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現階段人民幣回流渠道的概述,分析影響人民幣回流的因素,進而提出推進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拓寬人民幣債券業(yè)務,發(fā)行境外人民幣基金等相關建議,進而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為人民幣國際化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人民幣回流現狀;制約因素;政策建議
2009年中國政府開始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試點,首批試點城市只有廣州、深圳、珠海、東莞四個城市,這標志著人民幣“走出去”的戰(zhàn)略正式拓展至一般國際貿易領域。隨后試點擴展至全國,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業(yè)務呈現爆發(fā)式發(fā)展,這也導致境外人民幣的存量迅速膨脹。因此,研究跨境人民幣回流渠道,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人民幣回流現狀
境外持有的人民幣除了作為保值手段和周轉頭寸外,其他部分則通過不同的渠道回流境內。目前,境外人民幣的回流主要有以下三種:(1)出口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出口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是境外人民幣回流境內的重要途徑。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開展的初期,進出口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可看成是人民幣“走出去”和“走回來”的兩條主要途徑。在初期的結算中,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口貿易額要遠遠大于出口貿易額,以2010年為例,全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總額達到5063億元,進口付款比例為85%~90%,全年收付比為1:5.5。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處于試點的初期,外國私人和企業(yè)手中持有的人民幣有限,境外人民幣存量太少。境外企業(yè)從中國內地進口商品時,很難從境外銀行系統(tǒng)中獲得人民幣進行結算,只能仍然用美元結算;二是存在人民幣的升值預期,由于中國長期實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政策,故人民幣的匯率一直被人為低估。(2)跨境投資渠道。境外人民幣通過投資回流國內的主要渠道是人民幣FDI。2011年10月,中國政府正式允許境外投資者運用從合法渠道獲得的境外人民幣在中國境內進行直接投資活動。但是對投資范圍進行了限制,境外人民幣FDI的投資范圍主要集中于實體經濟,但不得直接或間接用于投資有價證券和金融衍生品以及用于委托貸款。人民幣跨境投資的另一條渠道就是“小QFII”即人民幣QFII,指的是境外人民幣可以通過在香港的中資證券機構及基金公司投資于內地的A股市場,這就給境外的人民幣資金開辟了另一條通道,可以投資于中國內地的證券市場。但由于這兩者開展實施的時間不長,故回流規(guī)模有限。(3)債券投資渠道。中國人民銀行2010年8月發(fā)布通知,允許三類金融機構運用境外人民幣資金投資于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這一舉措推動了跨境人民幣業(yè)務的發(fā)展,拓寬了境外人民幣的回流渠道。從長遠來看,債券投資應該成為境外人民幣回流的重要途徑,但由于有資格的投資主體范圍有限,且業(yè)務申請審批復雜,故目前通過該途徑回流的境外人民幣很少。
二、制約人民幣回流的主要因素
(1)資本項目管制。1996年12月中國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第八條款國”,基本實現了國際收支賬戶下經常項目的可自由兌換。但對資本項目卻一直存在著管制。(2)境外人民幣相關金融產品的匱乏。由于境外人民幣相關金融產品推出的時間不長,因而這些人民幣投資工具的種類很少,加之交易范圍有限使得該類金融產品的市場容量很小,根本滿足不了境外人民幣的投資需求。(3)人民幣現鈔回流渠道不足。人民幣現鈔的回流也是人民幣回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現鈔的回流主要集中于這幾個方面:境外個人旅游帶入的現金消費;民間地下錢莊的人民幣兌換;中國周邊邊境貿易的小額貿易結算;中國與周邊國家銀行間的現鈔調運等。
三、完善人民幣回流渠道的建議
(1)發(fā)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主要的措施是從產品創(chuàng)新上入手,包括拓展人民幣債券市場,發(fā)展多元化的債券產品;研發(fā)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為人民幣提供保值避險;發(fā)行境外人民幣基金,募集境外人民幣用于國內資本市場的股票和債券等證券的專項投資等等。(2)進一步開放國內債券市場。央行應加快開放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步伐,通過立法明確境外人民幣資金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細則,放寬進入限制和行政審批,早日使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為境外人民幣回流的“大蓄水池”。(3)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中國的資本金融市場,但過多的管制大大限制了人民幣的正?;亓?。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不斷發(fā)展和境外人民幣存量的持續(xù)增加,中國在資本項目上的管制應該有目的性的逐漸放寬,以利于境外人民幣的回流,從而形成良性的人民幣循環(huán)機制,增強境外的人民幣持有意愿。
參 考 文 獻
[1]人民銀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課題組.構建順暢可控的境外人民幣回流機制[J].上海金融.2011(8)
[2]李華青.人民幣回流問題研究[J].區(qū)域金融研究.2011(5)
[3]賀霜虹,楊定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企業(yè)導報.2010(8)
[4]車德宇.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現狀及發(fā)展[J].中國金融.2011(23)
[5]中國人民銀行2010年各季度報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