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車輛的增加,交通流量的增大,舊路使用幾年后會出現,路基病害多,路面老化,通行能力差等弊端和問題,因此對舊路進行改建是改善道路交通條件的一個重要措施。文章結合近幾年來公路改建項目的經驗,針對改建施工中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從新舊路的路基、路面銜接、改建時的交通安全維護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方法,以保證公路改建工程順利完工。
關鍵詞:公路 路基 路面 改建
中圖分類號:U4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a)-0101-01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一些新建的高等級公路網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原有公路網改建升級的問題也迫在眉睫。原來等級低下的公路,已不能滿足公路通行能力的要求,現有國省道已不堪重負,難以承擔交通運輸發(fā)展的需求,路面破損及阻塞狀況愈演愈烈,原有道路通行能力變差、舒適性變差、經濟性變差,因此,采取舊路改建予以恢復或提高其使用功能,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一些新建的高等級公路網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原有公路網改建升級的問題也迫在眉睫。
1 公路改建工程在管理和質量上的問題
1.1 路基、路面設計方面
由于現行舊路改造工程中大部分低等級公路均采用水泥砼、瀝青砼等高級路面。而設計部門在進行路基路面設計時,往往忽視有關規(guī)范中“關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作高級路面時,路基標準應按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的路基標準”要求,即很多設計文件中對路基的要求,如填料強度、擊實標準、壓實標準等,均采用二級及二級以下標準,這必然會對高級路面造成不良影響。例如,某二級公路改造工程中路面設計采用砼路面,而設計文件中路基仍采用二級路的標準,這顯然不合理。因此,在進行路基設計時,必須進行路堤穩(wěn)定性計算,這是對舊路堤加寬部分的路基的穩(wěn)定尤其必要。在路基施工中,對于高路堤的加寬,按傳統(tǒng)及規(guī)范的方法即舊路堤挖臺階進行新路堤填筑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如果嚴格按挖臺階至少1m寬度,即舊路堤須全部破除,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設計單位在進行高路堤加寬設計時,需充分考慮這一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放緩新路堤邊坡及增大基底內摩擦角。
由于新舊路堤的沉降量不同,老路堤已基本穩(wěn)定,而新路不可避免的在使用過程中會發(fā)生沉降,這必然造成路面結構層的破壞。因此,在設計時應考慮提高路基壓實標準,路基填料強度標準及采用沉降變形小的材料。路面設計中,對于新舊路基的回彈模量的要求應該基本接近。如果舊路面作為路基的一部分,尤其在舊路上直接進行路面結構層的鋪筑,須對舊路面進行彎沉檢測,在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還需注意要求加寬部分路槽彎沉值基本接受舊路面旁沿值,這有利于新路面結構層的穩(wěn)定。
1.2 設計、施工與監(jiān)理的管理問題
因受公路改造工程等級的約束,套用國家有關法規(guī),從事工程設計、施工、監(jiān)理的單位資質都要求不高,一般為二級(乙級)資質以下。而實際上,舊路改造工程建設在設計、施工、監(jiān)理方面較新建公路工程卻要復雜、困難得多,故在進行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招標時應盡量選用資質等級高的單位進行舊路改造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監(jiān)理,確保改建工程質量。
