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請以“有一種感動叫做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材料自選,立意自定;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不少于600字;行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引擎】
寫作本文題時,同學們可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精心補題。寫半命題作文時,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在補全題目上。同學們一定要先反復琢磨已命的半個題目的含義。讀懂了這半個題的意思,你才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寫作特長等將題目補成一個自己有話可說且能將話說好的題目。對于“有一種感動叫做_______”這個題目,你不妨先把握一下“感動”這個詞的內涵?!冬F代漢語詞典》中“感動”有兩個義項:①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引起同情或向慕;②使感動。這個題目中的“感動”應該偏向于義項①。從①可知,“感動”產生的主體在于人的“思想感情”,無“思想感情”之人,也就無所謂“感動”;“感動”來源的客體在于“外界事物的影響”?!巴饨缡挛锏挠绊憽睒嫵闪恕案袆印钡呢S富材料,形成了“感動”的豐富源泉。
這樣明白了“感動”的含義之后,就好補題了。你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自己最有話可說的內容來補全題目。比如你可補成“有一種感動叫做堅持”“有一種感動叫做幸?!薄坝幸环N感動叫做成長”等等。另外還要注意一定要補自己最熟悉的半題,補自己最有把握寫好的半題,補自己最能寫出新意的半題。
二、切入點要小,開掘要深。這個題目寫作范圍十分廣泛,似乎寫什么都行,但如果什么都寫是不可能的。同學們要學會“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取一“點”展開,把這一“點”寫深,寫透就行了。比如可以將“媽媽為我收拾東西”這一特定的瞬間進行著力開掘,寫出媽媽對“我”的深沉的愛,也寫出“我”在這種“感動”下所產生的動力。當然,這里不是說各種材料就一定不能在一篇文章中出現,如果你駕馭材料的能力很強,將各種材料運用排比語段的形式組合在一篇文章中,也是可以的。
三、敘事清楚、融情于事。這個題目適合寫抒情類的記敘文。同學們寫作時要注意把為什么感動、如何被感動等問題敘述清楚。在敘述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事。這樣就很容易寫出感染人、打動人的好作文。
【佳作展示一】
有一種感動叫做
“失職”
□張瑞琪
冬天來了,雪花如鵝毛般飄飛。
清晨,無事的我漫步在大街上,感覺很冷。
前天,市里下令:無論哪個角落有張貼的廣告單和宣傳單,統統都要清除干凈。由于這個原因,市里所有的清潔工都出動了,開始全面清潔這個本來就很美麗的城市。
我看著漫天大雪飛舞而下,眾多清潔工在雪中忙碌的情景。
無意間,我發(fā)現對面的一堵光滑的墻上貼了幾張宣傳單之類的紙,一位年老的女清潔工正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撕著那些紙??磥恚切┘埡茈y撕盡,那位女清潔工用沾過水的刷子在那些紙上左刷右刷,然后再用手細心地撕。
我想,她的手肯定是冰涼的,但她顯然不怕冷,她的心里肯定有火。
她很認真,連續(xù)清除了好幾張紙。
她又走到另一張紙跟前。
但是我看到,她的右手剛舉起來,卻停在了空中,似乎定格了。我又見她身子往墻面靠近了些。接著,我看見她微微地搖了搖頭。
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奇怪。
只見她專心看了一會兒,便緩緩離開了那張紙,沒有清除它。
為什么不清除它?她忘了市里的規(guī)定了嗎?一串串的疑問在我心中冒出來。
那好吧,我倒要過去看個究竟。
我正要邁步,卻見另一個瘦小的女清潔工走近那張紙。她的舉動竟和之前那個清潔工一模一樣:舉起右手,定格在空中,微微地搖了搖頭,專心地看了一會兒,緩緩地離開。
我更加疑惑了,下定決心去看看。
過了馬路,我來到那堵墻前面。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張尋人啟事。那上面寫著:趙潔,女,14歲……
疑竇冰釋,我終于明白了一切。
雪花還如鵝毛般飄飛,但我不再覺得冷了……
模擬評分:47分。
得分理由:文章材料比較新穎,題目很能吸引讀者,故事講述細致完整,兩位清潔工的動作描寫具體;多重懸念從始至終貫串全文,在文末才解開,讓人在恍然大悟之余深受感動。本文亮點在于構思獨特。
失分理由:描寫部分應再細膩點。
【佳作展示二】
有一種感動叫做光榮
□劉詠暢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在老年公園散步時,看到一個叔叔正在哄一個哭鬧的小孩子。叔叔急得滿頭大汗,但小孩子就是哭鬧不停。我正為這個叔叔著急,卻見他抱著孩子走到一棵小樹苗兒前,隨手就掰斷了它。小孩子拿著這棵小樹苗揮舞著,高興得不得了。這時,公園里一位戴紅袖章扛著鐵鍬的老爺爺走上前去制止,但這位叔叔卻說:“哼,有什么了不起,我賠你!”說罷扔下十元錢揚長而去??吹竭@里,我忽然有了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老爺爺默默地揮起鐵鍬,將那棵被折斷的小樹苗挖出來,接著又從值班室里拿出一棵小樹苗重新栽上??粗鴿M頭大汗的老爺爺,再看看那棵新栽的小樹苗,我忽然覺得有一種感動蕩漾在我的心間!
也許在那位叔叔眼里,一棵小樹是微不足道的;也許有人會說,一棵小樹有什么了不起!他不是賠錢了嘛,何必這樣指責他呢?但我可不這么想,如果每個人都這樣,這棵小樹永遠也長不大了!
