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傳和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職能?,F(xiàn)如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場館內的講解員要求具備廣博的歷史、地理、政治和科學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體系,出眾的語言和肢體表達能力,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講的專業(yè)人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場館講解員的培養(yǎng)是當今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中不容忽視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教育職能;素質;培養(yǎng)
作者簡介:葛敏,女(1982.03.13-),籍貫:吉林,職稱:助理館員,現(xiàn)工作單位: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 。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7-0-01
愛國主義精神歷來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一面具有最大號召力的旗幟,也是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思想武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曾多次在講話中指出:“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顯而易見,愛國主義教育在現(xiàn)階段思想道德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作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是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具有收藏、研究、教育三重職能?;貎鹊膱鲳^通過形象化、系統(tǒng)化的陳列展覽和生動化的講解宣傳向大眾展現(xiàn)了歷史留下的痕跡、內涵的同時也實現(xiàn)它的第三項職能——教育職能。這是基地場館收藏、研究職能的發(fā)展和延伸。
講解員是觀眾與陳列展覽之間溝通的“橋梁”,是知識的傳播者。講解員的修養(yǎng)包含思想道德、知識面、文化程度、工作責任感、講解技巧、組織觀眾、表達能力、話劇舞臺適應能力等等。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員,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須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不斷地完善自己??茖W技術在不斷進步,講解手段也在與時俱進,因此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對講解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的要求
1、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教育基地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弘揚文化、傳播知識的重要場所,又是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加強全民思想素質教育的主要執(zhí)行機構之一。講解員思想素質的高低,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受教育者的教育程度。具體來講,解說員要培養(yǎng)自己的堅定政治觀,懷著對國家的強烈熱愛,懷著對社會的極大責任,本著時刻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著想的態(tài)度來從事工作,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是一個方向性的道德標準。
2、廣博的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
講解工作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要做好講解工作,就要求講解員本身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在歷史時空的背景下,講解員所涉及的資料量非常大,需要在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方面具備一定基礎,這樣才能使講解內容豐富而不枯燥,對參觀者的提問也可以敏銳回答,做到游刃有余。同時,文博講解要注重歷史的再現(xiàn)、知識的傳遞和學術的研究,因為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歷史知識基礎之上的,所以講解必須尊重歷史、依據事實,不能自由發(fā)揮,否則就違背了宣傳文化、傳遞知識的宗旨。
3、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 。
語言表達能力有這幾個要素:良好的語感,清晰、有序、流暢的思維,以及對準確表達的偏好。作為用語言向群眾進行宣教的講解員,要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目前,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的大多數(shù)觀眾主要是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去領會陳列展覽的主題,面對陌生的史料文物,很多觀眾都會感到難以全面的認識和理解。這時就需要講解員以語言的運用、表達、烘托、渲染來補充展覽的不足,讓觀眾了解和熟知展覽內容。講解員還要多從不同的維度來分析解說材料,嘗試用不同的語言來描述同一個事件或事物,這樣能讓講解始終充滿新意,也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4、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
和許多社會工作者一樣,講解員的外在形象有較為典型的要求,比如穿戴干凈整潔,舉止大方,言語親切,這些所體現(xiàn)出來的講解員素質便是真實可信、典雅舒適。通過對外在形象的塑造,講解員就能夠將整個講解過程帶入一種輕松愉快的境界,不至于讓講解失真或者無趣。禮儀修養(yǎng)的另一項內容是人際關系方面的修養(yǎng),對講解員來說主要表現(xiàn)在與觀眾溝通上。
5、高質量的因人施講。
事實上,講解員的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溝通。一方面,對團體觀眾的接待,講解員應做到在講解之前對團體觀眾的一般情況進行了解。對觀眾有不同的要求,講解員應施以不同的講解,只有這樣的講解才能獲得成功。另一方面,對一般本地或外地的零散觀眾要求我們的講解生動、親切,內容明了即可。但在講解中難免會遇到諸如觀眾文化程度、愛好、興趣及所要了解的重點不同等問題,這種情況就要求講解員通過對觀眾心理的分析,進行高質量的因人施講。
二、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的培養(yǎng)
在一定意義上,講解員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代言人”和“形象大使”,他們的文化內涵、知識修養(yǎng)、言行舉止和服務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公眾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場館的認知和評判。講解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靈魂和基本工作,是基地服務社會、贏得市場的重要手段以及基地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增長點。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的培養(yǎng)不容忽視,應對講解員進行以下實踐:
1、采取多種靈活培訓方式:一名優(yōu)秀講解員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和系統(tǒng)的培訓過程。講解員的培訓可以分為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專業(yè)培訓。崗前培訓由館內人員組織,由經驗豐富的講解員采取“傳、幫、帶”的方式,培養(yǎng)講解員了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知識和陳列內容及講解規(guī)律和技巧。崗位培訓、專業(yè)培訓包括進行職業(yè)道德、語音、形體和講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訓,旨在提高講解藝術和知識水平,采用外出交流或特請專家、學者來講學方式。同時每次培訓都有培訓效果考核制度。
2、強化日常講解訓練和重大活動模擬講解:強化講解訓練,要求講解員自己撰寫講解詞;建立講解員講解考核制度,要求每位講解員平均每天至少進行3批次講解;在重大活動前,由多個講解員共同組織進行模擬講解等。以活動提高講解員的自身素質,鞏固專業(yè)思想,開闊視野,啟發(fā)思維,提升講解的業(yè)務水平和組織能力。
3、完善講解員考核,建立競爭、激勵機制:把講解工作的數(shù)量和質量進行分化、量化,建立講解員等級制度來激勵講解員的自我努力,自我超越。同時通過建立觀眾評價反饋制度,加強講解員職業(yè)道德建設,改進與提高服務質量。在充分明確講解員崗位職責的前提下,圍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結合講解員等級管理標準和游客評價反饋卡,重點對講解員履行職責和業(yè)績情況進行綜合評議,通過定期考核,實現(xiàn)講解員的綜合管理。
參考文獻 :
[1]、《回顧與展望中國博物館發(fā)展百年--2005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學術討論會文集》(中國博物館學會 編紫禁城出版社)
[2]、《中國博物館學基礎》(王宏鈞 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3]、《如何提高講解員的講解技巧及應變能力》(黃蔓 .大眾文藝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