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影響最大需量的因素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最大需量控制措施和操作方法進行優(yōu)化,在電網運行操作時,避免或減少最大需量的發(fā)生,節(jié)省最大需量電費支出,提高集團經濟效益,確保油田電網更加經濟運行。
關鍵詞:最大需量 技術措施 基本電費
中圖分類號:TM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a)-0057-01
1 引言
大慶油田電網在運行操作及事故處理以及調整方式的過程中都會導致最大需量的發(fā)生,最大需量控制不當將會給電力集團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加大成本支出。電力集團每年給電力調度中心下達的最大需量指標在1500萬千瓦左右,這些需量的控制都是調度員在檢修、事故處理過程中來完成的。調度員的每一個指令、每一個操作與最大需量都密不可分,少則幾千、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梢?,調度員的一道指令、一個決策、一個想法對最大需量直接的影響。北區(qū)調度2009年節(jié)省最大需量費用360余萬元、2010年節(jié)省最大需量費用370余萬元,調度員在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基礎上,對經濟運行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影響最大需量的因素分析
電網運行操作紛繁復雜,影響最大需量的因素有很多,找準這些因素,才能對最大需量進行有效控制。
2.1 電網檢修
每年的電網設備檢修中,調度都要進行大量的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的先后順序,都會影響最大需量。例如,1座110kV變電所檢修,停送電操作時,是先轉移負荷,還是先停送110kV線路,對需量的影響是很大的。
2.2 事故處理
油田電網每年都會因異常天氣和外力破壞等原因發(fā)生各種事故,并且事故都帶有突發(fā)性。其中110kV線路和35kV線路跳閘時,常常造成所帶的變電所停電,在恢復送電時,時間的控制,運行方式的安排,都將涉及最大需量??梢?,電網發(fā)生事故時,對最大需量的影響,必須通過認真總結,措施得當,才能加以控制。
2.3 處理缺陷
在電網的運行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緊急缺陷的情況,對緊急缺陷進行停電處理時,根據現場情況有時需要擴大停電范圍,這就需要對運行方式進行調整,當進行以上操作相鄰系統需量空間于都不足時就會導致最大需量的發(fā)生。
2.4 系統接地
當35kV系統發(fā)生單相接地時,需要對接地故障點進行隔離,這就需要轉移負荷,在選線轉移負荷的過程中,如果調度未及時調整運行方式或遇到另一系統沒有需量空間的情況,如果直接將負荷轉移到沒有或需量空間裕度不足的系統,就會導致新的最大需量的發(fā)生。
2.5 電廠停機或出力調整
調度管轄著3座自備電廠,其中油田熱電廠由于省調的命令,發(fā)電機出力經常在晚22時以后進行調整,燃機電廠發(fā)電機是天然氣發(fā)電,由于天然氣壓力的不足,造成出力下降或當發(fā)電機發(fā)生故障停機、或者出力調整過多時,由于調度沒能及時得到相關的信息,錯過了負荷調整的最佳時間,經常造成最大需量的增加。
2.6 改變方式
由于電業(yè)局有檢修工作或處理緊急缺陷,防止主變過負荷,需油田轉移部分負荷,當運行方式改變后,調度需要做好記錄,并做好交接工作,防止因記錄不清,在進行其他工作操作時導致需量發(fā)生。
2.7 匯報不及時
當系統發(fā)生跳閘事故時,相關值班人員不能在第一時間將事故信息及時反饋給調度,當調度了解清楚事故相關信息后,已經錯過最佳負荷調整時間,需量已產生。
3 控制最大需量措施
針對以上影響控制最大需量的因素,在運行操作及事故處理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1)加強最大需量控制的培訓學習
加強對調度員和電廠運行人員對最大需量知識的培訓學習,使運行人員充分認識到控制最大需量,對集團經濟效益的作用。針對調度員對控制最大需量意識不清,開展最大需量培訓課程,增加班組培訓學習內容,組織調度員重新學習電網基礎技術資料;本班組開展每月一題,進行實例分析,調度員與值班長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有針對性對不足、理解不到位的問題進行強化訓練。
(2)制定各110kV系統最大需量控制的經濟運行預案
①油田熱電廠減出力、計劃停機。
北調:將喇六變倒喇變、西四變倒方曉變;南調:將南十一變倒東湖變;聚南二十六變、南十九變轉南五;南三變轉周泡變(夜間負荷低時)。
②燃機電廠天然氣壓力低、減出力。
將中四變轉奔騰變、將喇I—1變轉方曉變;夜間負荷低時可以將長龍變、喇南變直接轉方曉變。
③星火變110kV火星甲、乙線事故跳閘。
將中五變、北十七變、中十七變轉友誼變;北十一變轉向陽變。
④其它線路跳閘視情況而定
(3)調度員對各110kV變電所的最大需量數值及裕度充分了解,以便在電網檢修的運行方式安排及電網事故下的運行方式的安排,更加合理。
(4)利用現有的調度自動化系統,準確掌握各系統的最大需量。
(5)利用方曉變、東湖變民用電的特點,晚上21時以后需量空間較大,當油田熱電廠發(fā)電機降出力,轉出負荷,燃機電廠發(fā)電機出力調整或停機。我們還采取階梯轉移的方法,及時轉移負荷,以減少最大需量的發(fā)生,并且充分利用各系統峰谷平時間差安排負荷。
(6)通過領導的協調、調度值長每周進行電話交流等方式加強與各電廠值長間的溝通,降低或減少因信息反饋不及時所產生的最大需量。(圖1)
4 措施應用帶來的經濟效益
通過對以上措施的實施,我們在控制最大需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一:在3月18日處理110kV火風乙線#14-15桿之間A相導線被吊車刮傷缺陷過程成中,為防止110kV火風甲線出需量,通過對需量空間的分析將北二十變、北七變轉向陽變,節(jié)省需量13MW。
案例二:在5月10日在接到燃機電廠天然氣壓力下降的電話后。當值調度迅速將喇十二變轉慶新變,喇III-1變轉高家變,節(jié)省需量11.9MW。
在我們精心管理下,油田電網安全平穩(wěn)經濟運行。2011年1到10月節(jié)省最大需量134.4MW,減少基本電費支出443.52萬元。
5 結語
實踐證明,在最大需量管理上,需要從領導到員工都能對需量工作有充分的認識,同時各單位要加強溝通,積極配合,時刻想到注意最大需量的問題,按照優(yōu)化的需量控制措施,指揮電網操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最大需量的增加,從而少付基本電費,降低集團的供電成本,確保油田電網的安全、經濟、平穩(wěn)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