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煜(綜述),鄭國榮,徐維田(審校)
(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消化內科,武漢430070)
以水溶性成分入藥的丹參制劑用于治療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主要包括丹參注射液、丹參素注射液、復方丹參注射液、丹參黃芪注射液、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等。丹參制劑具有價格低廉、應用廣泛的特點,在治療AP的過程中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抗氧化、阻止鈣內流、調控炎性因子、抗胰纖維化和保護胰外器官等作用。
AP在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除了胰酶激活自我消化外,與血液循環(huán)障礙有著重要的關系,由于炎性反應產生大量細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質等,可引起局部血流量減少、血流速度降低、白細胞黏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功能性毛細血管密度降低等造成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從而加重病情發(fā)展。杜意平等[1]在重癥AP與血小板參數關系及丹參治療作用研究中表示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血小板容積明顯降低,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明顯增高,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患者體內有大量血小板黏附、聚集而高度活化,造成循環(huán)血中血小板明顯減少;丹參治療10 d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外周血血小板、血小板容積明顯增高,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明顯降低,且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血中白細胞、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及平均住院日明顯縮短,說明丹參治療SAP可降低血小板活性,增加血小板數量,機制可能為活血化瘀,疏通微循環(huán),阻斷細胞因子及炎性介質釋放,從而減輕全身炎性反應進程及防止血小板過度聚集活化。而內皮素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的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強大的縮血管功能。周曉娜等[2]在丹參對AP患者血漿內皮素和P選擇素變化的影響研究中顯示,AP患者內皮素及P選擇素較健康人明顯升高,且使用丹參7 d后血漿內皮素和P選擇素的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所以,可以認為AP患者內皮素含量增加引起胰腺血管收縮,胰腺組織缺血缺氧,導致出血壞死,丹參注射液有效降低其含量。丹參制劑能有效降低細胞聚集指數,調節(jié)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變性,增加胰腺血流量,改善胰腺缺血情況,防止AP時微循環(huán)障礙的進一步發(fā)展。
AP時體內中性粒細胞被激活,產生大量氧自由基,而機體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則明顯下降,是造成胰腺組織及胰外器官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劉阿力等[3]研究發(fā)現,丹參能減少AP時血清內丙二醛,提高保護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減輕胰腺的病理損害。而李雷等[4]的研究表示,丹參注射液的抗氧化作用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直接捕獲清除氧自由基;丹參素、丹參酮直接作用于中性粒細胞,抑制中性粒細胞呼吸爆發(fā),減少氧自由基的產生有關。因此,丹參能抑制氧自由基產生,降低脂質過氧化物含量,提高抗氧化酶的含量,是良好的外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劑[5]。
AP發(fā)生時由于胰腺腺泡細胞損傷,導致鈣通道受損,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高,出現鈣穩(wěn)態(tài)失衡。蔣龍元等[6]臨床研究發(fā)現,AP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后,血清淀粉酶的下降速度和血鈣水平恢復快,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增高,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均顯著降低。張瑩等[7]研究發(fā)現,由于模型組動物胰腺內皮素1 mRNA過度表達,內皮素1大量生成,致胰腺微血管持續(xù)的痙攣,導致血栓形成,加重胰缺血并促使AP病情加重,而胰腺腺泡中存在內皮素1受體,內皮素1與其受體結合能促進鈣離子大量內流,損傷胰腺組織細胞,各種酶及各種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等釋放,引起全身病理改變,出現全身性炎性反應綜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丹參可能通過抑制AP時內皮素1 mRNA的過度表達,減少內皮素1的生成,進而阻止細胞外鈣內流所致的細胞內游離鈣濃度增加,從而使細胞內游離鈣濃度維持在生理許可范圍內,由此阻斷細胞內鈣超載這一引起再灌注及組織細胞損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而維護胰腺及胰外器官免受損傷因子的損害[8]。
