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甚至達到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地步。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zhèn)?,所以恰當?shù)丶右赃\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協(xié)調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tǒng)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蒲公英傳播種子的過程我就是用幻燈片展現(xiàn)的,一個個蒲公英的種子乘著風,像一把把美麗的小傘飛舞在半空中;蒼耳傳播種子是通過投影演示的,蒼耳穿著帶刺的鎧甲掛在一只小兔子的皮毛上,從山上往山下跑去,它把種子傳播在漫山遍野;豌豆傳播種子是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理解句子,然后同桌交換意見,再通過觀察多媒體圖片,直觀形象地理解豌豆的豆莢在太陽底下炸開,蹦跳著離開媽媽的情景,從而使學生明白了植物是可以靠彈力傳播種子的。
在教學《歡樂的潑水節(jié)》時,我為學生播放傣族人民過節(jié)時的一段視頻資料,人們用銅缽、臉盆以及水桶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只見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開,在陽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除了潑水,還有群眾性的歌舞活動,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jié)日盛裝,來到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合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讓學生從真實的畫面中去感受到課文描繪的場景,從而更好地去感悟、品味文章的語言。
在平時的練習鞏固中,我經(jīng)常利用多媒體教學,這樣既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大大增加了練習的容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把原來單一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教學結構轉化為師生共同參與的多層次立體教學結構,能更形象、更生動地對學生進行直觀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觀察、合作、探究等多種能力,從而達到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