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晴
該文以搜集到的430個廣西梧州餐館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語言特點及其反映的社會文化和心理等各方面特點。主要分析其語音的音節(jié)和平仄現(xiàn)象、店名中屬名和業(yè)名的詞匯特點以及店名所反映的梧州的嶺南文化。
語言是社會現(xiàn)象,作為語言的物質外殼,語音也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音節(jié)是語音的基本結構單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語音單位。餐館名的語音特征首先表現(xiàn)在它的音節(jié)上,當人們讀到餐館名稱的時候,往往首先感知到的就是音節(jié)。一般來說,語音中一個漢字對應一個音節(jié)。通過對該文收集到的430個餐館名的音節(jié)分析,得出梧州餐館名音節(jié)分布情況為:五個音節(jié)的餐館數(shù)量最多,為150個,占全部餐館數(shù)量的34.88%。然后是四個音節(jié)的餐館數(shù)量,為105個,占全部餐館數(shù)量的24.42%。其次,三個音節(jié)、六個音節(jié)和七個音節(jié)的餐館名分別為35個、60個、44個,各占全部餐館名總數(shù)的8.14%、13.95%、10.23%。最后,還有兩個、八個、九個、十個、十一個音節(jié)的餐館名,他們所占比例很小,總數(shù)為36個,占占全部餐館名總數(shù)的8.37%??梢姡膫€音節(jié)和五個音節(jié)的餐館名占的比重最大,占總體的59.31%。
目前研究的關于音節(jié)數(shù)分布的共同規(guī)律是:四音節(jié)的名稱占絕對優(yōu)勢,是最基本的音節(jié)形式;三、五音節(jié)的名稱處于第二等級,是被較多的采用的音節(jié)形式。而梧州市餐館名的音節(jié)分布規(guī)律與以往的研究大致相同,但是以五個音節(jié)為最高峰,四、六音節(jié)處于第二等級。這是與其他大城市不同的,同時也折射出梧州人的偏好,突顯出梧州餐館自身的特色。
餐館名不僅僅是一個名稱,它還需要向顧客傳遞信息。一、二音節(jié)雖然便于說和記,但是傳遞的信息量太少,有時會讓人看不懂店家的經營項目及范圍。而七音節(jié)以上的店名雖然信息量夠豐富,但過于冗長,不方便人們記憶。三到六音節(jié)不僅傳遞了較完整的信息,同時容易讓人記住,有利于商家更好的傳播自己的品牌。
“平仄主要是指漢字的聲調而言的?,F(xiàn)代漢語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我們所說的‘平’是指陰平、陽平。‘仄’指上聲、去聲?!雹僖话闳藗內∶米謺r,傾向于平仄相間,使整個名字讀起來抑揚頓挫,富于音律美。
將收集到的430個店名進行分類,可分為全平、全仄、平仄相間三種類型。其中,全平調與全仄調的店名各有15個,各占總數(shù)的3.49%。平仄相間的店名有400個,占總數(shù)的93.02%。可見平仄相間是梧州市餐館名的主要命名方式。平仄相間使店名富于音樂美,也便于消費者記憶。
主要是分析餐館名組合結構中的通名和業(yè)名中的詞匯特點及其反映的社會文化和心理等。對于店名的組合結構方式,該文采用二分法,即店名包括屬名和專名。專名是表明所屬和個性的區(qū)別性名稱,它是一個店名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通名,商業(yè)單位通用的名稱。
統(tǒng)計通名時把單用的和合用的都歸于一個通名,如通名“莊”包括“~莊”,“館”包括“~館”,“店”包括“~店”。但是其中的“酒樓”、“酒家”、“食府”、“餐館”、“飯店”、“餐廳”、“酒店”,雖然表面上也屬于以上形式,但因為長期使用,已形成固定搭配。其中的“酒”、“餐”、“飯”等在意義上起修飾的作用已經相對弱化,所以這樣的通名作為獨立通名進行統(tǒng)計。而“菜館”、“湯館”、“粉店”、“餃子店”等還不明顯的具有上述特點,所以歸于“館”、“店”的通名中。按照上面的說法,“酒樓”包括“大酒樓”,“餐廳”包括“茶餐廳”。
