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在面對這個多元化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由此產生了許多問題,諸如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無法正確處理戀愛中矛盾、以及無法明確自己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方向等。①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上述種種問題成為了我們高校德育工作必須深入探討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健康 德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一個處于身心發(fā)展最為關鍵時刻的特殊群體,通過接受高等教育,完成由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轉變、逐步形成自己獨立成熟的性格,但是在這個轉變的過程當中,由于自身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以及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等原因,導致大學生在面對一些特殊問題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些情緒失控、心理失衡等現象,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了我們在我們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何謂心理健康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標準描述如下:(1)存在自尊心和安全感,對自我的價值感;(2)適當的進行自我批評;(3)日常生活中不易被環(huán)境左右,對事物的認識有自己的見解;(4)能夠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5)有符合個人情況的需要并有滿足自身需要的能力;(6)個人的價值觀符合社會普遍認同的標準;(7)具備學習的能力,能夠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8)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判斷是非的標準以及切合實際的追求目標等。
2 高校德育工作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心理教育能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
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種教育模式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學習與認知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潛能的開發(fā)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心理教育擔當著重要的責任,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位了,將學生的心理素質提上去了,才為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最終才能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開發(fā)。
2.2 心理教育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其中心理素質是很大的一個方面,一個人心理素質的好壞主要表現其個人精神面貌、情緒控制以及性格等方面。大學生在學校求學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的心理活動以及發(fā)展過程,課堂的教學給了學生一個正確的引導和指向,只有通過學生自身進行適當的選擇以及內化作用才能吸收成為自我成長的養(yǎng)分。這個吸收的過程本身也是個體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的過程。面對如此復雜的社會,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是承受各方面挫折、實現自我控制與調節(jié)的必備。正因如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強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與引導,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 大學生群體中常見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由于自身成長處于一個特殊而且關鍵的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往往會出現很多心理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由于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的普遍性,使得并不是每個個體都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y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了與自己的期望相悖的情況,比如調劑到自己并不是十分感興趣的專業(yè)等,以及在考試中過分擔心考試結果,此種情況下最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心理等各方面無法適應等癥狀;二是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其中包括同學、朋友、戀人以及家人之間的交往等。心理學家說過,人類的心理適應能力直接反應于對人際關系的適應能力,人際關系的失調主要變表現在人際沖突、溝通效率低、交往膽怯心理、孤獨感強烈、以及社交的缺乏等,而這些問題在我們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②三是在畢業(yè)求職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隨著我們國家政策的調整,高校畢業(yè)生由原來的分配制度發(fā)展到如今的自主擇業(yè),大學生在面對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提職下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業(yè)達不到自身的期望,不了解自身的工作定位以及對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另外還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就是無法適應由學生到職場人士身份的轉變等。
4 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4.1 積極做好心理咨詢教育工作
學生的心理素質不是天生具備的,主要是在后期的學習成長中不斷積累強化的,在這個強化的過程中,高校的心理教育擔當著重要的角色。通過課堂傳輸心理、衛(wèi)生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使學生對自身的情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在教育過程中,由于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我們不僅僅要做好課堂的大眾化教育,更應該做好個例的輔導,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心理咨詢就顯得尤為重要。③心理咨詢中心應配備資深專業(yè)的師資隊伍,通過對個別重點學生的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困惑、正確認識自我、引導積極健康的成長。
4.2 進行學生問卷調查,做到及時發(fā)現與治療
問卷調查是我們了解信息一種比較直觀的方式,通過一系列的問卷調查可以了解到學生心理成長狀況,對于一些存在問題的學生可以進行個別面談,通過進一步了解之后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做到心理問題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
4.3 開展課外活動,寓教于樂
室外教學也是我們心理教育環(huán)節(jié)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一些團體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之間彼此增進互相之間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與人相處、如何融入團體、人際交往技巧以及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將娛樂和心理健康知識融入其中,往往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④
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大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在我們高校的教育中應該對學生心理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強心理咨詢團隊的建設、積極開展各項心理主題活動、普及心理知識,及時對身邊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跟蹤輔導,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從而達到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高層次合格人才的目的。
注釋
① 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干預策略[N].中國青年報,2001-12-04.
② 馬建青.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 探索[J].中國心理衛(wèi)生,1998.
③ 盧愛新.當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研究問題熱點問題綜述[J].教育與職業(yè),2007.
④ 林夢平.小組輔導與心理治療.商務印書館,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