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我國青少年的媒介素養(yǎng)及其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在當今的形勢下,“移動學習”對于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探索移動學習的實際應用方式,對提高青少年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提高做出了相應指導。
關鍵詞:移動學習 青少年 媒介素養(yǎng)教育
1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青少年的媒介素養(yǎng)及其教育現狀
媒介素養(yǎng),指的是在我們接觸現代媒體時,具有的對其信息進行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創(chuàng)造和生產的思辨、反應能力。在媒介素養(yǎng)教育這種教育方式的指導下,讓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大眾傳媒,并且能夠建設性的使用這些資源,主要目的就是讓人們具備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進而在媒介資源的協(xié)助下實現自我的完善,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主體對象是中小學生,他們是未來社會的公民,然而在系統(tǒng)化、常規(guī)性的教育中卻少有媒介素養(yǎng)的課程。
我國當前的媒介教育以單一媒體為主,信息技術課程是我國中小學教育改革傳媒化進程的主要形式。早在1987年代,我國一些兒童電影工作者發(fā)起“電影課實驗”。實驗對象主要是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截止2007年,全國范圍內的26個省市自治區(qū)的325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相繼進行了這一實驗,其中超過600000的青少年學生享受了快樂電影教育,其中涉及到了超過240000部的優(yōu)秀電影,他們分別出品于112年來的30多個國家。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學的“電影課實驗”實施情況是:每學期組織全校師生觀看勵志電影兩部,深受學生歡迎。我國的“電影課實驗”在促進媒介教育的舉措中,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
總之,我國青少年媒介教育整體現狀如下:城市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較高、媒介素養(yǎng)教育機會多,但農村青少年接觸媒介的機會遠遠少于城市青少年,其接受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更是少之有少,城市和農村的媒介分布產生嚴重的不均等現象,影響青少年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青少年對新媒體感興趣,大部分擁有手機,會上網聊天搜索信息等,但對于新媒體的利用上僅停留在娛樂上,沒有充分利用網絡的全面性,對信媒介的運用上存在嚴重的片面性;整體來看,青少年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重視不夠。我們國家整體上缺乏對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視程度,忽視媒介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發(fā)展的影響。
由此,移動學習無疑是提高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策略。
2 移動學習的概念及其特征
移動計算技術(mobile computing)的快速繁榮,移動學習(m-learning)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得到廣泛應用。從技術角度看,移動學習通過IA設備能夠進行數字化學習,這些IA設備包括Palms、數字蜂窩電話或較為普遍使用的無線設備(如手機、PDA、筆記本電腦等)等。移動學習指的是運用移動計算設備進行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突破了時間地點的局限,這種移動計算設備一定要提供給學生學習內容,同時能夠讓師生間進行雙向的交流。
移動學習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移動學習,特殊之處就在于“移動”二字,除具有數字化學習特點外,還有其舉世無雙的“移動性”。即學習者不受時間、地點(如電腦桌或書桌前)的束縛進行各種方式的學習,以便更好的達到學習目的。無論是科研人員、教師,還是經理、公司職員,學習的主體都是移動的。比如,在對陜西省第四十八中學生的采訪中,就有同學表示,現在在學習當中,當碰到不懂的問題,或疑惑的知識點時,他們慢慢的傾向于利用手機在互聯(lián)網上進行搜索,方便快捷,實用性強。其次,節(jié)省時間,學習效率高。當今社會,伴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進入了“快餐化時代”。而移動學習,為學習者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當我們在學習或在對知識的運用中,需要盡快補充知識庫,不使工作或學習受阻時,移動學習,可以只憑一部可以連接上網的手機就幫學習者解決問題。不用花大量時間翻閱書籍,不用專門去找老師求教,不用找臺電腦。這不但節(jié)省時間,學習效率也高。再次,數字化學習是移動學習的基石,是對數字化學習的進一步深化,它和普通的學習不一樣。在實現方式上,移動學習依靠的是互聯(lián)網技術和移動計算技術,即移動互連技術;采用的是小型化的移動計算設備,能夠攜帶,設備體積小、比較輕,攜帶很方便;具有無線性(wireless),即設備不用連線;具有移動性(mobility),就是說使用者在移動時使用效果也不錯。通過對一些學者、技術人員的研究進行分析可知,目前支持移動學習的IA設備主要是指WAP蜂窩電話、PDA和混合設備。在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及其推動下,以當下的技術設備為基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優(yōu)質新型設備產生,為移動學習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使移動學習更加具有廣泛性。
