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關注丁三郎都是09年的事情了,當時我還是一枚初出茅廬的小編輯,我完全是丁三郎的粉絲,每次他更新博客的時候,我都驚喜連連,想著,把這只抱回家,把那只據為己有。我覺得每只流浪貓都是有故事的,它們就像美麗的、有傳奇身世的波西米亞女子一樣,讓人想走近它們探尋個究竟,我愛它們的眼神,冷漠、淡定,很多時候,我是希望自己也成為這樣的人。而丁三郎就是這個幸運的人,他被恩準進入這個神奇的貓的國。我沒有去過丁三郎現實中的貓的國,我想象中,那里是一片世外桃源,而丁三郎是它們的仆人,日日帶著食物前來進貢,我覺得每只流浪貓都有一種讓人俯首稱臣的氣場。
后來,三郎的故事越來越精彩,貓們越來越多的時候,我覺得把他拍的每一只貓都抱回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公平的,對于貓來說。我一直覺得,貓就是應該生活在野外,它們的美麗屬于大自然。有一天,忽然想到,為什么不做成書呢?這樣,每只貓,我都可以擁有了。
我已經為丁三郎出版了兩本書,分別是《遇見·貓的國》和《遇見·貓的國 第二季》,最初出版第一本的時候,并未想到會這么受歡迎,會再繼續(xù)出版第二本。要是早有預料,第一本的書名就會加上“第一季”了。兩本書相隔一年時間出版,《遇見·貓的國》上市的時候,國內的很多關于寵物的書,都來自國外,而貓書,又以日本的最為著名。日本人愛貓,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當讀者看到“丁三郎”三字的時候,都以為他是日本人。一是這個名字誤導了大家,另一個原因是國內還從未有人出版過如此精美的貓咪攝影集,并且是有如此多的圖片,如此的充滿感情。我將它定位為寵物文學,是因為除了美麗得無與倫比的貓圖片,每一只貓都有著自己的“貓生”經歷。
與書的內容同等重要的是裝幀設計,這一條適用于所有的圖書。
我不得不提,這本書的設計師馬仕睿老師,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華和性格,且又很真性情的設計師,這本書如此受歡迎,離不開他。他本身也是愛貓的人,他收養(yǎng)了兩只年邁的流浪貓,他和太太愛貓亦愛狗,可是為了兩只流浪貓能安享晚年,他們便決定暫時不養(yǎng)狗。當我把書稿給他后就開始喋喋不休地講我的想法,與他談“迎合市場”之類令設計師反感的話題時,他淡淡地回應說:“讓我好好地為貓做一本書,你這個人類就……”然后我就閉嘴了。我覺得我可以什么也不用說,放心地將書交給他了。當我告訴他,我要在這篇文章里面提到他的時候,他說:“騙點錢,你把我還抖出來,你可真是不擇手段啊。哈哈?!?/p>
在我策劃的寵物系列圖書中,丁三郎的兩本《遇見·貓的國》一直都是我的最愛,也是讀者反饋最多的一本書。這本書上市以后,收到很多讀者的留言,微博的粉絲大增,很多不相干的人因為貓而變得熟絡起來,會時不時地在網絡上給我們留言,打探一下丁三郎是否還會出下一本書。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當初,只是因為自己的一點小“私心”,竟然會產生這么意想不到的能量。
有的讀者留言說:自己讀這本書的時候,眼睛是濕潤的。她覺得,看到這樣一群小生靈在沒有什么生活保障的人世間這樣堅強地生活著,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它們一樣堅強。哈,這群看上去酷酷的小貓兒們,竟然還勵志了。
還有個豆瓣的讀者說:他在一個月給自己買了兩本《遇見·貓的國》。因為其中一本翻的次數太多,有些磨損,所以,把另一本收藏起來。
還有人買來送給愛貓的媽媽、女朋友等。
到現在為止,在我手中出版的書少說也有幾十種,但是這兩本書能帶給我最直接的快樂。在編輯的過程中,反復檢查、核對一本書對于編輯來說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但是《遇見·貓的國》卻不同,每一次翻開書都會與它們的眼神對視,它們那“治愈系”的小臉龐也讓人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去翻這書本。我做出版,是懷著一顆誠惶誠恐的心去做,生怕讀者不喜歡,所以,當看到大家如此喜歡這本書的時候,作為此書的策劃人,我內心是充滿驕傲的,也更加堅定了我出版國內原創(chuàng)寵物書的決心。
我與丁三郎,至今,還從未見過面。
我只是在網絡上得知他成為奧林巴斯的代言人之一,得知他剛剛購入了他喜歡的鏡頭,得知他的貓的國又增添了一些成員。我希望他能一直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