓l遍再用30t振動壓路機振動壓l遍。最后用18t、21t三輪壓路機靜壓2遍。施工中·質檢人員用灌砂法對壓實度進行檢測。壓實度達到要求后.用膠輪壓路機消除輪跡。
(5)養(yǎng)生。碾壓完成并經(jīng)壓實度檢查合格后。應立即開始養(yǎng)生。養(yǎng)生采用灑水養(yǎng)護的形式,每天灑水的次數(shù)應視氣溫而定。
1.3 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一.控制水泥劑量不得超過6%,以免引起表面干縮裂縫。第二,隨時檢查石屑的含泥量情況,若含泥量過大,堅決不允許使用,否則會影響水穩(wěn)的成型造成表面松散。第三,攤鋪前底基層表面必須灑水濕潤,否則底部水穩(wěn)會松散,成型不好。第四。壓實度應在碾壓完成后及時檢驗,若不足.可在終凝之前初壓直至壓實度達標為止,并要在養(yǎng)生期間進行交通管制。
3 施工質量控制
3.1壓實度指標
壓實度指標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含水量、壓實機械和壓實方法、碾壓層的厚度和碾壓變數(shù)、碾壓速度集料的級配和水泥用量、材料質量等。
(1)含水量。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所用的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1%,使混合料運到現(xiàn)場攤鋪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為宜。
(2)壓實機械和壓實方法。所用的壓實機械對一定含水量的混合料的壓實狀態(tài)有很大的影響。使用輕型壓路機能得到較大的密實度。振動壓路機不相同重量的普通光面鋼輪壓路機的壓實度效果好得多,不但密實度大,而且有效壓實深度也大。
(3)碾壓速度。不管使用哪種型號或質量的壓路機進行碾壓,其碾壓速度對所能達到的密實度有明顯影響,而且碾壓速度過快 ,還容易導致被壓層的平整度變差。因此,應針對具體碾壓和所用的及壓路機,通過鋪筑試驗段選擇合適的碾壓速度。通常對碾壓層較厚和難以壓實的材料,應采用較低的碾壓速度。
(4)碾壓厚度和碾壓變數(shù)。目前,工程實踐中許多采用重型壓路機,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如壓實度超過20cm,應分層鋪筑,每層的最小厚度為15cm,下層宜稍厚。
通常用18t-21t壓路機碾壓20cm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需碾壓4-6遍。如層厚和壓路機重量變化,施工前用鋪試驗段,以確定碾壓遍數(shù)和其他施工工藝技術指標。施工碾壓時,也可以用肉眼觀察,當基層無明顯輪跡、無松散、無脫皮時,即可停止碾壓。
(5)混合料級配和水泥用量。為了提高路面結構材料的強度并減少孔隙率,增加它在使用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要求用做路面結構的粒料具與良好的級配。
水泥用量直接影響到壓實結果,試驗擊實所得的說你穩(wěn)定碎石最大干容重量是在一定水泥含量下所得出的。因此,拌料前應準確算出水泥摻量。
(6)材料的質量。粒料的質量主要指粒料本身的強度和硬度,用做路面基層的粒料,應該具有必要的硬度。
水泥是混合料的主要膠結成分,填充顆粒的空隙,同時與集料凝聚硬化,靠機械碾壓成為半剛性整體。因而對水泥質量要嚴格把關。
3.2平整度
在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以下指標:第一,根據(jù)底基層或土基層放出基層標高鋪筑厚度。第二,根據(jù)混合料鋪筑系數(shù)計算出松鋪系數(shù),水泥穩(wěn)定粒料一般為1.3-1.35,具體通過試驗路鋪筑確定。第三,嚴格控制標高,第四,攤鋪機行駛不宜中斷。第五,對局部麻面及不平整部位用人工找補,同時檢查路拱、縱坡。特別應注意接縫處必須順適平整,用平整度尺隨時檢查。第六,根據(jù)檢測結果隨時調整攤鋪機熨平板,消除兩側偏低的現(xiàn)象。第七,在碾壓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平整、麻面等隨時用新拌和的混合料找補,使其縱向順適,路拱和超高等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
3.3厚度指標
施工前應對底基層或土基標高進行檢查,超出容許范圍的必須加以調整,通過試驗段的鋪筑較準確地測出混合料松鋪系數(shù)做到拌和均勻,攤鋪平整,碾壓及時,嚴格工程管理和監(jiān)理,杜絕偷工減料。
4結語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必須嚴格控制施工程序,控制好水泥的計量和質量。集料級配和細集料的塑性指數(shù)0.075顆粒含量及混合料的含水量,都是影響水泥劑量準確、集料級配不偏離中線,含泥量不超過規(guī)范值,含水量適中,才能保證水泥穩(wěn)定碎石混合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JTJ034-2000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2] JTJ057-1994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3] 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