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經(jīng)典美文,教師與學生常??梢栽谡n堂教學對話過程中獲得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啟迪,沉浸于文字的美感之中。但是一落實到考場作文寫作中時,又常常會出現(xiàn)閱讀與寫作無關、教學與實踐脫節(jié)的尷尬。如果可以在教學中增強寫作指導的滲透,有意識地引領學生感知文本魅力,并揣摩作者形象性的文學語言的運用,應該可以有效地彌合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裂痕。
關鍵詞:閱讀教學;寫作指導;形象性語言
一、激活文字,領略形象性語言中技巧的靈活運用
語文教材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僅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開想象,不懂得進行再創(chuàng)造,那么出現(xiàn)在頭腦中的可能只是詞語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無表象組成的生動畫面。這樣,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之中,不僅無欣賞樂趣可言,還無從從中獲取寫作的經(jīng)驗??屏治榈略凇端囆g原理》中指出:“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種東西?!币龑W生理解文學語言的形象性往往源自于運用手法的靈動性和觀察事物的視角的獨特與敏銳,并將這種體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中,提升作文語言表情達意的效果和境界。
如,韓少功的《我心歸去》中有很多靈活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語句“電視廣播以及行人的談話全是法語法語法語,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語的監(jiān)獄無處逃遁?!薄澳愕搅藨已碌倪吘?,前面是寂靜的深谷,不,連深谷也不是。深谷還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頭破血流,使你感觸到實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沒有,你跳下去不會有任何聲音和光影,只有虛空?!薄澳銓Φ鯚糇龅诹蛄窝芯俊钡?,綜合運用了比喻、夸張、細節(jié)描寫等表現(xiàn)手法,充分地渲染了作者在異鄉(xiāng)獨居生活的寂寞和空虛,那種物質(zhì)上的富裕所無法彌補的精神上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再如,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中對比手法的使用,同樣體現(xiàn)了作者在觀察事物和選取角度上的獨到見解。在文本第一、二自然段中,作者就江南的冬景和北國的冬天進行對比,則是選取了兩地冬天最顯著的特點,北國的冬天只能“躲在屋里”度過,那么江南冬景的不同之處自然在于其室外生活的和樂融融。從這點出發(fā),作者選取了“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里去坐著曝背談天”等典型的戶外景致,營造了江南冬天特有的晴暖、生動的氛圍。
而在第四、五自然段就江南的冬景和閩粵的冬天進行對比時,因為對比的對象換作了更和暖更沒有冬意的閩粵地區(qū),如果仍選取這點進行對比顯然不能突出江南冬天的獨特之處,所以作者另辟蹊徑,找到了江南與閩粵的最顯著不同點,不是“生機勃勃”,而是“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并選取了“紅葉落后,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等典型景物進行描摹,有效地寫出了江南冬天與閩粵不同的含蓄而生動的美。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作者語言的精髓解讀文本,啟發(fā)學生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刨去無謂冗雜的描寫,學會使用更凝練的語言,更鮮明生動地表述。
二、架設橋梁,品味經(jīng)典文本的形象性語言與情感的完美融合
文本的作者與學生,他們的人生閱歷、文化底蘊、思考背景、語言修養(yǎng)都不可能在一個層面上,這中間的距離有時簡直難以逾越。教學中,需要運用想象在這中間架設心靈的橋梁,讓學生走近作者,與文本對話,從而達到心靈上的溝通、內(nèi)涵上的感悟。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進一步感知如何根據(jù)真實的情感選擇最具表現(xiàn)力的描寫對象和情節(jié)。
如,老舍的《想北平》中“雖然那里也有空曠靜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曠,不像北平那樣既復雜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著——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面向著積水灘,背后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由于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即將寫作的主體定位為“我的北平”,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所以作者對我們普遍熟知的名勝古跡和都市的熱鬧繁華避而不談,而選擇了與巴黎相對比的角度,突出描寫了作者生活中心靈深處的北平,是一塊“既復雜又有個邊際”的地界,凸顯了北平于一般人認知的熱鬧繁華之外,對于老舍這樣生長于中的人更多出來的不空曠,令人心安的獨特心靈感受。以此為基調(diào),作者在此段中選取的景物也都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給人親切感和安適感的“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小蝌蚪”“嫩蜻蜓”,達到了描寫與情感的完美統(tǒng)一。
同樣,在這篇文章里的“但我卻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ú菔欠N費錢的玩藝,可是此地的‘草花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愛呀。墻上的牽牛,墻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么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黃瓜,菠菜等等,大多數(shù)是直接由城外擔來而送到家門口的。雨后,韭菜葉上還往往帶著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著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著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一段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一特點引起注意,并結合課文鑒賞領悟完成單元作文訓練《我的故鄉(xiāng)》,有效地引導學生由心出發(fā)寫對身邊的事物、生活的感受,避免了假大空型文字和旅游手冊型文字的出現(xiàn)。
“夕陽枯草尋常物,解讀都為絕紗詞?!睂?jīng)典文本的解讀是放飛思緒,是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的雙翼,能迸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而通過閱讀教學引領學生感知文本魅力,揣摩作者形象性的文學語言的運用,有效地彌合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裂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九里校區(qū)高一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