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漢語拼音“ü”的大寫形式寫作“V”是錯誤的,寫作“U”也不一定正確?!皑埂痹谑÷詢牲c時,大寫形式可以寫成“U”;不省略兩點時,大寫形式應該是“ü”。從Windows系統(tǒng)中的字母大小寫轉(zhuǎn)換完全可以看出“ü(不省略兩點)”的大寫形式就是“ü”;從其拉丁字母來源看,“ü(不省略兩點)”的大寫形式也是“ü”。另外,《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guī)則》(GB/T 28039-2011)也說明“ü”的大寫形式就是“ü”。
關(guān)鍵字 漢語拼音“ü” 大寫形式 ü U V
很多人都不知道韻母“ü”的大寫形式是什么。根據(jù)調(diào)查,國內(nèi)學術(shù)期刊,有一大半在“ü”的拼寫方面出現(xiàn)錯誤。至于廣告、招貼等就更不用說,基本找不到正確的。很多圖書報刊編輯、設計人員和其他人士也都為此大傷腦筋:“ü”的大寫形式到底是什么?
一、“ü”的大寫形式不是“V”
許多人根據(jù)拼音輸入法把“ü”的大寫形式寫作“V”,這是絕對錯誤的。我們知道,英語26個字母中沒有“ü”,鍵盤無法直接輸入“ü”,而漢語拼音中又沒有用到字母“v”。為了方便鍵盤輸入,在許多鍵盤輸入法中都用字母“v”代替韻母“ü”。這只是權(quán)宜之計。但許多人竟然就據(jù)此認為“ü”的大寫形式就是“V”。還有些人看見許多人都這樣用,也就不辨真?zhèn)危杂瀭饔?。這是嚴重的錯誤?!癡”只是“v”的大寫形式,與“ü”無關(guān)。用一個漢語拼音中根本沒有的字符去冒充漢語拼音中的韻母,這還有正確性可言嗎?
二、“ü”(省略兩點)的大寫形式是“U”
也有許多人把“ü”的大寫形式寫作“U”,這也不一定是正確的。“ü”和“u”長得很像,只比“u”多兩個點。找不到“ü”的大寫形式,就找“u”的大寫形式“U”來冒充。這同樣毫無道理,因為“ü”和“u”是根本不同的。在漢語拼音中,“u”使用非常廣泛,不僅能單獨作韻母,還能組成復韻母iou(iu)、ou、ua、uai、uei、ui、uo和鼻韻母uan、uang、ueng、uen(un),可以用于聲母b、c、ch、d、f、g、h、k、l、m、n、p、r、s、sh、t、w、z、zh之后;而“ü”的使用范圍非常小,除單獨作韻母外,組成的復韻母只有üe,組成的鼻韻母只有üan、ün,只能用于聲母j、l、n、q、x、y之后。與它們能相拼的共同聲母只有l(wèi)和n。從下表中完全可以看出,lu與lü或nu與nü的讀音是根本不同的。所以,簡單地把“ü”的大寫形式寫成“U”是不可以的。
我們知道“ü”用在聲母j、q、x、y之后時要省略兩點寫作“u”,如ju、juan、jue、jun、qu、quan、que、qun、xu、xuan、xue、xun、yu、yuan、yue、yun等,這時候的“ü”的大寫形式直接寫成“U”即可。但是“ü”用在聲母l、n之后不能省略兩點,如lü、lüe、nü、nüe等,大寫的話自然不能用“U”,否則就會變成LU(lu)、LUE(lue)、NU(nu)、NUE(nue)等。當然更不能用“V”。
那么,“ü”(不省略兩點)的大寫形式到底是什么呢?
三、“ü”(不省略兩點)的大寫形式是“ü”
1.在Windows系統(tǒng)中,我們打開一個Word文檔,輸入“ü”或者“ǖ”、“ǘ”、“ǚ”、“ǜ”,并選中,在“格式╲字體”中選擇“全部大寫字母(A)”,它們就會變?yōu)椤皑埂被蛘摺皑怠薄ⅰ皑丁?、“ǚ”、“ǜ”。如果去掉“全部大寫字母(A)”選項,它們就會變回“ü”或者“ǖ”、“ǘ”、“ǚ”、“ǜ”。這個字母大小寫轉(zhuǎn)換足以說明:“ü”或者“ǖ”、“ǘ”、“ǚ”、“ǜ”就是“ü”或者“ǖ”、“ǘ”、“ǚ”、“ǜ”的大寫形式。
2.從文字來源上看,“ü”來源于拉丁字母。拉丁語和拉丁字母產(chǎn)生于古意大利羅馬附近的拉提姆(Latium,意大利語為Lazio)隨著羅馬帝國的強盛,拉丁語和拉丁字母的使用范圍從臺伯河入??跀U展到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地區(qū),并分化出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等分支;又隨著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等國的殖民擴張和基督教的傳播,而幾乎遍布世界?,F(xiàn)在,“ü”在愛沙尼亞語、佛羅語、匈牙利語、土耳其語、阿塞拜疆語、土庫曼語、韃靼語、維吾爾語(拉?。⑽靼嘌勒Z等語言中都廣泛使用,其大寫形式都是“ü”,而且發(fā)音都是/yu/。這也足以證明“ü”的大寫形式就是“ü”。
3.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撿驗檢疫總局2011年10月1日聯(lián)合發(fā)布、2012年2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guī)則(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spelling rules for Chinese names)》(GB/T28039-201l)在其末尾寫著“6.2 根據(jù)技術(shù)處理的特殊需要,必要的場合(如公民護照、對外文件和書刊等),大寫字母ü可以用YU代替?!边@里雖然沒有明確提到“ü”和“ü”的關(guān)系,但我們?nèi)匀豢梢愿鶕?jù)其中的“大寫字母ü”來推出“ü”就是“ü”的大寫形式。
4.在我國,漢字“拉丁化”運動在20世紀20─30年代興起,受到社會各界和許多知名人士的推崇。1941年1月,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成立“新文字工作委員會”,宣布新文字與漢字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年,延安出版《Sin WenziBao》(《新文字報》)第一期。毛澤東為之題字:“切實推行,愈廣愈好”。[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積極推行漢字“拉丁化”,并馬上著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下設“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問題。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
1958年2月11日,《漢語拼音方案》被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包括“ü”在內(nèi)的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漢語拼音正式成為普通話音標。1977年,聯(lián)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1982年8月1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文獻工作技術(shù)委員會決議采用漢語拼音作為世界文獻工作中拼寫中國專有詞語的國際標準,標準號為ISO7098-1982?!稘h語拼音方案》從中國標準發(fā)展成為國際標準,“ü”自然也成為漢語拼音標準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可見“ü”(不省略兩點)的大寫形式就是“ü”。
另外,在Windows系統(tǒng)中,輸入“ü”或“ü”除了用插入符號的方式外,還可以用alt+0220輸入“ü”,用alt+0252輸入“ü”──按住alt鍵,在小鍵盤輸入0220或0252后松開即可。
參考文獻:
[1]lintianyi.拼音字母ü能大寫嗎?[DB/OL].編輯中文網(wǎng),2011,6,7.
[2]馮志偉.漢語拼音運動的歷史回顧[J].術(shù)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shù),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