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過程中,常常因為編輯人員對影視編輯中相似概念的理解有誤,導致了原本優(yōu)秀的視頻資源沒有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影響了節(jié)目的整體質量。因此,對視頻編輯中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了整理和分析。
關鍵詞:影視制作;概念;分析
影視后期編輯工作是電視節(jié)目制作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它是利用非線性編輯系統(tǒng),將攝像機拍攝到的原始視頻,采集轉換成數(shù)字視頻文件,保存在電腦中,形成后期編輯人員真正需要的編輯素材。編輯人員根據(jù)節(jié)目的主題思想,對鏡頭進行選擇,尋找最佳剪接點進行重組,借助視頻編輯軟件加工,最終形成完整的影片過程。視頻編輯階段體現(xiàn)了工作人員對電視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相似的、不易區(qū)分的概念,而正是由于我們對這些概念理解上的模糊,導致原本“完美”的視頻素材無法在電視片里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給視頻編輯人員留下了遺憾。以下是筆者在視頻編輯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jīng)驗,對視頻編輯過程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分組進行總結,希望對初學者能有一定的幫助。
概念一:分辨率、寬高比和像素比
分辨率、寬高比和像素比這三個概念都是針對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視頻畫面所制訂的。這里所指的畫面是有特指性的,通常包括顯示器、電視機和攝像機等已經(jīng)被數(shù)字化了的“畫面”。分辨率也稱解析度,是描述畫面的精細程度,即所能表現(xiàn)的信息量的多少。同時,分辨率也指定了視頻畫面被切分成多少塊,就像一幅棋盤被分為多少個大小相同的格子。寬高比是指視頻圖像的寬度和高度之間的比率。傳統(tǒng)影視的寬高比是4∶3,寬屏幕電影的寬高比是 1.85∶1,高清晰度電視是16∶9。
眾所周知,我們看到的視頻都是由N張圖像在單位時間順序播放構成的。構成視頻的每幅圖像在視頻中重新定義為幀,幀和圖像是同一元素,即構成視頻和圖像的基本單位是一樣的,都是由單位區(qū)域內色彩相近的小方塊,即像素(pixel)所構成。像素比就是指這些像素的寬度與高度之比,它定義了每個像素的形狀。如1∶1的像素比,像素即為正方形,而4∶3則稍微扁了一些,16∶9則更扁。
那么為什么我們看到屏幕上的圖像并沒有隨著像素比的不同而有所變形呢?這是因為,在我國實行的電視制式是PAL制,像素比就是16∶15=1.07。同時,PAL制規(guī)定畫面寬高比為4∶3。根據(jù)寬高比的定義來推算,PAL制圖像分辨率應為768×576,這是在像素為1∶1的情況下,可PAL制的分辨率為720×576。因此,實際PAL制圖像的像素比是768∶720=16∶15=1.07。也就是通過把正方形像素“拉長”的方法,保證了畫面的4∶3的寬高比例。
概念二:隔行掃描和逐行掃描
逐行掃描是指在屏幕上每一幀圖像由電子束順序地一行接著一行連續(xù)掃描而成的掃描方式。如果電視機采用逐行掃描,每秒掃描25或30幀行不行呢?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不行。標準制訂者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先花60分之一秒掃描奇數(shù)行(上場),然后再用后60分之一秒掃描偶數(shù)行(下場),兩者互補成完整的畫面。雖然掃描下場時,上場的亮度衰減了,但是由于亮暗的部分交織在一起,反而不易察覺,這就是形成了隔行掃描方式。隔行掃描是現(xiàn)行的電視制式成像方法,電子束首先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掃描所有的單數(shù)行形成一場圖像;然后電子束又回到頂端,再次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掃描所有的雙數(shù)行形成另一場圖像。這兩個垂直方向交換顯示的掃描場構成每一幀完整的畫面,對于PAL制信號來講,每秒掃描50場(即25幀)。
隔行掃描技術在傳送信號帶寬不夠的情況下起到了很大作用,而隨著顯示終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特別是VGA顯示器的出現(xiàn),逐行掃描逐漸取代了隔行掃描方式。
概念三:比特率、波特率和編碼率
比特率這個詞有多種翻譯,比如編碼率等,表示經(jīng)過編碼(壓縮)后的視頻數(shù)據(jù)每秒鐘傳送的比特數(shù),聲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將聲音由模擬信號轉化成數(shù)字信號的采樣率,采樣率越高,還原后的音質就越接近原始音質。雖然經(jīng)常作為“速度”的參考,比特率并不測量“距離”/時間,而是被傳輸或者被處理的“二進制碼數(shù)量”/時間,所以,應該把它和傳播速度區(qū)分開來,傳播速度依賴于傳輸?shù)慕橘|,并且有通常的物理意義。
波特率是指數(shù)據(jù)信號對載波的調制速率,它用單位時間內載波調制狀態(tài)改變的次數(shù)來表示,其單位是波特(Baud)。波特率有時候會同比特率混淆,實際上后者是對信息傳輸速率(傳信率)的度量。
概念四:CBR、VBR和MBR
CBR(Constants Bit Rate)一種采用固定采樣率的壓縮方式,即恒定比特率。優(yōu)點是壓縮快,能被大多數(shù)軟件和設備支持,缺點是數(shù)據(jù)量較大。當在一個帶寬受限的信道中進行多媒體通訊的時候CBR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這時候受限的是最高碼率,CBR可以更好地利用這樣的信道。但是CBR不適合進行存儲,因為CBR將導致沒有足夠的碼率對復雜的內容部分進行編碼(從而導致質量下降),同時在簡單的內容部分會浪費一些碼率。
VBR(Variable Bit Rate)動態(tài)比特率。
MBR(Multiple Bit Rate) 編碼的設計目的是適應帶寬的波動。MBR 編碼在單個編碼文件中結合了數(shù)個比特率?;蛘?,您也可以選擇針對每個比特率創(chuàng)建不同的文件。對文件進行訪問時,服務器可根據(jù)可用帶寬來確定適當?shù)谋忍芈?,然后按照最理想的比特率來處理編碼的文件。如果可用帶寬由于任何原因而降低,則可以采用更低的比特率來處理流。采用的比特率越低,質量也就越差。
以上是筆者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做的粗淺總結,希望對初學者能有一定的幫助。作為視頻編輯人員,想要制作出優(yōu)秀的電視節(jié)目,除了必要的技術保證,還要在畫面表現(xiàn)力和內容上下功夫,這才是觀眾最終所關注的。
(作者單位 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