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君,王 勇,馬 芳,范友華,鄧臘云
(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高溫熱處理對人工林楊木物理力學性能和尺寸穩(wěn)定性的影響
陳澤君,王 勇,馬 芳,范友華,鄧臘云
(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以蒸汽為介質,采用高溫熱處理法對楊木木材進行熱處理,研究了處理溫度和處理時間對楊木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能和尺寸穩(wěn)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處理溫度和處理時間對木材物理力學性能和尺寸穩(wěn)定性均有較大影響。綜合考慮處理溫度和處理時間對木材物理力學性能和尺寸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成本等因素,較佳的熱處理工藝參數為:溫度180 ℃,時間3.5 h。
楊木木材;熱處理;力學性能;尺寸穩(wěn)定性;抗縮系數
我國人工林資源豐富,但人工林木材存在很多不足,如密度小、強度低、尺寸穩(wěn)定性差、易腐朽等給其生產利用帶來諸多問題,為提高人工林木材材性,實現劣材優(yōu)用,提高其經濟利用價值,就必須對其進行改性處理。雖然常規(guī)的化學浸注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木材的性能,但還有一些不足,如改性的成本較高、產量低不適宜規(guī)?;a、改性藥劑給人體和環(huán)境帶來潛在危害等[1-2],因而相比于化學改性,物理改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而高溫熱處理技術是其中最具潛力的物理改性技術之一。
本研究以楊木Populeas為原料,以蒸汽為介質對其進行熱處理,測定其抗彎彈性模量(MOE)、靜曲強度(MOR)以及體積濕脹率,研究高溫熱處理對楊木主要力學性能及尺寸穩(wěn)定性的影響,探索適用于楊木熱處理的最優(yōu)工藝條件。
試件為采自湖南沅江的黑楊,樹齡6 a,按照GB/T1929-09將 其 加 工 成 20(R)×20(R)×300(L)mm(靜曲強度、抗彎彈性模量測試試件)、20 mm×20 mm×20 mm(體積濕脹率測試試件)2種規(guī)格,將它們分別依次編號,試件的含水率為12%左右。
主要儀器及設備:電子天平;電子千分尺;自制高溫熱處理設備;萬能力學試驗機。
1.2.1 木材熱處理方法
(1)預處理階段。制備及選定好試件后,將試件放入恒溫恒濕箱中(T=20 ℃,HRH=65%)放置2周,達到平衡含水率。
(2)熱處理階段。將試件放入處理罐內,密閉處理罐,開始升溫,到60 ℃時通入蒸汽,當溫度到達設定值(170 ℃、180 ℃、190 ℃、200 ℃和210 ℃)時,保持一段時間(1.5 h、2.5 h、3.5 h和4.5 h)。
(3)降溫階段。處理結束后,停止加熱,當罐內溫度低于80 ℃時停止通入蒸汽,最后在45℃左右打開處理罐,取出試件。
(4)后處理階段。熱處理木材平衡含水率低,本試驗將熱處理木材放置在恒溫恒濕箱中(T=20℃,RH=65%)2周,讓其含水率基本達到平衡。
1.3.1 力學性能測試
熱處理材和素材的靜曲強度(MOR)測定采用GB/T1936.1-09規(guī)定的方法,彈性模量(MOE)的測定采用GB/T1936.2-09規(guī)定的方法。然后比較木材經熱處理前后靜曲強度(MOR)和彈性模量(MOE)的變化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l為熱處理木材的靜曲強度(MOR)、彈性模量(MOE)相關數據;l0為素材的靜曲強度(MOR)、彈性模量(MOE)相關數據;ω為熱處理材靜曲強度(MOR)及彈性模量(MOE)相比于素材的變化率。
1.3.2 物理性能測試
物理性能檢測素材及處理材的全干密度、體積濕脹率以分析楊木熱處理材的尺寸穩(wěn)定性。全干密度采用GB1933-91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熱處理材的抗?jié)衩洔y試采用GB1934.2-91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通過熱處理材和素材的體積濕脹率計算熱處理材的抗縮系數(PASE),并將該值作為評價木材尺寸穩(wěn)定性的主要指標。
式中:S1為素材的體積濕脹率;S2為處理材的體積濕脹率。
圖1和圖2是楊木木材在不同工藝條件下,所得熱處理材靜曲強度(MOR)和彈性模量(MOE)與素材相比的變化率。從圖中可以看出,不管處理時間和處理溫度如何變化,熱處理材靜曲強度(MOR)和彈性模量(MOE)相比于素材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由圖1可以看出,在處理時間為1.5 h、2.5 h和3.5 h時,熱處理木材的靜曲強度(MOR)增加百分比隨著溫度上升先提高爾后下降。當處理條件為180 ℃,3.5 h時,熱處理材的靜曲強度(MOR)達到系列試驗的最大,為25%。當處理時間為4.5 h時,熱處理木材的靜曲強度(MOR)增加百分比隨著溫度的上升急劇下降,從22.5%下降到了5%。但當處理溫度超過180 ℃時,其靜曲強度(MOR)增加百分比又有明顯的提高,達到20%。
