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笨梢姡陂喿x教學中讓學生認識感悟的重要性,自覺磨銼感悟金鑰匙,打開感悟文字意境、語言精妙和語言活力的智慧之門,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獲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發(fā)展。
一、感悟金鑰匙的作用
要想讓學生獲得“感悟”的金鑰匙,必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感悟?感悟由感而知、而悟,是一個由淺入深,從低級到高級,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感悟包括感與悟兩個層面。感是感性體驗;悟是理性思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閱讀教學應注重對學生“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潛心讀書,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發(fā)現文本的意義,可以真正培養(yǎng)閱讀能力,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
二、磨銼感悟的金鑰匙
1.在品析中磨銼
字、詞、句是構成語言、表情達意的基本材料,是生成、發(fā)展語言的“活力細胞”。文本中的關鍵詞、句,或統(tǒng)領全文,或概括內容,或提示中心,或揭示內涵,或表明作者意圖,或流露作者情感,是讀懂課文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抓住這些“悟點”,并拓展到全篇,能順暢地磨銼多元化、個性化的感悟金鑰匙。《徐悲鴻勵志學畫》講述的是徐悲鴻年輕時留學法國,為了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他不顧生活的清苦,下定決心,刻苦鉆研繪畫技藝,最后以優(yōu)異成績?yōu)橹袊藸幑獾墓适?,贊揚了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教學中我先扣題,讓學生弄清什么叫“勵志”,進而問:你從哪些關鍵詞中讀出了徐悲鴻的刻苦努力?弄通后,轉而問:那么徐悲鴻為什么要勵志學畫?學生抓住“勵志”,很自然地梳理了文章的脈絡,學會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在想象中磨銼
憑借想象,還原語言描述的形象,補充語言潛在的形象,延伸語言相關的形象,使學生產生豐富而真切的心理,通過對語言的感受、體驗,促進學生的立體感知。磨銼一把齒形豐富的感悟金鑰匙,如,教《云房子》,我讀描寫云房子的句子,其他人一邊聽,一邊閉目想象:你看到的云房子是什么樣的?你還能想象出云房子還有哪些樣子?語言描述的形象本身直接可感性有限,借助想象和聯想實現了對語言的拓展。學生想到了撐開的大傘、高聳入云的寶塔、肥美的壯豬……學生真是智慧無窮,想象出各種各樣的房子,真美麗!
3.在表演中磨銼
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扮演文中角色,通過角色轉換,再現文本情景,最大限度地縮小學生與文本、與文中人物之間的情感差距、心理差距,強化閱讀教學效果。磨銼一把十字形的立體感悟金鑰匙。教學《青蛙看?!窌r,我讓學生扮演蒼鷹、青蛙、松鼠,表演故事。學生入情入境,跳得起勁,學懂了動物的特長,學習了禮貌語言,體會了青蛙登山的勞累,明白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道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4.在生活中磨銼
語文教學有時是廣闊而豐富的生活表達與縮影。學生同文本對話就是聯系自己的生活同文本對話,把語言文字變成可知可感、有情有義的元素。文章不是無情物,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不管選取什么題材,也不管運用什么表現形式,他們所著力的是抒發(fā)內心的情感,表達內心的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去磨銼一把意義非凡的感悟金鑰匙。
5.在拓展中磨銼
在課文閱讀后,及時補充與課文有關的課外讀物,引導追究,延伸課文,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創(chuàng)造出新的想象,利于加長感悟之鑰匙。如,《田園詩情》一文學完后,學生對荷蘭的牧場有較深的感悟,遺憾的是還沒有盡情地從更多的文字中欣賞荷蘭的“水”和“花”。我讓學生去閱讀作者的《鮮花之國》《人與水》,看到了語言叢林更多更美的風景,豐富了對荷蘭的印象。
三、感悟金鑰匙交互對接感悟之鎖
1.感悟金鑰匙對接文本本身
在課堂教學中,常常忽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閱讀文本。許多學生沒有真正用心讀通課文,就匆匆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感悟之鑰匙不能發(fā)揮作用。感悟之鑰匙是一種直覺的語言思維活動,是在長期的閱讀活動和規(guī)范的語言訓練中逐步磨銼成的,帶有經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的綜合能力。在課文教學中啟發(fā)學生深入文本,學生的心理、情感、思維有所共鳴,對接課文的語言、情感、文字,形成文化基礎,形成思想意識,學生的感悟之鑰匙才敏銳。因此,我們應該堅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觸摸文本,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
2.感悟金鑰匙對接生命整體
教學中,有時我們采用“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這一做法,似乎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選擇權,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忽視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每一篇課文都是一個有機的生命整體,其部分總是屬于整體之中的,對一篇作品的閱讀感悟必須尊重文本的整體性。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從整體出發(fā),感悟課文寫的是什么、是怎樣寫的,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課文的整體美。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重點感悟,把感悟金鑰匙插入更深。
3.感悟金鑰匙要對接教師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主感悟,學生才能心領神會,真正學有所悟。當然,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識水平畢竟有限,他們的感悟之鑰匙還很粗糙,他們的自主感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在學生自主感悟之前,教師一般應提示運用感悟之鑰匙的方法、目的、要求。不向全班學生提統(tǒng)一要求。在學生自主感悟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感悟的情況,組織學生圍繞重、難點以及疑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進行啟發(fā)、點撥和引導。讓每個學生的感悟之鑰匙的功能得到提高。
4.感悟金鑰匙對接積累運用
要想感悟之鑰匙經久耐用,教師可設計一些練習來護理。一是語言重組型表達練習。即學生把從課文中學到的語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加以重新組合。這主要是一種變換詞語或句子表達順序的練習。二是語言擴展型表達練習。即學生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部分語言材料,同時加上自己的語言來進行表達。比如,用課文中的某一個詞語造句、用課文中的某幾個詞語說一段話、寫一段話使用課文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句子。
總之,教學中要想方設法磨銼孩子的感悟金鑰匙,把感悟金鑰匙直接交互對接文本,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的整體意義,積累閱讀語言、閱讀思維方法,感悟金鑰匙才能功能齊全、能量充足。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東臺鎮(zhèn)海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