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鎮(zhèn)寺灣村,背依邙山,面臨洛河、山光水色、秀麗多姿,古有“溪霧岸之幽棲勝地”的贊譽。與著名的黃河、洛河交匯處匯成了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距鞏義市區(qū)10公里,1982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鞏義石窟是北魏皇室開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創(chuàng)建了寺院,宣武帝時開始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后來的東西魏、唐、宋時陸續(xù)在這里刻了一些小龕。由此證明,鞏義石窟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后開鑿的一個石窟。初建寺稱“希玄寺”,唐初改稱“凈土寺”,宋代改稱石窟寺?,F(xiàn)存石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余塊。
圖為鞏縣石窟第一窟東側(cè)禮佛圖,北魏時期。每幅上都有眾多侍從,有的為帝后執(zhí)扇撐傘,有的捧持香爐和供品。禮佛圖生動而逼真地記錄了北魏統(tǒng)治者宗教活動的情景。
圖為鞏縣石窟第一窟拱形門與中心柱正面(南面)佛龕,北魏時期。第一窟是一個高、闊均為六米的正方形洞窟。石窟正中有頂天立地的中心方柱。方柱四面鑿有佛龕,龕內(nèi)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此為鞏縣石窟第三窟中心柱正面飛天,北魏時期。
圖為鞏縣石窟第一窟外壁東側(cè)摩崖大佛像,北魏時期。鞏縣石窟遠景圖。石窟多呈方形,窟中有中心方柱,方柱四周鑿龕造像,龕內(nèi)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窟頂浮雕平棋,以第5窟藻井浮雕最為精美。
旅游小貼士
交通路線:在鞏義市區(qū)宋永昭陵南門乘旅游公交車直接到達,距市區(qū)約10公里,車票價2元每人。
門票:該景點門票30元/人,講解40元/次。學(xué)生半價。
景區(qū)開放時間:冬季8:00—17:00夏季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