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很久的編輯,也編過形形色色的書,但是我知道心底有一塊地方是留著的,它屬于我的最愛:寵物。
現(xiàn)在富有的人多了,賦閑的人多了,飼養(yǎng)寵物的人也多得難以計數(shù),但是寵物書籍整體上卻沒能與之相適應地火爆起來,國內(nèi)好的原創(chuàng)類寵物書籍乏善可陳,這應該也是從業(yè)者和愛寵人的困惑和遺憾吧。
寵物書不熱是因為它沒有真正溫暖到人
有人為寵物書做出了這樣的定義:寵物書籍是關于介紹動物類、寵物類的飼養(yǎng)、營養(yǎng)、護理、訓練、獸醫(yī)、醫(yī)藥、娛樂日記等帶有文字和圖像的圖書總稱。而在真正面對寵物書分類時,它就成為一個模糊寬泛難以準確界定的類別,有的直接列入漫畫,有的列入實用,有的列入生活,有的甚至列入休閑或勵志。我個人覺得在“寵物”這個大框架之下,再從它的作用出發(fā)做出細分比較合理:一是有關動物飼養(yǎng)護理訓練等方面的實用技術類;二是以漫畫、故事、圖片為主的娛樂休閑類;三是人與寵物情感交流的心靈撫慰類。一般我們關注的常常是后兩種。
為什么飼養(yǎng)寵物的人與日俱增,而有關寵物的書籍卻沒能相應火爆呢?在我看來原因無非兩點,一是那些書沒有感動到讓人們?nèi)ヌ脱?。二是目前國民的消費水平還夠不上去消遣這類純休閑類的讀物。當然還有一點(應該是很重要的一點)隱性原因,那就是人們會覺得寵物只是自己的好,套用人們評價莎翁《哈姆雷特》的那句話:“有1000個狗(貓)主人,就會有1000只NO.1(當然是自家的那個了)?!?/p>
寵物類書籍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發(fā)展了半個多世紀,早已形成了完整的寵物書籍產(chǎn)業(yè)鏈。而且,寵物書籍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已非常豐富和完善,無論是實用工具類還是娛樂休閑類,都誕生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如《再見了,可魯》、《寵物記:我生命中的狗狗貓貓》、《離開的貓》、《我在雨中等你》、《愛貓就該懂貓》、《愛狗就該懂狗》、《為何我的貓咪會這樣》、《我以為你死了》等等。中國的讀者也是通過這些作品對國外的寵物書籍有了更多的了解進而產(chǎn)生興趣。
這些優(yōu)秀的外版書籍,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呈現(xiàn),都凸顯了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打動人。東方,尤其是以日本為代表的作品,像《再見了,可魯》、《導盲犬小Q》、《虹之橋》、《星矢之犬》,基調(diào)和結局多是彌漫著淡淡的傷感和悲凄的情緒,讀罷令人唏噓;而西方人則多以幽默調(diào)侃加夸張來詮釋對寵物的愛,像《我的狗狗(貓咪)我的愛》、《南方》、《貓咪的幸福假期》、《小狗尾巴搖》等等。無論是悲是喜,人們總能讀到一種感動,一種溫暖。這也是我們多數(shù)寵物書所欠缺的。
寵物常常帶給人感動
其實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最貼切的比喻是“亦師亦友”。因為動物不僅帶給你歡樂,從它的身上還常常反襯出人性的缺陷,讓人類有所感悟。
先說寵物的“療傷”作用吧。
現(xiàn)代小夫妻,上班途中或被堵或被擠,到了公司還要面對苛刻的上司、干不完的工作、相互提防的競爭對手,身心全面遭襲,有時幾乎是帶著絕望結束一天的工作?;氐郊依?,看到那只小東西歡歌曼舞、上躥下跳、連舔帶拱向你示愛,灰色的世界變得多彩起來,你也仿佛從孫子變身皇上,有誰不覺得受用呢?
