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文章對課堂提問存在的現(xiàn)象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啊上,論述了提問的措施。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提問 有效性
一、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現(xiàn)象
在語文教學中注重課堂提問,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勵他們在思維火花迸濺的愉悅體驗中,自覺而專注地學習與探求。從而高效地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這一點正越來越被廣大語文教師所認識和接受,為打破語文教學“一講到底,滿堂灌”的現(xiàn)象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仍可發(fā)現(xiàn)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根據(jù)觀察與體會,許多語文教師在運用提問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時,還存在以下幾個較為突出的問題:①不著邊際,大而空泛;②枝蔓繁雜,凌亂無序;③興之所至,隨意性強;④淺顯直露,過于簡單;⑤深奧難懂,過于艱深;⑥“以成敗論英雄”。
二、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對策
(一)精心設計,抓住問點
1.提問要抓學生興趣點
所謂興趣點,就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理解的知識點。由此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在教學中可設計一個學生不易回答的懸念或者一個有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啟示誘導的作用。
2.提問要抓思維發(fā)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闭Z文教學在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方面更具有特別的任務。提問應有合理的跨度,這是指提問不能空泛,使學生無從思考;也不能太膚淺,學生不思考就能回答。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求同思維培養(yǎng)的基礎上,強調(diào)并重視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的訓練,讓學生盡量提出多種設想,充分假設,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答案。
3.提問要抓知識疑難點
學生學習的疑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難點,抓住疑難點提問,就是要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要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設疑。差錯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能原諒的,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暴露問題”,然后順其錯誤認真剖析,不斷引導,使學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二)創(chuàng)設情境,把握火候
“不悱不啟,不憤不發(fā)”充分說明了提問火候的重要性。提問火候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提問的課堂時機;二是提問后的等候時間。
提問的課堂時機:一是學生學習情緒需要激發(fā)、調(diào)動的時候;二是學生研究目標不明、思維受阻的時候;三是促進學生自我評價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不能“隨意問”,更不能“懲罰問”。教師在提問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總希望學生能對答如流,如果學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師就會重復這個問題、或重新加以解釋、或提出別的問題、或叫其他的同學來回答,根本不考慮學生是否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 出反應。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師提問后能等候一段時間,那么他們的課堂將出現(xiàn)許多有意義的顯著變化:學生會給出更詳細的答案;學生會自愿地給出更好的答案,拒絕或隨意回答的情況就會減少;學生在分析和綜合的水平上的評論就會增加,他們會做出更多的以證據(jù)為基礎和更具有預見性的回答;學生會提出更多的問題學生的評論會顯示更大的自信;學生的成就感明顯增強。
(三)優(yōu)化環(huán)境,促進思維
設疑、解疑的目的是要使學生實現(xiàn)智力和知識中的“現(xiàn)有水平”向“未來的發(fā)展水平”的遷移,因此,問題總有一點難度,這就造成部分學生的畏難情緒。激發(fā)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思維,首先要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毕龑W生畏難情緒,培養(yǎng)答問積極性,教師至少有兩種策略:一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跳一跳,摘果子”的求勝心。心理學上稱好奇為直接興趣,求勝則是兒童的天性,二者都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力,思維的正誘因。二是熱情鼓勵。在提問時適當運用“說說看”、“勇敢地談談自己的看法”、“說錯了沒關系”等鼓勵性語詞,消除學生回答問題的一些心理障礙,諸如害羞、畏難等。對于后進生,還可用一些淺顯問題,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信心,推動積極思維。
(四)面向全體,因生施問
素質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提問,不能出現(xiàn)“遺忘的角落”,要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期待,培養(yǎng)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強烈競爭意識,從而營造出一個主動積極的集體思維氛圍,轉而推動每個學生更主觀能動地進行思維活動。選擇恰當?shù)奶釂枌ο?,有助于培養(yǎng)全體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和能力。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作為語文教師,應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讓多樣化、趣味化的提問取代單一、枯躁無味的提問,并逐漸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風格,營造出良好的、積極的、活躍的、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一個經(jīng)過精心設計,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往往能撥動全班學生的思維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尋味,甚至波瀾起伏的動人之曲。課堂環(huán)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形成對課堂提問的正確觀念,才能在實踐中發(fā)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讓課堂風生水起!
有效提問要避免的是教師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對于超出你認為是恰當范圍之外的答案,你會拒之門外,其實這里隱藏著不可預約的精彩。對待課堂提問,要求教師心中有學生、有目標、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學生,才能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只有心中有目標,才能“粗中有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長袖善舞”,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
[2]《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3]《新課程怎樣教》.沈陽出版社
[4]《語文教學談藝錄》.于漪.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