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快艇在賽季倒數(shù)第六場比賽中以92比77拿下雷霆,從而時隔六年重返季后賽。他們是幸運的,遲到總好過不到,森林狼隊和國王隊分別做了八年和六年的季后賽看客,勇士和籃網(wǎng)隊已連續(xù)五年充當姜太公。在NBA,沒有絕對的強弱之分,重建總會見到效果,任何球隊不會永遠在季后賽時間釣魚,所不同的是他們耗用的重返時間長短有不同而已。
快艇隊此次重新延續(xù)季后賽血統(tǒng),并非是他們隊史上僅有的一次,上次他們在2006年進入季后賽,也是彌補了自1996-97賽季以來的九年之痛。但在快艇隊隊史上最有名的一次重返季后賽,還是發(fā)生在1991-92賽季。在丹尼·曼寧和羅恩·哈珀的率領(lǐng)下,快艇隊在常規(guī)賽打出了45勝37負的戰(zhàn)績,彌補了長達16年的季后賽空白,這也是NBA球隊闊別季后賽時間最長的一項紀錄。和快艇相比,勇士隊的劣跡毫不遜色,他們曾連續(xù)13年和10年終嘗季后賽滋味,是惟一兩次能將季后賽闊別年份維持在10年以上的球隊。此外,活塞隊有三次闊別季后賽至少五年以上,也值得一提。
在NBA,盛衰本是尋常事,像尼克斯、凱爾特人和76人隊那樣,越是歷史悠久的球隊,越難以跳出這種窠臼。但也有球隊從未經(jīng)歷過至少五年以上的季后賽重返期,這可以看作是衡量真正強隊的一把標尺。湖人隊歷史上59次殺進季后賽,只有1974-76年無緣峰會,馬刺隊則從未有過連續(xù)兩年缺席季后賽的經(jīng)歷。但不是說只有強隊才能有此榮寵,事實上這已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像山貓隊在歷史上只進過一次季后賽(2009-10賽季),他們連重返的敲門磚都沒有。另外,爵士隊是個很特別的例子。他們最多時只是四年無緣季后賽,這要得益于功勛老帥杰里·斯隆經(jīng)年如磐石般穩(wěn)定出色的執(zhí)教功力。
在季后賽中能走多遠,除了整體實力和主場優(yōu)勢外,經(jīng)驗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但絕緣季后賽多年,即使你曾經(jīng)是強隊,所謂的季后賽經(jīng)驗也會被清零,這就意味著那些重返季后賽的球隊戰(zhàn)績都不是太好,大概只能做一輪游,但凡事總有例外。2001-02賽季,重新殺回季后賽的凱爾特人隊一路淘汰76人、活塞,只是在東部決賽上以2比4輸給當時正處于巔峰期的籃網(wǎng);2006-07賽季,勇士隊一出手就上演“黑八”奇跡,做掉了西部老大小牛。雖然重返季后賽的球隊無一能奪冠,但1975-76賽季殺進總決賽的太陽令人難以忘懷。
拋開球隊不論,一些多年后重返季后賽的球員也很有趣。我們會敬佩那些在同一支球隊效忠很多年的球員。但是,如果此隊一直是季后賽常客,這份忠心也沒什么特別的。反之,如果球隊一直游離于季后賽之外,球員卻能做到堅忍多年,重返季后賽的甘甜,其味道絕對是不同的。騎士隊為何決定將伊爾戈斯卡斯的11號球衣榮退?因為他在騎士隊最困難的時期一直在克里夫蘭堅守八年光陰,“大Z”是“騎士四小虎”和“勒布朗·詹姆斯時代”惟一的見證人。而作為活塞隊兩段漫長重建期的股肱之臣,戴夫·賓和戴夫·德布斯切爾亦獨享了“守望者”的喜悅。同樣的故事也在菲尼克斯上演,即使相隔近30年,但迪克·范·阿斯戴爾和埃利奧特·佩里都挑起了忠誠的大旗。相比之下,杰夫·福斯特、丹尼·格蘭杰(步行者)、莫布里(火箭)、尼克·科里森(雷霆)和莫里斯·皮特森(猛龍),留守的時間都只有五年,似有積淀不足的嫌疑。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贗品球員的身影。他們的確在某支球隊相隔多年的季后賽名單上同時出現(xiàn)過,但在期間他們曾選擇了離開,只不過因為交易的巧合又重回故主球隊,因此算不得數(shù)。1990-91賽季76人隊在東部半決賽被公牛隊4比1淘汰出局后,直到1998-99賽季才重回季后賽。你可以看到里克·馬洪在那兩支76人陣容中都出現(xiàn)過,但事實是在這期間他先后跟隨籃網(wǎng)和活塞隊三次征戰(zhàn)季后賽。同樣,在1971和1976年的76人隊名單里,瓦里·瓊斯也曾在1971-72賽季跟隨雄鹿隊打了一次季后賽。其實我們最熟悉的還是巴蒂爾。當2010-11賽季灰熊隊時隔五年重返季后賽時,昔日舊臣巴蒂爾恰好在一筆火箭得到塔比特的交易中重返孟菲斯。不用問,作為“姚麥時代”最穩(wěn)定的助手,巴蒂爾在火箭隊的三次季后賽經(jīng)歷不可抹去。至于安東尼·約翰遜(老鷹)和比利·坎寧安(76人)則是另外一種情況,前者在季后賽前就被交易,后者則是打了20場常規(guī)賽后就宣告退役,更不是這里的事。
今年隨著爵士隊擠進季后賽,阿爾·杰弗森終于自新秀賽季的七年后再度品嘗季后賽滋味。他先后經(jīng)歷了波士頓的三巨頭重組、明尼蘇達糜爛的低潮期,上賽季又遭遇爵士隊老帥斯隆卸職、德隆·威廉姆斯被交易等慘事。無論如何,杰弗森還是等到了自己的春天。但七年并非最久的等待,1968年5月6日,剛剛為圣路易斯鷹隊打了兩年球的迪克·施耐德,作為擴張選秀的一員,來到太陽隊打球。隨后又輾轉(zhuǎn)超音速、騎士,直到1975-76賽季才重返季后賽;扎克·蘭多夫更是倒霉,近十年開拓者、尼克斯、快艇這幾支重建爛隊他都效力過,直到在灰熊效力的第二年才再度敲響季后賽的大門(蘭多夫上次參加季后賽是在他的第二個賽季)。但他們還算不上奇人,一名NBA球員的職業(yè)生涯鼎盛期也就是10年,如果他遭遇兩次至少在五年以上的重返季后賽之旅呢?估計此人的職業(yè)成就也不會太高。馬布里是一個,他從19歲開始就跟隨森林狼隊兩度征戰(zhàn)季后賽,這本來是個很好的起點。但在離開明尼蘇達后,五年后馬布里才重溫季后賽之夢;而此后效力尼克斯的五季他再度顆粒無收,直到2008-09賽季才作為波士頓的邊角料重回季后賽。但里奇蒙要比馬布里更過分,他的13個職業(yè)賽季有11年都是在重返季后賽的煎熬中度過的(1991,勇士;1996,國王;2002,湖人)。
有時,交易可以讓長期徘徊在季后賽門外的球員多了一個重生的機會,但同樣制造了一些犧牲品??死锼埂た谫惣境醣唤灰椎近S蜂,他就失去了自2006年重返季后賽的機會,其實這更多只是一種巧合罷了。2007-08賽季,就算不在賽季中期從老鷹被交易到小牛,泰倫·盧仍會在時隔七年之后重返季后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