圖1 不同工藝條件熱處理材靜曲強度(MOR)變化Fig. 1 MOR variations of heat-treated wood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conditions
圖2 不同工藝條件熱處理材彈性模量(MOE)變化Fig. 2 MOE variations of heat-treated wood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conditions
由圖2可以看出,當處理時間為1.5 h和2.5 h時,熱處理材的彈性模量(MOE)的增加率是隨著溫度的提高先上升爾后下降的。在處理時間為3.5 h和4.5 h處,熱處理材的彈性模量(MOE)增加率曲線是隨著處理溫度的上升整體呈下降趨勢。當處理時間為4.5 h,處理溫度為180 ℃時,熱處理材的彈性模量(MOE)的相比于素材的僅提高了6.6%。說明長的處理時間不利于熱處理材彈性模量(MOE)的提高,這可能是處理時間過長使木材內部的半纖維素發(fā)生了深度裂解,破壞了木材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影響了木材的力學性能[3-4]。
圖3和圖4分別為熱處理材全干密度的變化和吸水飽和后的體積濕脹率變化。從圖3可以看出,高溫熱處理導致木材質量損失,體積縮小,因此,熱處理木材的密度相對于素材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小[5-6]。木材的全干密度隨著處理溫度的升高和處理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而且處理時間越長,木材的全干密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越接近直線。熱處理材的體積濕脹率是隨著處理溫度的升高和處理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當處理溫度相同時,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熱處理材的體積濕脹率也會隨之下降。
圖3 熱處理材全干密度的變化Fig. 3 Dry density variations of heat-treated wood
圖4 熱處理材吸水飽和后的體積濕脹率變化Fig. 4 Specific volumetric dilatation variations of heat-treated wood
圖5 是木材從全干到吸水飽和狀態(tài)下的抗縮系數(ASE)。可以看出,熱處理材的抗縮系數(ASE)在3.5 h和4.5 h時均隨著處理溫度的上升,呈現一個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而在2.5 h時熱處理材的抗縮系數(ASE)隨著處理溫度的上升逐步下降。處理時間為1.5 h時,處理效果整體欠佳,在180 ℃時,熱處理材抗縮系數為-2.5%,最高也僅為8%。在處理時間為4.5 h,處理溫度190 ℃時,熱處理材的抗縮系數(ASE)為33.1%,達到系列試驗的最佳。
圖5 不同工藝條件下熱處理材抗縮系數(ASE)變化Fig. 5 Variations of ASE with different process conditions
熱處理木材尺寸穩(wěn)定性的變化可能是木材在高溫作用下,纖維素無定形區(qū)內纖維素大分子鏈上的羥基以及木質素上的部分羥基互相結合,脫去1分子的水形成-O-結構,從而減少了木材分子內的羥基數量,降低了木材的吸水吸濕性,提高了木材的尺寸穩(wěn)定性[7-8]。半纖維素是無定型的物質,主鏈和側鏈上均含有親水基團,經熱處理后,半纖維素中的自由羥基的濃度也大大降低,降低了木材的吸濕性和內應力,使熱處理材與外界水分的交換能力下降,同時半纖維素中的某些多糖物質易降解為醛類和小分子糖類物質,在高溫作用下,降解產物又能聚合生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從而顯著降低木材的吸濕性,提高木材的尺寸穩(wěn)定性,大大減少了木材在使用中因環(huán)境濕度或水分變化引起的濕脹等問題[9-11]。
(1)不同的處理溫度和處理時間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木材靜曲強度(MOR)、彈性模量(MOE)以及抗縮系數(ASE)。
(2)木材彈性模量(MOE)和抗縮系數(ASE)受處理溫度影響較大,而受處理時間變化影響較小。木材靜曲強度(MOR)變化受處理時間和處理溫度雙重影響。因而均衡考量工藝條件和成本等因素,可選定最佳工藝條件為:180 ℃,3.5 h。
(3)熱處理工藝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好,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還需全面考察熱處理木材的性能,如熱處理木材一些其它重要的物理力學及尺寸穩(wěn)定性方面的性能,為未來工業(yè)化生產和應用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1] 陳澤君, 范友華,胡 偉. 湖南速生材杉木浸漬改性工藝研究[J]. 湖南林業(yè)科技,2008,(3):11-13.
[2] 崔金友, 姜海波. 木材改性處理與應用[J]. 林業(yè)機械與木工設備, 2005, 33(4):40-42.
