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不敵咖啡香,重慶南路書店倒8成”,一則新聞開啟了九月的風雨。
重慶南路書街有六十多年歷史,包括老字號的臺灣書店、三民書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東方出版社、幼獅文藝,全盛時期一條街上聚集書店、出版社一百多家,至今則僅余二十家左右。重慶南路與武昌街口,書街凋零,書味稀淡,但書店仍在,只是全面轉(zhuǎn)向復合經(jīng)營的連鎖書店(誠品)和折扣很大的網(wǎng)絡(luò)書店(博客來),間雜努力經(jīng)營出特色的獨立書店如有河book,應(yīng)該說,是時代浪潮吞沒了重慶南路書街。
書街一步一步走向黃昏日落,23歲的誠品則把書店文化輸出到了香港。那歷史性的一天是8月10日,香港銅鑼灣開出了臺灣誠品的第一家香港店,三層樓共1600多坪,書店占八成,兩成為商場,是為香港的文化大事。明年誠品更將在松山煙廠經(jīng)營跨書店、商場、電影院、音樂廳和旅館的“誠品園區(qū)”。
因為誠品,書店再也回不去書店了。
23年前,沒有人知道書店必須仰賴商場才能生存并壯大。吳清友,誠品創(chuàng)辦人,他原來只是要開一家人文藝術(shù)書店回饋社會。
這是臺灣文壇熱鬧的初秋
天下文化在9月11日舉辦了三十周年感恩茶會。三十年來,商業(yè)、科普、文學、健康,天下文化出版書籍2680種。凡知識青年,無一人無法于天下文化書單中找到一本影響他一生的書,“書中找不到一個句子是暴力、色情、不健康的”,這令創(chuàng)辦人高希鈞最引以為傲。為慶祝三十歲生日,同時響應(yīng)敗壞的環(huán)境,天下文化推出“前進的思索”套書,收錄星云大師、沈君山、張作錦、高希鈞、王力行、陳長文、嚴長壽、洪蘭、黃達夫、姚仁祿等十位典范人物的著作,捐助給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
不知天下文化會不會出版《人妻日記》?
陳雪的《人妻日記》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了,這事意義重大。她是一個毅力驚人的創(chuàng)作者,她把曾經(jīng)的強烈而流動、混亂的愛情故事一一寫進了小說,一部比一部厚重,一直到日記體的《人妻日記》,關(guān)于陳雪和早餐人,兩個女人的婚姻生活,終于出現(xiàn)一種安靜下來的幸福。書中還附加一本小冊子以影像紀錄兩人日常的甜蜜。
順帶一提,陳雪的臉書粉絲團已經(jīng)累積近萬名粉絲,臉書的營銷力量果然強大。
李維菁出版了第二本書《老派約會之必要》。從《我是許涼涼》到《老派約會之必要》,李維菁所召喚的讀者,不喜歡“老派”的作文方式。他們冰雪聰明。他們穿透人性的洞察力足以捕捉她怪異的命題和思維,理解她的狡獪、冷酷甚至兇殘。這是楊照的評論:“是的,唯有藉這份狡獪、冷酷與兇殘,才能刺穿累積堆棧的符號、影像、借口、逃避、自我欺瞞……”
《人妻日記》是兩個女人的愛情與婚姻生活,《男人的菜市場》則是劉克襄,一個男人的菜市場風物學,包括了八大菜市場觀察、九種尋常食材考據(jù)、十三樣小眾時蔬采風、十五件土俗水果尋根……排列組合成一本新品種的書。
對臺灣文壇,這是一個熱鬧的初秋。夏曼·藍波安推出的長篇小說《天空的眼睛》,以蘭嶼為背景,關(guān)乎人文、海洋、宗教思辨。平路《婆娑之島》也是長篇小說,寫臺灣四百年秘史,歷史政治與愛情的糾纏。蔡素芬《在海邊》、鄭清文《青椒苗》是短篇小說集,《為何堅持》則是七等生精選集。
插播一本學術(shù)書:中央大學哲研所特聘教授寧應(yīng)斌與中央大學文學與文化研究講座教授何春蕤合著的《民困愁城:憂郁癥、情緒管里、現(xiàn)代性的黑暗面》,書腰上一行字為“社會批判理論的逆流之作”,這是一本跨領(lǐng)域的學術(shù)著作,涉及一般批判理論、情緒哲學、情緒批判論述、性/別、心理情緒疾病與社會、憂郁癥,目的在“借著批判憂郁癥和情緒管理的主流話語和背后假設(shè),來嘗試展開新的理論與抵抗思想”,不像翻譯文章的學術(shù)語言是其寫作特色。
也有悲傷的風從花蓮吹來。9月7日,61歲,與糖尿病奮戰(zhàn)多年的心理學家余德慧病逝于他多年前即開始擔任志工的慈濟醫(yī)院安寧病房,用生命的最后時光,以肉身體驗了他多年來極力倡導的“柔適照顧”與“人文臨床”。
余德慧,他是《張老師月刊》的催生者,引進《金賽性學報告》、《前世今生》、《西藏生死書》的書探,“心靈學”扎根本土的第一人,也因此成為心理學界的異類。1992年,他與楊國樞在臺大心理學系開設(shè)臺灣第一堂“生死學”,后轉(zhuǎn)任東華大學,2006年再轉(zhuǎn)任慈濟大學。
余德慧的非學術(shù)文章優(yōu)美溫暖中夾帶一絲蒼涼。張老師兩年前出版他的舊作《觀山觀云觀生死》、《生命宛若幽靜長河》、《情話色語》、《生命夢屋》;由他擔任總顧問的心靈工坊則出版過《生死無盡》、《生死學十四講》、《生命史話》等書。
翻譯書的常態(tài)競爭
