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我總會隨身帶上那根ALLIGATOR魚竿。
三年前,在威尼斯途經(jīng)大教堂時,瞧見一對老夫妻并肩坐在自帶的小馬扎上,一人一根魚竿,在河道里釣魚。他們似乎不太在乎釣魚的結(jié)果,老太太為老先生剝一只橘子,或削一枚蘋果,老先生從保溫瓶里倒一杯熱咖啡,有時還有一只耳機遞過去。
搭訕之后,我得知老夫妻來自英國,都已退休,他們每年都會選幾個歐洲的城市去散散心,不管去哪兒,都會帶兩根魚竿。有水的地方,就能享受這種樂趣。
幾天后我去了洛桑,日內(nèi)瓦湖非常冷清,除了水鳥外幾乎沒什么人,音樂噴泉也沒有開。我無聊地沿著湖岸走,在途經(jīng)一家運動用品商店時,鬼使神差地看到了一根魚竿。ALLIGATOR的出品,收縮之后不到1米,全部展開后長2米6,全鋁合金材質(zhì),內(nèi)含式的重磅魚線,可以承受30公斤的大魚拉力,帶夜光效果的浮筒,捏在手里輕巧而結(jié)實。
我忽然心動了——買下這根魚竿,去日內(nèi)瓦湖垂釣?
在歐洲,幾乎所有的自然水體都沒有“禁止垂釣”的規(guī)定,但有一件事必須遵從的——如果釣上來的魚體長不到20厘米或者體重不到1公斤,必須放生。
和魚竿一起買下的還有日內(nèi)瓦湖特產(chǎn)的鱒魚最愛吃的復(fù)合型餌料,果凍狀,捏起來軟綿綿地卻又堅韌。
把魚鉤拋進湖中,在自動售貨機上買了一杯熱咖啡,左手端著咖啡,右手搭在魚竿上,喝上一口,忽然就有了好心情。湖上依然還是那么冷清,但細細打量,發(fā)現(xiàn)水鳥竟然分那么多種,有不漂亮的麻鴨,漂亮的淡水鷗,還有被列為保護動物的黑頂白天鵝。我坐在岸邊不動,它們就慢慢湊過來。
一個下午,就在陽光、天鵝、水上飛機、沖浪……滿眼的風(fēng)景中度過了。在扯起兩條不達標(biāo)的小鱒魚后,經(jīng)歷了10來分鐘的拔河,在一個熱心人的幫忙下,我拉起了一條足有2.5公斤重的紅鱒。
我住賓館,于是將這條魚送給了幫忙的中年帥哥。他掏出一把瑞士軍刀,三兩下就在活蹦亂跳的紅鱒腹部劃拉下一塊肚囊肉,用湖水略微洗洗后一分為二遞給我一塊。他將自己那塊填進嘴里,一邊咀嚼一邊微笑著示意讓我也嘗嘗。我吃過刺身,但這塊生猛的紅鱒魚肉,是我印象中最鮮甜的。
離開洛桑到了伯爾尼,伯爾尼是個小城,阿爾河在這里形成一個回環(huán),伯爾尼舊城就在這個回環(huán)里的半島上,三面環(huán)水。河水沒有絲毫污染,可以直接飲用,可以看到大批的魚群在河水里悠哉游哉。
河邊的步道上隔幾十米就有一張木頭靠椅,坐下來后面朝河水,用一個舒適的姿勢架起魚竿,靠在椅子里,看河底的卵石,打量邊上橋墩上的涂鴉,以及不遠處的露天餐廳。
雖然看到大群魚兒游來游去,卻沒有哪條魚上鉤。收起魚竿去露天餐廳喝咖啡,才知道用錯了魚餌,阿爾河里的是羅澤魚,素食魚類,跟肉食的紅鱒胃口不同,用錯了魚餌,空手而歸在所難免。
一路游歷一路釣,我就這樣慢慢入了門。我買了一些有關(guān)釣魚技巧的書,還有一本世界魚類分布圖和資料詳解,閑暇時翻一翻,心里就慢慢有了譜,什么地方產(chǎn)什么魚,什么魚需要用什么釣餌,什么季節(jié)最適合……
那之后,不管是在國內(nèi)奔波還是出國散心,我都會帶上我的ALLIGATOR,我在金沙江釣過黃辣丁、在長江邊上釣過江鰱、在蘭州的黃河里釣過鯉魚、在俄羅斯的伏爾加河釣過白鱒、在加利福尼亞的五大湖區(qū)收獲過王鮭……
現(xiàn)在,我多了一名釣友,也是我的男友。我們是同事,公司組織到普吉島旅游,我獨自租了一條小船,劃到離岸邊2公里的海面上,沿著船邊撒下了一把香噴噴的誘餌,往魚鉤上穿一塊在賓館廚房索要的小羊肝拋鉤入水。他說,他在岸邊拿個望遠鏡看我坐在小船上握一根魚竿心無旁騖的神情一下就打動了他。
我跟他開玩笑說我釣的是魚,結(jié)果上鉤的是個男人。他的回答是:你不知道一個專注于垂釣的女人多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