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為一年生草本塊莖作物,具有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對環(huán)境適應性較強的特點。特別是耐冷涼和耐瘠薄是許多栽培作物不可比的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結構的調整,馬玲薯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其主要高產栽培技術有以下幾點。
一、選種
選用優(yōu)質脫毒種薯。馬鈴薯優(yōu)良品種及其高質量的脫毒種薯,對馬鈴薯的產量的貢獻率可達60%左右。脫毒種薯出苗早、植株健壯、葉片肥大、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增產潛力大。因此,在生產中必須全部選用脫毒G2、G3代良種。
二、整地
精耕細作。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避免是茄科作物,以減輕病害的發(fā)生。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將病葉、病株帶離田間處理,立冬前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以接納雨雪,凍死越冬害蟲。播種及時耕耙,達到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做到上平下實。
三、催芽
催芽播種保全苗。切塊催芽每畝需種薯150千克左右。播前20———25天將種薯置于溫暖有陽光的地方曬種2——3天,同時剔除病薯、爛薯,然后進行切塊。切塊時充分利用頂端優(yōu)勢,螺旋式向頂端斜切,最后按頂芽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每塊種薯有1——2個芽眼,重量25——30克。晾干刀口后放在溫度為18℃—20℃的室內采用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3厘米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曬,芽綠化變粗后即可播種。
四、施肥
1、藥劑拌種
由于種薯的異地調運,種薯帶菌相互傳播現(xiàn)象非常嚴重,目前由于種薯帶菌造成苗期黑痣病、干腐病的普遍發(fā)生,帶病菌的種薯種植后影響出苗。種薯拌種可以減輕這些病害發(fā)生,
2、施肥方法
(1)撲海因50毫升+高巧20毫升,100千克種薯。即將50%撲海因懸浮劑50毫升與60%高巧懸浮種衣劑20毫升混合,加水至1000毫升,搖勻后噴到100千克種薯切塊上,晾干后播種。
(2)安泰生100克+高巧20毫升/100千克種薯,即70%的安泰生可濕性粉劑100克,60%的高巧懸浮種衣劑20毫升對水1000毫升,均勻噴灑到100千克種薯上,晾干后切塊播種。
利用上述兩種配方,可以促進早出苗2——3天,而且確保苗齊苗壯,同時能預防苗期蚜蟲、以及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的危害。
五、播種方法
1、拱棚覆蓋提前播種
早春馬鈴薯拱棚覆蓋栽培技術,將馬鈴薯的適播期提前到了2月上旬,使馬鈴薯塊莖膨大期處于白天高溫、夜間低溫的最佳時期,同時可以延長植株生長期,因而大大提高了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
2、寬行大壟栽培
實行一壟雙行種植,壟距85—90厘米,種雙行,小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25——28厘米左右。畝定植5500——6000株。開溝深8——10厘米,寬25厘米,溜水后,斜調角擺種,芽向上,用少量細土蓋住芽,然后穴施肥,覆土起壟。要求種塊到壟頂12厘米。把壟面耬平,噴施施田補等芽前除草劑,噴灑要均勻周到,然后用地膜覆蓋。
3、測土配方均衡營養(yǎng)
土雜肥在耕地時撒施,其他肥料均于播種時條施。
六、田間管理
1、及時破膜
播種后20——25天苗將陸續(xù)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
2、加強溫度管理
拱棚內保持白天20——26℃,夜間12——14℃。經常擦拭農膜,保持最大進光量。隨外界溫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風量,4月上中旬可撤膜。
3、適當澆水
馬鈴薯既是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又是供水不能間斷的作物,特別是在塊莖形成和塊莖增長階段,要連續(xù)保持土壤濕潤狀態(tài)。一旦水分供應間隔,便會造成塊莖停止生長,形成畸形塊莖,造成嚴重減產和品質降低。但馬鈴薯生育后期又要防澇,因雨澇或濕度過大會造成塊莖不耐貯藏或腐爛。因此,生產中要掌握均勻而充足的供給水分,使土壤耕作層始終保持濕潤狀態(tài)。馬鈴薯生長的適宜土壤濕度在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為最理想。
生產中應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則,每次灌水不漫過壟頂。結合墑情,在齊苗期、現(xiàn)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1次。在收獲前7天左右要停止灌溉,以確保收獲的塊莖周皮充分老化,以利貯藏。
七、病蟲害防治
1、主要病蟲害種類
馬鈴薯主要病蟲害有晚疫病、早疫病、蚜蟲、二十八星瓢蟲、蠐螬、金針蟲等。
2、制定科學植保方案
根據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以及良好農業(yè)操作規(guī)范的要求,在病害防治中應采取保護性殺菌劑和治療性殺菌劑配合使用的原則。在生長期中進行5次葉面噴藥,分別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藥1次安泰生70%可濕性粉劑(100—150克廟),間隔10天;從塊莖膨大期開始,連續(xù)3次施用銀法利(75—100毫升/畝),間隔10天。
對于蚜蟲及二十八星瓢蟲的防治,除了在拌種期使用高巧拌種控制苗期的蚜蟲、二十八星瓢蟲外,在馬鈴薯成株期使用艾美樂70%可濕性粒劑5——10克廟的劑量葉面噴霧。
3、保護葉片,延長功能期
國內外研究表明,葉片的光合作用對農作物產量的貢獻率在90%以上。因此,保護葉片,延長其功能期可大大提高馬鈴薯產量。銀法利不僅防病,還能延長馬鈴薯的后期葉片功能期,對增加馬鈴薯的產量非常關鍵。也可以在馬鈴薯開花初期葉面噴施0.2%硼酸,在薯塊膨大期葉面噴施了3次磷酸二氫鉀。
(作者單位:161241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富裕牧場科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