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兒童文學的翻譯研究對中國兒童文學的發(fā)展和生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應(yīng)該引起更多的關(guān)注和研究。一部外國兒童文學作品能在廣大兒童中流行以及被他們所接受,就要看這部作品的翻譯版本是否符合目標兒童讀者的口味。本文從修辭的角度分析了《愛麗絲夢游仙境》這部國外文學經(jīng)典的兩個中譯版本,對于其在國內(nèi)大受歡迎就有理可循了。
關(guān)鍵詞 兒童文學翻譯 目標兒童讀者 修辭的角度
一、引言
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文學是兒童文學,它在題材、主題、故事結(jié)構(gòu)、語言風格、修辭手法等諸多方面都要求有不同于成人文學的價值標準。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時,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兒童特點,并盡量使文本易于接受。譯者也同樣要注意譯文讀者的特點,以創(chuàng)作更好的譯本來適應(yīng)譯語文化的標準。本文就修辭層面對《愛麗絲夢游奇境》進行了分析,了解其在國內(nèi)受歡迎的原因。
在修辭層面上,英漢兩種語言都習慣于采用多種修辭手段以增強文本的趣味性和感染力。這些修辭手段對于兒童文學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兩種語言之間的巨大修辭傳統(tǒng)差異給譯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其實只要注意到這些修辭所含的意義,并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是能夠創(chuàng)造出易被兒童讀者接受的譯本的。本文從三個方面討論了《愛麗絲漫游仙境記》的翻譯中使用的修辭手法。
二、語音上的修辭
在語音方面,英語作者常使用押頭韻和押尾韻的修辭來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語音效果,以此吸引兒童讀者。翻譯時要注意創(chuàng)造同樣的效果。
《愛麗思漫游奇境記》中有一種押韻,如:
Alice! A childish story tale,
And with a gentle hand,
Lay it where Childhood’s dreams are twined
In Memory’s mystic band,
Like pilgrim’s withered wreath of flowers
Plucked in a far-off land. (Carroll 4)
愛麗思!把這孩子氣的故事,
放上你溫柔的手掌,
編系上記憶那神秘的緞帶,
作為你童年的夢想珍藏,
就像朝圣者采擷的枯萎花環(huán),
來自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
在這首詩中Lewis Carroll使用了尾韻的方法,“hand,band,and land”三個詞押了同一個音,譯者也使用了三個押韻詞“掌,藏,鄉(xiāng)”,讀起來朗朗上口。
三、反復
反復是產(chǎn)生強調(diào)、清晰、說明和感情效果的主要修辭手段。英語作者常在作品中尤其是兒童文學作品中使用反復來加深兒童讀者的印象,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由于反復有特殊的語用意義,翻譯時不可使用成人化的口吻。例如:
Down, down, down. Would the fall NEVER come to an end? (Carroll)
A: 掉啊,掉啊,掉??!這一跤怎么摔不完了呢?
B: 掉啊,掉啊,掉啊。難道永遠掉不到頭了嗎?
“down”的反復使用強調(diào)了愛麗思下降的時間很長,翻譯應(yīng)該反映這一過程。
四、雙關(guān)
雙關(guān)是一種文字游戲,可以用于同一單詞的不同含義,也可用于不同單詞的相似含義或相似發(fā)音。常為了創(chuàng)造幽默或嚴肅的效果而故意混淆詞的意義或發(fā)音。比如:“Try our sweet corn, and you’ll smile from ear to ear.”,在這兒“ear”有兩種意思,是雙關(guān)。又如:“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雙關(guān)指的是兩個發(fā)音相同的詞“pray”和“prey”。雙關(guān)的運用是兒童文學的特點之一,由于文字游戲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同時,由于其制造幽默氣氛的特殊效果,雙關(guān)深受兒童作家的青睞。例如:
“Only mustard isn’t a bird,” Alice remarked.
“Right, as usual,” said the Duchess: “what a clear way you have of putting things!”
“It’s a mineral, I think,” said Alice.
“Of course it is,” said the Duchess, who seemed ready to agree to everything that Alice said: “ there’s a large mustard-mine near here. And the moral of that is ‘The more there is of mine the less is of yours.’”
愛麗絲道,“可是芥末不是動物,怎么痛鷺鷥比呢?”
公爵夫人道,“又對啦,你說話真說的好明白!”
愛麗絲道,“我想它是一種礦物。”
那公爵夫人似乎任愛麗絲說什么,她總以為然的,她道,“自然是個礦物?!?/p>
B.“只不過芥末可不是鳥啊,”愛麗絲評論說。
“跟剛才一樣,你說的不錯,”公爵夫人說,“你分辨事情多么清楚明白!”
“我覺得,芥末是一種礦物質(zhì),”愛麗絲說。
“當然是的啦,”公爵夫人說,她似乎隨時準備同意愛麗絲所說的每一件事情?!斑@兒附近有一個很大的芥末礦。其中的教訓是——我的東西越多,你的東西越少?!?/p>
句子中的“Mine”是一個多音節(jié)的詞,有“我的”和“礦”的意思。為了保留原文中的同音異議以及這個詞引發(fā)的笑料,李選用 “曠”這個詞義,與原文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他將最后一句翻譯成了“所曠越多,所學越多”?!皶纭钡囊馑际恰安辉诨蛉鄙佟迸c“礦”同音異議,在意思上與原文符合。盡管在詞義上不同于原文,卻成功的表達出雙關(guān)意味以及幽默的效果。讀者在理解上不會有任何問題,也能理解“礦”和“曠”是諧音,同時會覺得公爵夫人很搞笑。
五、結(jié)語
兒童文學作品翻譯在翻譯領(lǐng)域中時常被忽略。一提到兒童文學翻譯,一般情況下,人們會輕易地認為譯者用淺顯易懂的詞語、短句將原文的意思表達出來就可以了。翻譯兒童文學作品時,譯者要不忘自己是在翻譯兒童文學作品,不忘譯作的讀者是孩子。兒童文學的翻譯應(yīng)保證廣大中國少年兒童通過譯文容易理解和接受外國兒童文學作品,通過閱讀譯文能得到與原文讀者類似的感受、啟發(fā)和教育。
修辭手法為本篇論文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通篇在修辭的角度上對《愛麗絲漫游仙境記》的兩個中譯本進行了分析,顯而易見,這一作品受到國內(nèi)兒童讀者的青睞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文獻:
[1] Alvstad, Cecilia. “Publishing Strategies of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Argentina: A Combined Approach.” Meta 48 (2003):
[2] Fokkema, D. W., and E. Kunne-Ibsch. Th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C. Hurst Company, 1978.
[3] Weaver, Warren. Alice in Many Tongues: The Translations of Alice in Wonderland.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4.
[4]李敏中譯。愛麗思漫游奇境記[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
[5]陳復庵譯.阿麗思漫游奇境記[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1.
[6]徐德榮.“兒童文學翻譯芻議”載《中國翻譯》2004,6.
作者簡介:鄒浚(1987.2—),女,漢族,陜西漢中市鎮(zhèn)巴縣人,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10級碩士研究生,專業(yè)方向:外國語言學與應(yīng)用語言學,翻譯實踐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