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病害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病原菌侵害的侵染性病害,一類是沒有病原菌侵害的生理性病害。下面?介紹一下番茄侵染性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一、番茄灰霉?。阂话慊ú肯缺磺秩?,然后向果面擴展,致使果面呈灰白色,變軟腐爛,長出大量灰綠色霉層;葉片多從葉尖開始發(fā)病,病斑呈“V”字形向內(nèi)擴展,初呈水漬狀,后逐漸干枯并發(fā)生灰霉,終致葉片枯死;莖染病,開始呈水浸狀小斑點,后擴展為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霉層。
防治措施:一是加強管理,采用通風、放風、滴灌等措施降低棚內(nèi)濕度,防止結露。二是人工摘除病果、病葉和側(cè)枝,帶出棚外深埋處理,防止人為傳播病菌。三是發(fā)病初期噴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施佳樂懸浮劑1000倍液等,在連陰雪霧天氣下,可采用煙霧劑熏蒸,降低棚內(nèi)濕度。
二、番茄葉霉?。何:θ~片,使葉面產(chǎn)生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淡黃色退綠斑,葉背面初生白色霉層,后變?yōu)榛液稚蚝诤纸q毛狀。病情嚴重時,葉片卷曲,植株干枯,果實不能正常著色,成熟。
防治措施:一是采用通風換氣等措施控制濕度,抑制病害發(fā)生。二是發(fā)病初期采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800~1500倍液噴霧。連陰天氣用煙霧劑熏蒸效果較好,可用45%百菌清煙劑每667平方米250克,熏一夜即可,次日清晨放風。
三、番茄早疫?。河纸休喖y病,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可危害葉、莖、花、果。葉片染病,初呈小黑點,后發(fā)展為不斷擴展的輪紋斑,邊緣多具淺綠色或黃色暈環(huán),中部呈同心輪紋;青果被害,始于花萼附近,初為橢圓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徑10—20毫米,后期果實開裂,病部較硬,密生黑色霉層。
防治措施:一是調(diào)節(jié)棚內(nèi)溫濕度。使相對濕度低于80%,抑制病害發(fā)生。二是發(fā)病初期噴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
四、番茄莖基腐?。褐饕:Υ竺缁蚨ㄖ埠蠓训那o基部,病部初呈暗綠色,后繞莖基或根莖擴展,致皮層腐爛,地上部葉變黃。后期病部表面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防治措施:一是做好苗床的土壤消毒工作。二是定植后發(fā)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噴淋。
五、病毒病:番茄病毒病主要有3種表現(xiàn)類型:一是蕨葉型,番茄小葉退化,形似蕨葉,葉肉薄,葉緣向上呈筒狀卷起,節(jié)間變短,枝葉叢生,生長受限;二是花葉型,葉片上有輕微斑駁或明顯花葉,新葉小,葉脈紫色,植株短小,果面有花斑;三是條斑型,葉片染病后產(chǎn)生茶褐色小點或云紋,病莖初生暗綠色稍下凹的短條紋,隨著病情發(fā)展,形成褐色油漬狀壞死病斑。果實受害后表現(xiàn)為畸形,有油漬狀凹陷壞死斑,失去食用價值。
防治措施:一是選種抗病毒病品種,藥劑浸種、培育健苗壯株、防蚜滅蚜、清理田園。二是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管理上要采取隔離措施,在進行綁蔓、打權等植株調(diào)整作業(yè)時,對病株可暫不管理,先處理正常株,最后再處理病株,避免人為傳播。三是常用的藥劑有病毒A、83增抗劑、高錳酸鉀、抗毒劑1號和菌毒清等。噴藥時對病株(區(qū))要重點噴施,實行隔離管理。
(作者單位:136300吉林省東豐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