綜合以上統(tǒng)計原則,共統(tǒng)計出梧州餐館有通名的共279個,占全部餐館數(shù)量的64.88%。其中,在有通名的餐館命中,通名使用率最高的是“店”,數(shù)量為124個,占的44.44%,使用率排第二位的“館”,共34個,占12.19%。其次,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是“酒樓”和“飯店”,兩者都為27個,都占9.68%。這四種通名一共占了有通名餐館數(shù)的75.99%,是梧州市餐館名的幾種主要的通名類型。
1.業(yè)名的構成
和通名相比,專名是真正區(qū)分店名的招牌,它們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體現(xiàn)著店鋪的個性特征。常見的梧州餐館名的業(yè)名包含下列內容的詞匯。
(1)稱呼——店主的姓氏、名字、稱謂等。如“雷氏面家”、“蘭姨包子店”、“娥姐小食店”等。用表示稱呼的詞語來做業(yè)名,可以讓顧客感覺店主很親戚,放佛就是自己的親人或朋友。
(2)地名——餐館所在地點、店主來源地、菜品來源地。如“二橋飯店”、“東北佬餃子館”、“蘭州正宗牛肉拉面”等。
(3)評價——店主對自己食品的評價。如“絕味鴨脖”、“福記粉王”、“奇品香酸菜魚”等。
(4)材料——餐館食品用的主要食材。如“古典雞系列飯店”、“悅海羊莊”、“魚湯米線”。
(5)祈愿——即店主對自己及顧客的美好祝愿與祈福。如“福滿門火鍋店”、“恒運酒樓”、“時時興飲食店”。
(6)定位——店主對菜品的自我定位,主要指大眾便餐菜、家常風味菜等。如“喜客私房菜”、“農家菜館便民部”、“長隆農家餐館”。
雖然餐館名的專名構成內容有很多,組合也較多樣化。但是大都遵循著某種順序,如“稱呼”、“地名”、“祈愿”、“評價”等總是出現(xiàn)在“材料”、“定位”的前面,而前四個是店名中最具個性的部分,發(fā)揮的自由度很大,可供店主任意選擇富有吸引力的店名。
2.專名中的高頻詞
(1)粉
“粉”字共出現(xiàn)68次,其意思是米粉類的食物。如“大超牛排粉”、“南寧仔老友粉”、“珍威腸粉店”、“柳州人螺螄粉”等。梧州的粉店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有些粉店甚至比酒樓還要熱鬧。人們在一日三餐中都能吃到米粉,價錢便宜又實惠,是一種的的確確的平民飲食。梧州人是愛吃粉的,所以粉似乎寄托了一種故鄉(xiāng)情在里面。就連外地人在這里住上幾年,再離開時,也是要懷念這里的粉的?;蛟S粉代表了這個地方的一種文化,一種氣息,讓人流連忘返。所以店主以此取名,一方面可以體現(xiàn)平民飲食風格,另一方面也是寄托鄉(xiāng)情,引起顧客的共鳴。
(2)~記
“~記”在調查中共出現(xiàn)了43次,如“云記飲食店”、“湯記烤魚”、“趙記擔子”、“紅記廣式腸粉店”等?!坝洝鼻懊娴脑~一般是店主的姓氏或名字。這樣的店名一般都用在中低檔的餐館,顯得直截了當,帶有些許的親切。并且,“記”在梧州的日常生活中就是一種親切的稱呼用詞,本地人習慣對熟識的街坊、朋友等稱呼“~記”。那么它用在了餐館名中,則體現(xiàn)了店家希望服務于街坊、朋友的愿望。同時也傳達出店家希望突出自家品牌,彰顯個性,更容易讓人們記住自己。
(3)美食
“美食”共出現(xiàn)36次。美味是我們吃飯時最直接的追求,店主知道這種心理,所以直接在店名中用“美食”二字直接表明自己的食品味道極佳,吸引人們來品嘗。如“機車沙龍美食”、“強記美食館”、“喜樂佳美食”、“品味沙龍美食城”。
(5)大
“大”字共出現(xiàn)31次。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在體積、面積、數(shù)量、力量、強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2]跟“大”相關的詞有“廣大”、“高大”、“大氣”等詞,進而聯(lián)想到“寬廣”、“雄偉”、“包容”等詞。含有“大”的店名有“大東大酒家”、“幸福大酒樓”、“老黎東北野生大魚坊”、“蒙山牛大酒樓”等?!按蟆弊纸o人的感覺就是有排場的,一般比較講排場的吃飯就會選擇此類餐館。
“語言與文化關系密切。文化是語言存在的人文生態(tài)環(huán)境,文化深深影響著語言;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語言是一種文化樣式,語言體現(xiàn)著文化?!雹?/p>
店名作為語言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梧州餐館名所體現(xiàn)特有文化主要是地域文化。主要有三個方面。
