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從課堂教學的設計、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同步進行等方面,探尋獨立院?!吨屑壺攧諘嫛氛n程改革的新思路,使學生在《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多而復雜的情況下,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關鍵詞】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改革
作為會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學科體系中與會計實務聯系最緊密的一門課程?!吨屑壺攧諘嫛氛n程是會計專業(yè)中的主干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圍繞著資產、負債等六大會計要素的具體項目展開,以會計報表的編制為終結,詳細闡述了會計核算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較強的技術性和操作性。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理解和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正確分析和解決會計處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為“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但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經濟業(yè)務的日益復雜多變,使《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多而復雜,使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越來越低,這無疑形成了《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一個難而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零散又復雜,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較難掌握?!吨屑壺攧諘嫛氛n程是按照六大要素的順序依次講授。在授課中涉及大量的經濟業(yè)務,這些經濟業(yè)務從形式上看比較系統(tǒng)、有條理。但從具體的經濟業(yè)務講到財務報表的整個思路來看,學生在學習大量不同經濟業(yè)務賬務處理的同時,掌握不了學習財務會計的最終目標,然而這一思維主線的缺失,很容易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覺零散又不好理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中級財務會計》的學習就是編制會計分錄的狹隘思維。此外,學生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時候,所掌握的知識面很窄,包括對很多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都處于零起點,這種情況下,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和理解大量零散而又復雜的經濟業(yè)務,如果沒有很好的教學思路、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話,學生確實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中級財務會計》這門課程。(2)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多。《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各章詳細介紹了會計六大計要素特別是資產要素,以及具體經濟業(yè)務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還有每章課后習題的講解,因此綜合下來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比較多。而從教學時間來看,將這門課程一般分為兩個學期,每個學期四個課時,扣除節(jié)假日和特殊情況下的課時數,這門課程實際的教學課時較少。這就形成了目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現實特點:要在短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大量的教學內容以及課后題的輔導。(3)理論教學仍占大部分教學時間。雖然一直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目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中心是緊緊圍繞理論教學,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占據主要位置,而實踐教學往往以單獨的課程安排在《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結束之后。這樣的模式容易造成老師照本宣科,學生形成定勢思維、僵化思維,沒有會計職業(yè)判斷能力,也沒有充分發(fā)揮實踐教學對理論教學的促進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我國人才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不足:大部分學校課程設置以講座式為主,小組討論的方式很少。而對用人單位的調查反饋中也反映大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對會計業(yè)務的處理缺乏靈活性,要較長一段時間的崗位培訓后才能適應工作。這說明缺少創(chuàng)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缺乏職業(yè)崗位適應性的教育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人才培養(yǎng)的瓶頸。
二、《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1)轉變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判斷能力。教師在授課時應突出《中級財務會計》為企業(yè)管理服務的理念,轉變教學觀念,不能就書本論書本,而是應告知未來的管理者每一會計方法的選擇和會計職業(yè)判斷,因為不同會計方法的選擇和不同的職業(yè)判斷都將對企業(yè)的市場價值、稅收和經營業(yè)績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通過教師的引導應該讓學生明白為何而學以及如何去判斷,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和動力。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方法問題,方法掌握了,職業(yè)判斷能力提高了,就能應對千變萬化、層出不窮的經濟業(yè)務。正如美國會計學會關于會計教育目標的意見是:會計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訓練學生在畢業(yè)時即成為一個專業(yè)人員,而在于培養(yǎng)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yè)人員應有的素質。也就是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2)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一是在理論授課中應以點帶面,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許多教師在授課時往往按教材的內容,先闡述概念、分類、意義和作用,再講述具體的核算事例,這種從抽象到具體,從概念到實例的授課方式,我們稱之為演繹法,這種講述方式對于實際操作較強的課程并不適用,它往往容易造成教師“滿堂灌”,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使教學陷于被動。作為教師應跳出以自己為中心的模式,改變以往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滿堂灌”的講授方式。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即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先引出事例、提出問題,根據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二是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授課時教師應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針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提出相應的案例,與學生一起探討分析,讓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一步明晰,并體會書本理論知識與企業(yè)實際運用的差異,讓學生真正理解、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復雜、枯燥、抽象的內容形象化、生動化,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大大減少理論闡述所需時間。而且在案例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下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的思路,不拘泥于課本和現行的會計準則和制度,從而提高《中級財務會計》的課堂教學效果。(3)修改現行的教學計劃,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吨屑壺攧諘嫛肥且婚T技術性較強的課程,要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就必須讓學生參與實踐,將實踐教學與會計理論教學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首先,充分利用會計實用軟件和會計業(yè)務沙盤模型系統(tǒng)。在課程的安排上留有一定的教學時間讓學生進行會計業(yè)務沙盤模型系統(tǒng)和會計實用軟件的操練,通過對模擬公司不同會計崗位角色的扮演和業(yè)務的處理,加強學生處理不同經濟業(yè)務和不同崗位之間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與學效果。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引入有實際經驗的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讓他們的工作經驗與學生分享加深學生對權威性的認同,增強他們從事財會工作的意愿,培養(yǎng)他們的職業(yè)道德,進而推動該課程的學習效果。最后,讓學生去實地鍛煉。依托學院的實習基地,讓學生到企業(yè)實地感受財會工作的環(huán)境,工作流程,讓學生見識真正的會計核算,聽聽財會一線人員對具體業(yè)務的講解和實際的從業(yè)體會,對學生學習《中級財務會計》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通過實地了解,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認識社會、以便將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于社會。(4)任課教師應加強理論知識和實際業(yè)務技能的學習,提升綜合素質。無論是教材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還是實踐教學的組織都離不開一支愛崗敬業(yè)、科研水平高、教學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任課教師應加強理論知識和實際業(yè)務技能的學習,及時了解該門課程內容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通過參加研討會,閱讀財會期刊、與兄弟院校相互交流等形式提升會計理論水平,獲取成功經驗。同時,加強與企業(yè)、會計師事務所的聯系,通過實際業(yè)務的參與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處理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只有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個性,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參 考 文 獻
[1]謝文剛.《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2009(18)
[2]趙智全,王懷棟.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06
[3]湯湘希.美國會計教育概況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財會通訊.
2003(10)
[4]王玨.《中級財務會計》教學方法研究[J].企業(yè)導報.2009(10)
[5]蘭風云.《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06
[6]范曉軍.新準則財務會計培養(yǎng)目標及教學方法探討[J].財會通訊(綜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