1.3 項目管理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原來等級低下的公路,已不能滿足公路通行能力的要求。舊路改造工程一般都是二級下(含二級)等級公路,項目業(yè)主一般都為地方公路交通主管部門,由于受人力、財力及技術水平和建設經驗之限制,現階段的舊路改造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低。項目業(yè)主對工程招投標制、施工管理制等有關法規(guī)的管理經驗不足,這勢必給公路改建工程建設造成嚴重的漏洞。由于沿舊路兩側形成了“公路經濟帶”,穿越城鎮(zhèn)與村莊,人文環(huán)境復雜,因此舊路改造工程中要面對更多拆遷,更為復雜的社會矛盾。處理這些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這就要求項目業(yè)主要有一支精干的隊伍,并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參與和支持。
2 公路改建工程在施工中的問題處理對策
2.1 充分檢查、處理舊路
舊路面的處理主要涉及補強和調平這兩個環(huán)節(jié)。舊路改建工程有很大部分是利用舊路做路基的,并對路面結構層部分進行改建。由于舊路經過多年行車碾壓沉降, 路基結構已經基本穩(wěn)定下來。因此考慮到新的道路設計指標的提高、新路線縱曲線設計的變化因素影響,需要對路面基層、面層的厚度做彈性處理。破除老路面,并仔細檢查下面的結構層的彎沉和強度,看是否能夠滿足新建公路結構層的設計標準,如果達不到要求應繼續(xù)往下處理,直到滿足強度和各項指標為止。目前,通過研究及實踐已經總結出幾種可行的方法來處理舊路面:(1)用一些特種設備將舊混凝土板強力打碎,鑿平后碾壓密實,然后補強、調平,最后鋪筑面層。(2)將土工格柵材料鋪設在鑿平層、補強層之間,用于提高整體的承載力。(3)將壞板、斷板清除。其余板以測彎沉的形式檢查,看其是否脫空。如果脫空,則在板上鉆孔,然后壓入水泥漿或水泥砂漿,使縫隙填滿、密實,調平后再鋪筑面層。施工中要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搞好每一工序的質量,保證整體的質量。
2.2 新舊路基拼接處及交接路面處理
在新路基填筑前,一定要把舊路路基邊坡上的表土和雜草清理掉。新路基基底除清理工作外,還要根據不同地質狀況做出相應處理。如果是水田、菜地等經常浸水的地基,則要先做排水、清淤等工作,晾曬一段時間直到符合要求后再壓實;如果是一般地基則應壓實,并檢測壓實度,達到設計規(guī)范要求:如果是軟基則需進行軟基處理。在填料方面,最好選擇透水性較好的砂礫料填筑。與舊路基邊部結合處應逐層合理設置臺階,臺階高度不能超過新筑路基各層壓實后的高度,避免造成壓路機被舊路墊起而無法壓實。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縮短沉降期,可以采用加載預壓的方法。安排舊路上通過的車輛至新路基上通過,以加快路基固結沉降,縮短工期,并安排專人進行路基的維護及交通協調工作,以確保正常的通車及安全。
因新舊路基交接處存在新舊路基沉降不均勻的影響,瀝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等路面可能出現破碎及裂縫現象。所以,要加強對新路基的填筑,除了使壓實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及進行沉降觀測以外,還要求對該部位路面做一定的加固處理。在瀝青層下部鋪設玻纖格柵,可以加強抗裂性能。具體做法是:先確定玻纖格柵性能指標的變化,然后撒布粘層瀝青,再鋪設玻纖格柵,最后用鉚釘固定好,避免攤鋪時翹起侵入瀝青結構層。這樣,新舊路基交接處的工作就做好了。
2.3 舊路改建工程中的交通安全保障
舊路改建工程中,一般情況下都要保證車輛的正常通行,這是為了保證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和交通需求。對于交通流量較大的道路改建,改建工程中的交通安全保障尤為重要。單邊施工和單邊通車是通常采用的疏導交通的方法,合理地安排好交通安全維護既能保證施工安全,又可以加快施工進度。當改建的舊路路面較窄時,單邊施工時只能維持單車道行車,要求在施工段兩頭派出專人指揮交通,并保證兩側指揮人員的信息暢通。當改建的舊路路面較寬時,假如單邊可以保證雙車道通車,施工時就可以采用封閉單邊車道施工,另一邊通過交通標示、專人指揮疏導交通等就可以維持單邊雙向通車。另外,改建的舊路路口較多時,應當合理定出預留缺口的位置,否則會嚴重影響施工,并且因施工縫太多而影響工程質量。
3 結論
舊路改造是一項極其復雜而艱巨的工程,既要考慮工程技術的可行性,又要與其他方方面面協調好,只有對改造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充分的認識,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舊路改造節(jié)約了大量的土地資源,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體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