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的自身情況
姓名:濤濤;性別:男;年齡:十一歲;現(xiàn)況:五年級學生(四年級下學期從外校轉入)。
二、問題及行為表現(xiàn)
1.性格方面表現(xiàn):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缺乏寬容心,常與同學打架。
2.學習方面表現(xiàn):該生聰慧,但自制能力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好做小動作,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必須在家長的督促下才能完成,自信心不足。
3.生活方面表現(xiàn):真可謂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于物質上的要求,家長幾乎有求必應。在校不能當好值日生,在家從不幫忙做家務,不懂得理解關心別人。
三、有關資料的調查
1.長輩溺愛孩子。他的父母雖然都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一直分居兩地,三十多歲才有了這個孩子。他們同學的孩子大多已經(jīng)上大學了,有的甚至大學畢業(yè)了。相比之下,年齡偏大的父母會更加疼愛孩子,甚至溺愛孩子。爺爺奶奶更是對遲到的孫子倍加呵護,容不得半點委屈。
2.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能達成共識。孩子的母親在機關單位工作,因為她總覺得自己小時候經(jīng)常被別人欺侮,吃了許多虧,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再受到任何委屈。所以,孩子在和別的孩子鬧別扭時,她支持孩子一定要贏,寧愿讓孩子打了別人自己去賠禮道歉,也絕不能讓孩子吃虧。為此,他的父母常常互相指責、爭吵。由于他在學校和班級不合群、好惹事,比較孤獨,上學期轉學到我班。
3.家庭教育方式有偏差。孩子在0~6歲,采取的是放羊式教育,爺爺奶奶對他更是“有求必應”;上小學后,望子成龍心切,家長過分緊張,孩子溫習時一直陪伴在側,心想能及時輔導,但如此便令小孩喪失自我思考的機會,欠缺自信,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四、個案分析
1.蘇霍姆林斯基說:“嬌縱的愛是最可悲的,它是一種本能的、缺乏理智的愛。”父母對孩子百般溺愛,不僅給自己帶來苦惱,而且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當今社會大部分家庭由于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愛子心切,百般照管,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對孩子投入全部精力、傾入全部感情,把孩子放在一個全家人之上的特殊地位。處在這樣一個地位上的孩子,必定產(chǎn)生相應的思想,存在這個意識,必定產(chǎn)生特殊化的思想——你管不了他。
2.大量研究表明,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與同伴關系一般較差,小朋友會對他持拒絕態(tài)度,一般會說:“我不愛跟他玩,因為他老是打人?!庇捎谒麗廴鞘巧牵绊懻5慕虒W秩序,故而也不易受老師的歡迎。可想而知,孩子在這種消極、否定的環(huán)境中成長,久而久之各方面的發(fā)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鮑里斯·塞德茲說過: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家庭是創(chuàng)造幼兒健康人格的第一工廠。因此,我認為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因為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人格的發(fā)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五、采取的方法和實施過程
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后,我便開始了轉變他的工作。第一步是要取得他父母的支持和配合。對于這樣一個孩子,我能接受,他的父母很是感激,要改變他的現(xiàn)狀,更是喜出望外,因為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畢竟他們還受過高等教育。他父母積極地配合我分析了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找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偏差和錯誤,制訂了一個“改變計劃”:
1.父母必須改變對他的態(tài)度,重新調整教育方法,應該用平常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欲速則不達,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學校、家庭相結合加強對其是非觀念的教育,明確哪些事有危害性,是絕對不能做的。
3.他對于受一些小冤枉、小委屈最不能忍受,常常以牙還牙,甚至大打出手,不能小事化無,這一點需要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經(jīng)常給他講一些寬容的小故事,讀讀關于寬容的名言。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苯Y合他本人的事例來感受風平浪靜、海闊天空的美好感覺。
4.以強項來淡化弱項。我發(fā)現(xiàn),由于他從小參加過少年宮的美術培訓,書法、畫畫有一定基礎,我將班級黑板報的任務交給他。同時,鼓勵他多參加活動,為他創(chuàng)造展示才華、為集體爭光的機會,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榮譽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他能融入這個集體。
5.學習上,鼓勵他獨立完成作業(yè),大膽發(fā)言。家庭輔導時,不能一味告訴標準答案,要采用讓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方式,發(fā)揮孩子的智慧。
6.根據(jù)他的家庭條件,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到大自然去走走,多到書店看看,增加他的知識面,提高他的閱讀能力,為他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六、教育效果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jīng)過一學期的了解及教育,濤濤同學有了一定的進步。期末,當我把“進步之星”獎狀發(fā)給他時,他抱著獎狀熱淚盈眶地對我說:“謝謝您,老師!”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自信和自尊。他的媽媽也高興地說:“這是他上小學后獲得的第一張獎狀?!?/p>
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一樣,它具有穩(wěn)定的特點,要徹底改變,是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的?,F(xiàn)在他對老師信任了,對生活也滿懷信心,情緒較穩(wěn)定,沖動事件逐漸減少,對勞動有了初步認識,值日主動,熱心肯干,犯了錯誤能認識到錯在哪兒。
(作者單位 安徽省肥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