記得老師講過:綠色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保持生態(tài)平衡,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保護綠色植物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但現在仍有人隨意破壞綠化成果,被人指責就用錢來解決問題。難道錢真的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嗎?我為那位叔叔不文明的行為感到恥辱,為那位老爺爺的行為而感到光榮!
有報道稱:在我國,破壞綠化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有些人是故意的,而更多的人則是缺乏保護意識,無心之間就毀壞了綠化成果。如長沙豐泉古井本是環(huán)境優(yōu)美、市民參觀休閑的好去處,可現在,因未得到有效的保護而面目全非,草地被踐踏,井內滿是垃圾……
我們都知道,創(chuàng)造一件藝術品是很不容易的,但破壞它卻輕而易舉。你可以在周圍時常發(fā)現此類現象:門前的草坪被踐踏,路旁的綠化帶被碾壓,亂扔的紙屑刺目……這都是破壞環(huán)境的“罪證”!所以我認為,公園里那位叔叔的行為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反映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大事。如果我們再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那我們泰安將會是第二個豐泉古井!
很感謝那位老爺爺,他讓我明白了光榮和恥辱的正確含義!我甚至能感受到老爺爺緊閉的雙唇下那顆火熱的心在跳動,也感受到了來自我內心深處的震撼!我想,這種震撼它應該叫做——光榮!
模擬評分:46分。
得分理由:補題為“有一種感動叫做光榮”角度新穎,作者由一件小事引發(fā)思考,闡述保護綠色植物的主題。文章立意好,內容比較充實。
失分理由:故事敘述不夠生動。
【素材鏈接】
段林希:感動觀眾的不只是聲音
2011年“快樂女聲”落下帷幕。在這個星光閃爍的舞臺上,最不惹人關注的段林希卻像一匹黑馬,完勝登頂。這個擁有鍋蓋頭、大眼鏡、小虎牙、羞澀笑容以及吉他彈唱標志的女孩,從一個丑小鴨蛻變成了白天鵝。段林希告訴我們:追求音樂是多么美麗!
段林希,這個曾經樸實到丟在人堆里都找不到的女孩,從六強賽開始,她的晉級之路就非常坎坷,不斷被待定。瀕臨淘汰邊緣的段林希,總能在最危險的時候突破自己,用全新的曲風讓人眼睛一亮,她用最真誠的音樂態(tài)度一次次感動了評委與觀眾。從葫蘆絲到架子鼓,從抒情慢歌到瘋狂搖滾,從安靜唱歌到唱跳結合,段林希的潛能一次次因為比賽而被挖掘。直到總決賽的那個晚上大家才知道,曾經遭遇車禍的段林希頭上還帶著鋼板。尤其是聽說段林希的每一次高亢演唱都會給自己帶來疼痛的時候,不少觀眾淚流滿面。大家頓時明白,段林希是為音樂而來的,她有的不僅僅是羞澀笑容與動人的樂感,她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解讀:1.不斷超越。段林希的優(yōu)勢,在于她能不斷給人帶來驚喜。當所有人都覺得她已經到達頂點的時候,她總能再進步,甚至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如果沒有一次次的成功超越,段林希也許早就消失在了觀眾的視野里。超越,讓段林希獲得了新生。2.堅忍最美。在“快女”這個舞臺上,僅有歌聲是不夠的,還需要堅忍與耐力。到了最后,大家比的不再是簡單的技巧了,更多的是各自內心的感悟與力量,各自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
適用話題:夢想最美 笑到最后
感動 用心交流 有一種愛
震撼人心的“托起”
2011年8月30日晚上8點多,河北省正定縣恒府廣場舞池內一陣騷動,原來有人突發(fā)急癥倒下了??h人民醫(yī)院醫(yī)生孔越正好散步路過這里,她沖人群喊道:“我是醫(yī)生,請讓開一下!”她走近后發(fā)現,同事五官科護士王華玲正在為病人診斷。躺在地上的老人由于心臟驟停,已沒有了心跳呼吸,需立即搶救。情況危急,孔越立即吩咐眾人將患者平躺,為患者實施了心肺復蘇。這個過程幾乎就在1分鐘內開始進行,這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由于該患者體格較壯,胸外心臟按壓要求高度不能低于5厘米,每分鐘不低于百次,否則就無效。她們的衣服漸漸被汗水浸透,由于用力手臂也變得青紫,但搶救沒有絲毫松懈。
10分鐘后,120急救車趕到了。廣場外是很高的臺階,車根本進不了現場,只能取出擔架到現場抬病人。此時震撼人心的一幕出現了:因為患者還沒有蘇醒,胸外按壓的搶救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在眾人迅速將患者抬到擔架上之后,王華玲猛地橫跨到患者上方。周圍近十人配合醫(yī)務人員用擔架將兩個人抬起。在眾人托起的擔架上,王華玲為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的手還在一直繼續(xù)。這一幕讓人震撼不已,而托起擔架的那一雙雙手,也讓人感動不已,眾人的眼眶濕潤了。老人被送到醫(yī)院后,奇跡般地起死回生。
解讀:1.勇者無畏。就在社會上眾人為老人跌倒后“扶不起”而深感失落的時候,發(fā)生在河北正定縣這震撼人心的一幕,無疑給予其一個響亮的回應:幫扶是多么的可貴。我們在感嘆兩位醫(yī)務工作者偉大的同時,是否也感受到了自我人性的渺小呢?2.團結最美。沒有醫(yī)生的指導,老人也許走了;沒有護士的執(zhí)著,老人也許走了;沒有眾人那可貴的“托起”,老人也難以起死回生。一個托舉,讓我們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
適用話題:身邊的感動 那一瞬間 集體的力量 心有他人 讓我們一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