[3] 鄧邵平, 楊文斌, 陳瑞英, 等. 人工林杉木木材力學性質對高溫熱處理條件變化的響應[J].林業(yè)科學,2009,45(12):105-111.
[4] Ratnasingam J.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machining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rubberwood[J]. European Journal of Wood and Wood Products, 2011, 9:1-3.
[5] 黃榮鳳, 呂建雄, 曹永建. 熱處理對毛白楊木材物理力學性能的影響[J]. 木材工業(yè), 2010, 24(4):5-8.
[6] 史 薔, 鮑甫成, 呂建雄, 等. 熱處理圓盤豆木材尺寸穩(wěn)定性的影響[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1, 31(7):24-28.
[7] Bekhta P, Niemz P.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the change in color,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pruce wood[J]. Holzforschung, 2003, 57:539-546.
[8] Cao Y J, Lu J X, Huang R F. Increase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Chinese fir through steam-heat treat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Wood and Wood Products, 2011, 25:1-4.
[9] 馮德君, 趙涇峰. 熱處理木材吸濕性及尺寸穩(wěn)定性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1, 26(2):200-202.
[10] 王潔瑛, 趙廣杰, 中野隆人. 熱處理過程中杉木壓縮木材的材色及紅外光譜[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2001, 23(1):59-64.
[11] Sundqvist B, Karlsson O, Westermark U. Determination of formic-acid and acetic acid concentrations formed during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birch wood and its relation to colour,strength and hardness[J].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40(7):549-561.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o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plantation poplar
CHEN Ze-jun, WANG Yong, MA Fang, FAN You-hua, DENG La-yun
(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 The research that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heat treatment affected the performance of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heat-treated plantation poplar wood was conducted by taking steam as medium, and with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eat-treated wood were easily susceptible to temperature and time. After considering comprehensively,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hot-treated wood are as followings: temperature 180 ℃, hotprocessing time 3.5 hours.
∶ poplar wood; heat treat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dimensional stability; ASE
S781.21
A
1673-923X(2012)06-0142-04
2012-01-17
湖南省林業(yè)廳林產工業(yè)建設專項資金項目;城市園林用環(huán)保改性防腐材研究與示范(編號:k1005163-31)作者簡介:陳澤君(1962—),男,研究員,主要從事木材改性及配套裝備研究工作
[本文編校:羅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