3 “移動學習”在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教育中的應用方式
移動學習憑借他的眾多優(yōu)勢,必將給學習產業(yè)上注入新的力量,其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展。此外,我們還要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它雖然有很多優(yōu)勢但是它不是萬能,書本和課堂學習不會因為它的出現而消失,它作為其它學習方式的補充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由上而下縱深型地進行媒介素養(yǎng)教育 重視對青少年媒介素養(yǎng)的教育。開設專門課程,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設置有針對性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課,并輔以移動學習的應用。如:初中階段,學習運用移動設備(主要是網絡,手機)進行相關學習交流。幫助學生對媒介進行辨識,幫助青少年驅散媒體帶來的恐懼。學會管理自己的媒介使用情況。高中階段:培養(yǎng)對媒介的解讀和應用能力,懂得批判性的認知,關心國計民生等時事新聞,關注全球和公民意識問題。
3.2 合作型網絡學習 合作型學習指一些能力大小有差異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一起學習。經過不斷探索,我們發(fā)現合作學習的方式效率非常好,在學習成績大規(guī)模改善的同時,課堂氣氛也越來越好,對于學生個性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移動學習的合作學習具有跨時空、跨地域的特征,這樣雖然學生所在地域不一樣,但是在移動設備的協(xié)助下能夠一起討論某個學習主題,與普通課堂中的合作學習相比,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并且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自主探究能力上的意義非常大。通過這樣的團隊合作的形式,讓青少年在集體思維下對媒介進行合理的選擇和判斷。
3.3 互動性學習模式,對大眾媒介進行討論學習 基于短消息的移動學習,移動設備的性能和廣泛的交互性給青少年學生的社會性學習帶來了許多好處,在相同移動設備的協(xié)助下,青少年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使他們能共享數據與信息。例如:青少年學生可通過手機短信、移動日志、E—mail等進行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
3.4 自主性學習,培養(yǎng)自我對媒介的判斷能力 青少年的自主性學習體現在個體目標明確,自覺設立學習目標,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己掌握學習進程,自己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和思考,保證實現學習目標。在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中,老師指導學生依據自己的需要,通過無線網絡鏈接或下載的方式,在自己的移動設備里儲存相關的學習資源,可隨時隨地的穩(wěn)固和領會這些知識,并對其進行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從容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個性學習與情境學習。
3.5 選擇性學習,培養(yǎng)青少年對媒介內容的正確抉擇能力 我們能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學習內容,更好的獲得和理解信息,很多信息可依據自身需求來分類、整理、加工和改造。在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學習興趣、學習風格,通過手機、PDA、Post—PC等無線數據雙向傳送方式來訪問數字化資源、獲取可視化知識、開展信息檢索、拓展與提煉思維,促進知識的理解與遷移。
3.6 基于移動終端的教育軟件開發(fā) 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移動設備的功能不斷增加,可支持FlashMP4等多媒體,這樣能夠實現一種多媒體互動學習效果,這與微機學習軟件很像。但因為不少的微機軟件是以微機屏幕為基礎的,所以在移植到移動設備上時,都得再合理的修改一下顯示程序。基于手機的學習,應該是短平快的短暫間隔學習。所以手機學習軟件應具有輕松、活潑的特點,使學習者能夠用比較少的學習時間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我們要實現這一目標,必然要進行多媒體互動學習。
參考文獻:
[1]徐文松.我國中小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08.(02):37-42.
[2]何向陽,彭鳳.移動學習初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6期(23-28).
[3]郭堂瑞.關于高校發(fā)展移動學習的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30期.
基金項目:
陜西省“十一五”教育科學2010年規(guī)劃基金項目: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突發(fā)事件的風險化解研究;渭南師范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11XK011):關中青少年危機應對之媒介素養(yǎn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