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新猛
古人云:“詩畫同源”。繪畫借助色彩、線條等來反映生活,而文學(xué)則借助語言、文字再現(xiàn)生活,兩者在內(nèi)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們在作文中經(jīng)常會用到一些繪畫技法。
白描 中國畫的一種技法,即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在寫作上,是指純客觀的描寫,不加陪襯和烘托,不加渲染,不用華麗的詞藻,而以簡練單純的筆墨,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如魯迅在《孔乙己》一文中是這樣刻畫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文段雖用幾條墨線簡單勾畫,而窮困潦倒、好逸惡勞的窮書生形象躍然紙上。詩詞中也經(jīng)常用白描的手法。李清照就是一位以白描著稱的詞人。在其詞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細(xì)膩,用語樸素流暢,無造作之態(tài),有自然之美。她的代表作《聲聲慢》開端即連用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種疊字是最體現(xiàn)人工的地方,而作者卻用得恰到好處,十四字所設(shè)置的愁慘而凄厲的氛圍,與其處于國破家亡的悲慘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極為吻合,因此受到歷代詞論家所贊賞。
細(xì)描 也叫工筆,這種用筆方法講求工整、細(xì)致、纖毫畢露。借用到寫作中,細(xì)描是指對描寫的事物進(jìn)行逼真、細(xì)致如微地精雕細(xì)刻。例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的描寫,就是采用的這種方法。第三回寫王熙鳳出場是極其精彩的一筆?!爸灰娨蝗合眿D丫環(huán)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jìn)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wù)桃\,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fēng)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边@里,不但細(xì)膩地刻畫了王熙鳳的外貌,而且通過外貌描寫,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品注重了在服飾方面的細(xì)描,選取頭飾、裙飾和服裝三個要點來細(xì)描,極力鋪陳。
烘托 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手法,如畫月亮,往往用輕柔飄逸的云加以襯托,更突出月亮的朦朧、皎潔、嬌美,這便是烘云托月之法。烘托這種手法運用在作文上,就是“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這樣描寫往往能取得較好的藝術(shù)效果。無論是寫人物,還是景物,都可用烘托手法。寫人物,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樂府民歌《陌上?!罚骸靶姓咭娏_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這里主要筆墨用在側(cè)面烘托上,從行者、耕者、鋤者、使君見秦羅敷的種種行為上,烘托出這個少女的綽約風(fēng)姿。
速寫繪畫的一種方法,即一邊觀察,一邊用簡單的線條把人物的主要特點迅速勾畫出來。如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一段文字:“烈士的遺體保留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边@段速寫用極簡練的筆墨,勾勒了松骨峰戰(zhàn)斗之后戰(zhàn)場上呈現(xiàn)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