(1)傳承嶺南文化
首先,嶺南飲食文化最有代表的算是海鮮文化了,“因為嶺南的海洋魚類幾乎不受寄生蟲污染,所以食用生猛海鮮的習慣在這個飲食文化圈得到發(fā)揚,并保持至今,進而成為嶺南菜肴一大特色?!雹畚嘀菔芯陀泻芏啻祟愶嬍车?,如“百味香海河鮮大排檔”、“明記海鮮大排檔”、“老黎東北野生大魚坊”、“珍寶軒海鮮大酒樓”、“藝廚海鮮”等。
其次,“嶺南人重吃、講吃,這種飲食風格是由當?shù)貧夂颦h(huán)境形成的。嶺南地處低緯,太陽輻射強烈,南嶺山脈橫亙東西,阻擋住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常年地火旺熾,水質性熱,空氣濕悶,易令人虛火上升,署氣郁結,難以調理。為了適應高溫高濕的氣候環(huán)境,嶺南人總結出了一套與季節(jié)變化相關的飲食調理原則:春夏驅濕,盛夏散熱,秋冬進補。”④
如“下火堂甜品”、“保健老火靚湯小食店”、“津津甜品店”、“好好甜品燉品屋”、“湯王怡宜美食店”等,這些是梧州市的一些湯品、甜品店名,很受市民的青睞。人們經常喝這些,就是為了能夠去熱氣。
(2)兼容國內美食
梧州,位于廣西東部,市區(qū)緊接兩廣邊界,為廣西東大門。梧州處于西江“黃金水道”兩廣交界處,擁有岸線141公里,歷史上一度是嶺南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897年,梧州辟為通商口岸,與廣州同時通關,并逐步成為全國對外開放的窗口之一,曾有“小香港”美譽。梧州還盛產寶石,有“世界人工寶石之都”的稱號,所以近年來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來到梧州,使梧州兼收并蓄了全國各地的美食。如“南昌土皇帝瓦罐煨湯館”、“紅辣椒川菜館”、“東北佬餃子館”、“湛江街仔雞飯店”、“天津麥喜湯包”、“ 芙蓉湘菜飯”、“億華福建海鮮飯店”、“蘭州正宗牛肉拉面”、“臊子面食店”、“正宗重慶酸辣粉”、“福建沙縣特色小吃”、“武漢放心包子店”等。
(3)引進外來美食
邢福義主編的《文化語言學》中說:“一種民族文化若長期維持自給自足的狀態(tài)是不可能向前發(fā)展的。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語言的接觸便不可避免,大量的新事物、新概念有時就要用外來語來傳達?!雹荻嘀菰?897年開辟為通商口岸,并逐步成為全國對外開放的窗口之一,水運極其發(fā)達,與東南亞國家交往頻繁,經濟一時繁榮至極。改革開放后,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這里逐漸匯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美食。如“肯德基”、“麥當勞”、“新保挪威三文魚”、“韓膳居”、“東瀛居”、“巴西烤肉”、“韓國風味烤饅頭”等。
當然,除了地域文化,梧州餐館名也能體現(xiàn)一般餐館名所能體現(xiàn)的民族文化,如“祈福心理”、“樸實無華的大眾心理”等等。
項目來源:
1.2012年度廣西高等學校立項科研項目《基于社會語言學的大眾媒體語言研究》,項目編號:201204LX384.
2.2011年梧州學院院級重點項目《社會語言學視角的大眾媒體語言研究》,項目編號:2011B017.
3.2011年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一般項目B類《漢語語言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1JGB123.
注釋:
①代瑩.南寧市商業(yè)店名考察分析[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4).
②蘇新春.語言學教程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③李肖.論唐朝嶺南的飲食文化[A].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5).
④葉岱夫.嶺南文化與地理環(huán)境[A].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3).
⑤邢福義.文化語言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