耄耋老者,身邊無人,寂寥無邊,一只寵物在旁相依為伴,等你呵護照料,任你摩挲嘮叨,讓你打發(fā)難挨時光,這又豈是一個電話或一次匆匆探望所能替代。
再說寵物的鏡鑒作用。其實養(yǎng)寵物不僅讓你增添責任感,還會讓你學會寬容、幽默和不卑不亢。過去看到路人鄙視甚至敵視狗狗的眼神,很想以同樣的眼神迅速回擊,現(xiàn)在就不會那么生猛了,因為狗狗教會人怎樣對待那些充滿敵意的人。
我四十多歲時開始養(yǎng)狗,從此,狗狗就再也沒有離開我的生活。上班時你告訴它們在家要乖,它們會歪著頭認真聽,趴在地上目送你離開。下班時你在樓下重重咳一聲,樓上立即以“汪汪”作為回應。遛狗時如果主人們彼此熟絡,閑聊甚歡,狗狗們也玩得親密無間;如果主人彼此陌生,狗狗們則會禮貌性地相互嗅一下,便很快分開。晚上看稿子到很晚,偶出動靜,熟睡的一對狗狗就猛地支起腦瓜,深情地望著電腦這邊的我,六目對視,輕輕一句“快睡吧,媽媽馬上睡”,那雙小腦瓜便伏下去,不久還會聽到香香的小呼聲。跟寵物在一起,你會覺得世界很安靜,很安全。很多名人笑稱自己在家的地位于寵物之后,實在不是調(diào)侃虛言。
今年5月份,包括央視在內(nèi)的多家媒體報道了一名大學生在騎車從成都到拉薩的路上,遇到一只流浪狗,這只狗便奔跑2000公里,翻越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最后抵達拉薩,一路上它成為激勵騎友的精神支柱,也成為那個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以這只流浪狗命名的微博“GOGO小薩”以8萬粉絲躥紅網(wǎng)絡。當你看到一只灰頭土臉的小狗在一隊騎者前面領跑的視頻時,你內(nèi)心會波瀾起伏,你會以人的全部情感去詮釋一只小狗的內(nèi)心世界,你會認為它是在用生命追隨可以托付一生的人,這就是動物帶給人的感動。
真正熱愛動物的人才可能做出優(yōu)秀的寵物書
做寵物書與做其他類別的書相比,除了應該具備的專業(yè)技能外,對動物的熱愛是必不可少的。
臺灣動物行為學專家戴更基,只是一位犬類行為治療師,但是他把對貓狗的愛傾入他的工作,從每日的獸醫(yī)門診及臨床中,總結飼養(yǎng)者的不同行為與狗狗的種種異常表現(xiàn),寫出了針對狗狗心理與行為學的《狗狗的異想世界》、《愛咪咪的異想世界》等參考書籍,使寵物主人從書中了解到寵物的各種行為模式和需求,并以它們能接受及明白的方式施教,加強了人與寵物之間的溝通,讓兩種不同生命彼此規(guī)范,使寵物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快樂地與人類共同生活。這些書籍在愛寵一族中贏得很好的口碑和眾多擁躉。
韓國漫畫作者權潤珠的《戀貓物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以照片加漫畫的形式展示了他和自己收養(yǎng)的流浪貓的幸福生活,書中主人公對貓咪的愛令人動情——當主人離家后在不遠的地方看到救火車往家的方向開時,他的心會揪緊:會不會是走時煤氣沒關好,還是電爐開著……他上班離開家不久想起忘帶東西又返回,開門后看到他的貓咪仍然以他離家時的姿勢在門口待著,好像在期待他回來……一段段感人的描寫,表現(xiàn)出貓咪是他最深的牽掛,最好的朋友。
美國著名漫畫家帕特里克·麥當諾(Patrick McDonnell),作品結合了藝術、幽默、哲理的表達,他的《南方》(South)描寫了一只小鳥在某天醒來,意外發(fā)現(xiàn)朋友與家人都飛往遙遠的南方去過冬了。小鳥非常孤獨與無助,這時小狗莫克伸出了援手,愿意與小鳥一起尋找到它的同伴。于是它們開始了漫長的旅途,其間它們相互陪伴,相互鼓勵,穿越原野與城市,面對無數(shù)路人詫異的目光……終于,有一天小鳥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與家人,小狗也為它感到開心,但它的陪伴也要結束了。作者用畫筆描繪了一個關于友情、理解、堅持的溫暖故事。通篇沒有對白,卻又具有攝人心魄的動人力量,將光明與希望播撒在每個讀者的心中。
麥當諾不只是享譽業(yè)界的創(chuàng)作漫畫家,也是美國人道協(xié)會董事會的一員,他獻身于動物保育工作,例如利用作品提升大眾對于流浪動物的關注,經(jīng)常在全國巡回簽書會上,舉辦認養(yǎng)寵物活動,幫助當?shù)氐牧骼藙游镎业綔嘏募?。他不需要到遠處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因為他自己最親愛的寵物——小狗厄爾(Earl)和小貓米喵(Meemow)——總是陪伴在他左右。麥當諾把創(chuàng)作和生活的熱情合二為一,在每個令人會心的作品里,人們都能看見幽默溫暖的小啟示,更看見人類和動物之間的情誼和關愛。
前些時間看到一本國內(nèi)關于貓的寵物書《遇見·貓的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書中數(shù)百幅貓咪的精美照片和近百篇配文,都是作者為這些也許只是一面之緣的生命留下的印記,就像作者所說:“人和貓的很多一別就是永別。不必是珍稀動物,它消失得也足夠快。越不愿意失去的,也就彌足珍貴?!?/p>
正是有了這些對動物充滿愛心,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作者,有了同樣關注動物生存狀況,愿意為構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環(huán)境做些事情的出版機構,有了把職業(yè)與愛好完美結合,讓更多人多層面了解這個美好世界的編輯,才有了越來越多的感動人、教育人的好的寵物書籍。
人們一定在期待更多更好的寵物書出現(xiàn),大家一起努力。
人與動物的世界,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