從《奇風歲月》開始,每一本小說都讓讀者萬分期待,這是鸚鵡螺文化樹立的口碑。新推出的《我的三壘手》,一樣由選書人陳宗琛親自翻譯;一樣是一本差一點被封殺掉的書,一樣成為經(jīng)典,2008年推出十周年紀念版,一樣無人引進臺灣。它是一本背景設(shè)在二戰(zhàn)的棒球小說,封底的文案這樣寫:有人說,《追風箏的孩子》是描寫朋友之情最動人的小說,也許,你可以等看完《我的三壘手》之后,再下定論。
《愛與黑暗的故事》毫無疑問是一本出自重量級小說家的重量級之作。它是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極高的以色列作家艾默思·奧茲(Amos Oz)于2002年推出的回憶錄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小男孩眼光講述他的父母——聰慧、慷慨、儒雅、相互體諒的兩個好人,怎樣一同釀造了一場悲劇。為什么?因為奧茲毫無選擇地站在一個特殊的時空點上,他的父母那一代是流放歐洲,受到歐洲文明滋養(yǎng)又被迫遷徙到巴勒斯坦的猶太人,而他出生于耶路撒冷,一方面受父母熏陶,一方面又受以色列建國前后猶太復國主義影響,一心一意追求“新以色列人”黝黑強壯的未來形象,于是錯綜成了一個喜劇與悲劇、歡樂與渴望、愛與黑暗的故事。
西班牙作家瑪麗亞·杜埃尼亞斯(Maria Duenas)的第一本小說《時間裁逢師》,在沒有任何營銷的情況下橫掃西班牙,再攻占《紐約時報》排行榜,是關(guān)于一個戰(zhàn)亂的年代,一個被背叛的美麗裁縫師,一段追尋自我價值的生命之旅,文案以《亂世佳人》加《北非諜影》加《色戒》定調(diào)。
還有經(jīng)典重返的凡爾納(Jules Verne)《海底兩萬里》,它是科幻冒險小說始祖,自由之丘出版的這個版本也是至今唯一一本中文全譯本,小說中天文地理無一不通曉的尼莫船長,正是鸚鵡螺號船長,也是鸚鵡螺文化的由來。
微軟、蘋果、亞馬遜,當今世上三大掌控人類生活的科技公司各有新書揭密,《我與微軟,以及我的夢想》作者保羅·艾倫(Paul Allen),在1975年與比爾·蓋茲創(chuàng)辦微軟。舉凡微軟與IBM訂下關(guān)鍵盟約的過程、堅持走Unix架構(gòu)而與比爾·蓋茲翻臉的插曲,保羅·艾倫無不話說從頭?!短O果掌門人提姆庫克解密:三星最害怕的對手與他的新蘋果時代》,這全球第一本解析蘋果新掌門人庫克的專書出自韓國記者金大源之手?!禔mazon.com的秘密》是著名科技記者理察·布蘭特(Richard L. Brandt)寫出的Amazon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思維與成功密碼。
微軟、蘋果、三星、亞馬遜,再加上股價直落的臉書,他們會告訴你,利伯維爾場資本主義或許有瑕疵,但并沒有實質(zhì)的替代選項,反正到頭來,利伯維爾場的資本主義還是讓全體人類變得更富足。這似乎讓人無可反駁,但張夏準的《資本主義沒有告訴你的23件事》指出,錯,一:沒有利伯維爾場這回事。二:全球化不會讓這個世界更富有。三:我們并非生活在數(shù)字世界之中——洗衣機對這個世界帶來的變化,還比網(wǎng)絡(luò)多。四:貧窮國家比富裕國家更具創(chuàng)業(yè)精神。五:高薪主管并不會讓績效更好……
張夏準是韓裔經(jīng)濟學家,他論述的意義就是摧毀迷思,他的前一本書《富國的糖衣》獲選為2011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
“逆齡現(xiàn)象”:每個人需要認識的關(guān)鍵詞
每一個時代都有在它特定脈絡(luò)之下產(chǎn)生的事件,標志它的人物,以及它的關(guān)鍵詞,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每一個人都需要認識這個新名詞:“逆齡”。
“逆齡現(xiàn)象”無日不在身邊上演,紀錄片《不老騎士》、《青春拉拉隊》說的就是一群“老而不老”的年輕老人奔向自由的故事,電視上五十多歲的媽媽穿著緊身衣和短裙與二十歲的兒子站在一起,承接最大的贊美:“這是你男朋友嗎?”?!赌纨g社會》作者,《時代》雜志歐洲總編輯凱瑟·琳梅爾(Catherine Mayer)解釋“逆齡族”的特征是:“從青少年到死亡為止,始終以相同的方式和步調(diào)過生活,做著差不多的事,消費差不多的東西”?!澳纨g族”,他們是一群新人類,模糊了年齡的定義,打破人生的階段說,然后不斷追求理想,嘗試新商品、向往學習、樂在工作,換言之,人生的所有選項都是開放的,自主的。這是好消息,表示我們可以不怕老,可以打敗年齡歧視,直到那日,死亡仍是生命最困難的功課,到此可以銜接前述余德慧留下的生死思索?!赌纨g族活力的秘密》則是《逆齡社會》的臺灣實踐版和教戰(zhàn)手冊,從運動、飲食、作息教人如何打造活力人生。
最后,是否聽見震耳的雷聲大作?那是《錢買不到的東西》和《魔法》——《正義》與《秘密》,兩大暢銷書作者的新作就要現(xiàn)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