經大量研究,AP發(fā)生機制除了胰酶激活、胰腺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環(huán)障礙和腸道細菌移位胰腺組織等外,炎性遞質級聯(lián)反應所致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是重要環(huán)節(jié)[9],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在炎癥發(fā)病機制中得到認可。AP時產生兩類細胞因子[10-11]。一類為促炎因子,主要為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腫瘤壞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TNF-α 和 IL-1β 在 AP 的發(fā)病中起主要作用介導全身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可以誘導IL-6、IL-8的產生;另一類為抗炎因子,主要有IL-10、轉化生長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瘦素等,IL-10是一種有效的抗炎因子,能抑制炎性細胞在胰腺中的聚集,并能抑制巨噬細胞釋放TNF-α、IL-1β、IL-6、IL-8等因子和氧自由基,調節(jié)全身免疫反應及炎性反應,對胰腺具有保護作用,TGF-β參與胰腺炎的組織修復同時導致胰腺組織慢性纖維化[12]。臨床實驗研究[13-14]表明,丹參治療組對 AP患者血清IL-6、IL-8、TNF-α濃度均下降,差值明顯高于非丹參治療組,IL-10明顯增高。許利劍等[15]的實驗中將復方丹參注射液用于實驗性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大鼠,結果顯示丹參治療組TNF-α水平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升高,低于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模型組,IL-1β水平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升高但低于急性壞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c pancreatitis,ANP)模型組,TGF-β 表達水平在3 h時即顯著升高,6 h與9 h時間點與ANP模型組無顯著性差異,12 h時表達水平降低,顯著低于仍然高表達的ANP模型組。丹參具有抑制炎性細胞因子 TNF-α、IL-6、IL-1β、IL-8 的產生,提高 IL-10 水平,抑制后期TGF-β的產生,減少多種炎性損傷因子對機體的損傷,從而減輕胰腺的出血壞死,并有助于降低胰腺纖維化的作用,后期丹參治療組TGF-β較ANP模型組低,考慮炎性反應的減輕,出現反饋性減少。瘦素是有肥胖基因(ob基因)編碼、由白色脂肪產生的蛋白質類激素,具有調節(jié)脂肪沉積和能量代謝的細胞因子。實驗研究表明,瘦素和AP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Konturek等[16]觀察蛙皮素誘導AP大鼠,通過特異的放射免疫檢測血漿瘦素水平,并通過轉錄和蛋白水平檢測胰腺瘦素表達情況,發(fā)現大鼠血漿瘦素水平顯著升高,且調節(jié)瘦素表達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顯上調。Jaworek等[17]對蛙皮素誘導的AP大鼠進行瘦素預處理,發(fā)現瘦素預處理組血漿瘦素水平高于未預處理組,呈劑量依賴關系。注射蛙皮素后,胰腺瘦素mRNA表達呈劑量依賴性增高,與蛙皮素呈量效關系,且瘦素預處理組胰腺組織瘦素受體表達明顯增高。在胡艷娟等[18]研究中發(fā)現AP急性期組血清瘦素及一氧化氮水平顯著高于AP恢復期組及正常對照組。AP恢復期組血清瘦素及一氧化氮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血清瘦素水平與AP的病情轉歸有密切關系,瘦素水平升高可能為局部炎性反應導致瘦素轉錄水平上調的結果,且瘦素對AP的保護作用與一氧化氮密切相關。多次臨床實驗研究[19-20]表示,A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升高。瘦素通過提高血清中抑炎細胞因子IL-4水平,及降低促炎細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發(fā)揮對AP的保護作用,從而逆轉AP 的病程進展[19]。寧建文等[21]研究顯示,SAP 誘導后模型組和大黃素組血中瘦素水平進行性升高,術后24 h達高峰,且大黃素組明顯高于重癥AP組,提示大黃素干預可刺激瘦素的分泌從而抑制胰腺的炎性反應。瘦素能夠減輕炎癥變化,減少炎性細胞因子,減輕胰腺炎。黃妙珍等[22]研究認為,丹參注射液通過提高瘦素水平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脂肪代謝。所以,有理由相信在AP發(fā)生時使用丹參制劑以提高瘦素水平,從而抑制炎性因子,減輕胰腺組織損傷的可能,但目前缺乏實驗研究和隨機臨床研究。
丹參還具有抑制星形細胞活化、抗胰腺纖維化、保護胰外器官等作用。張洪宇等[23]研究表明,不同濃度的丹參注射液對大鼠慢性胰腺炎進行干預,丹參能降低血清中HA(HA是細胞外間質成分的一種大分子葡胺多糖,在細胞黏附、創(chuàng)傷愈合、腫瘤發(fā)生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和LN(LN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外基質成分,廣泛存在于動物及人類細胞基底膜基質中)含量,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和降低氧化損傷從而有效延緩胰腺纖維化的發(fā)生。AP時大量細胞因子、炎性介質及血液循環(huán)的障礙,病變會累及到肝、肺、腎、腸道等部位,而大量研究[7,24-28]表明,丹參注射液能夠對減輕AP時胰外器官的肝、肺、腎、腸道等部位的病變,保護胰外器官,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綜上所述,丹參制劑已作為治療AP的常規(guī)用藥,能夠有效降低AP的病死率,減少AP的并發(fā)癥。丹參治療AP的具體機制尚未明確,尤其丹參在治療AP的過程中對瘦素分泌水平的調節(jié)值得研究探討。
[1]杜意平,鄒兵,王俊萍,等.重癥急性胰腺炎與血小板參數關系及丹參治療作用研究[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8,30(7):13-15.
