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理念日益深入每一位從教者的心中,怎么樣上好語文課,是一直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逐步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告別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學技巧,從而提高語文課堂質量。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的教學效率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課前準備
說起課前準備,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就是課前看看教材,看看教參,抄抄詞語嘛。其實不然,現(xiàn)行教材中安排的內容形式多樣,涉及的范圍廣泛,課前準備就要細心、全面、充分。凡是課文中可能會涉及的都要有所了解,做到課堂上有備無患。但是,即便如此,也要做好被學生“問倒”的可能。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要體現(xiàn)合理性,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有層次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語文課一開始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那這節(jié)課就成功一半了。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例如,教學《盤古開天地》一課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神話故事人物,接著讓學生明白這樣的故事很神奇后,引出課題,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變得容易了。
三、有效的課堂提問
提問,是傳統(tǒng)的教學技能,現(xiàn)在仍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新課程下的教師要重新審視課堂提問技能,給它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皢栴}是牽著學生思維走的繩子”,教師要善于設置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把,放飛想象的翅膀,培養(yǎng)質疑的精神,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如,教學《孔子拜師》一課時,圍繞著“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學生立刻就能從文中的具體語句中體會到。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加以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輕松理解。
合理的提問,是開啟學生思維閥門的鑰匙,在教學中有效利用,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及時反思
課堂上往往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及時捕捉這些點滴的小收獲,有時可能會悟出教育的大道理。所以,無論教學成功與否,及時從課件的設計、師生的互動、問題的討論等方面思考,記下精彩的瞬間或疏漏之處,作為今后完善教案,改進教學的依據(jù),不但利于提升自己的理論能力,而且利于形成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不斷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們有必要站在時代的高度,用全新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課堂。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還需要教師不斷地鉆研和探索,使之煥發(fā)新的生命,更好地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 吉林省柳河縣涼水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