[2]周曉娜,胡靜.丹參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漿內皮素和P-選擇素變化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1):72-74.
[3]劉阿力,仝武軍,何麗麗,等.丹參對急性胰腺炎大鼠自由基水平的影響[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7,19(3):3-5.
[4]李雷,王桂敏,蔣俊明,等.丹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多器官組織脂質過氧化的影響[J].中國中西結合消化雜志,2005,13(1):1-3.
[5]陸新良,蔡建庭.丹參治療胰腺炎藥理學研究進展[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6,40(7):79-80.
[6]蔣龍元,周莉莉,吳滿輝,等.生長抑素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急性胰腺炎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結合急救雜志,2007,14(4):237-240.
[7]張瑩,石承先,黃平,等.丹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內皮素-1mRNA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14(1):35-38.
[8]時立新,闞方旭.丹參的臨床藥理研究新進展[J].武警醫(yī)學,2005(10):779-780
[9]Hirma M,Sugita H,Maeda K,et al.Concept of SIRS an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Nihon Rinsho,2004,62(11):2128-2136.
[10]姜勝波,鄒忠東,王烈.細胞因子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國際外科科學雜志,2008,35(9):604-606.
[11]徐毅暉,陳墾,崔淑蘭,等.促炎和抗炎因子在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18):1912-1918.
[12]Shek FW,Benyon RC,Walker FM,et al.Experssion of transfomring growth factor-β1by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trix secreiton and turnover in chronic pancreatitis[J].Am J Pathol,2002,160(5):1787-1798.
[13]郭蓮怡,金旭鵬,聞穎,等.丹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時血清TNF-α、IL-10 的影響[J].中國誤診雜志,2007,7(5):954-955.
[14]彭國林,張曉云.丹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07,5(1):28-31.
[15]許利劍,張明順,汪寶林.復方丹參對實驗性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細胞因子的影響[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8(1):71-74.
[16]Konturek PC,Jawore J,Maniantoglou A,et al.Leptin mod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cute pancreatitis[J].Digestion,2002,65(3):149-160.
[17]Jaworek J,Bonior J,Pierzchalski P,et al.Leptin protects the pancreas from damage induced by caerulein overstimulation by modulating cytokine production[J].Pancreatology,2002,2(2):89-99.
[18]胡艷娟,劉至賢.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瘦素、NO變化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0,27(4):638-639.
[19]郭春海,閆軍.瘦素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機理探討[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
[20]劉成義,陳言東.瘦素與急性胰腺炎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肝膽雜志,2009,25(6):437-439.
[21]寧建文,季峰三,駱丹東,等.大黃素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大鼠腸黏膜細胞凋亡和血清瘦素表達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09,7(12):1167-1173.
[22]黃妙珍,孫麗偉,付珍春,等.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瘦素水平及丹參注射液的預防作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14(29):2876-2879.
[23]張洪宇,趙浩亮,郭強.丹參注射液對慢性胰腺炎的治療作用[J].中外醫(yī)療,2010(11):23-24.
[24]劉巖,唐斌,季曉鵬,等.丹參對大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時RAS系統(tǒng)過度激活所致內臟隱性低灌注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6,16(9):1294-1297.
[25]蔡子良,張瑩,周首璋.丹參注射液對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fā)肺損傷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06,35(14):1281-1282.
[26]楊小軍,梁婧,田詩政,等.丹參注射液對急性胰腺炎大鼠腸道黏膜血流和細菌移位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5,12(4):245-247.
[27]孫戴,劉世賓,許冠華,等.大黃丹參對大鼠實驗性SAP靶器官保護作用研究[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8(5):273-275.
[28]王東海,付龍根,林繼敏.復方丹參對急性胰腺炎病人肝損害的治療作用探討[J].江西中醫(yī)藥,2005,4(3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