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平,林 莉,黃子杰,3,黎彩芳
(1.福建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衛(wèi)生管理與社會醫(yī)學系,福州350004;2.福建醫(yī)科大學衛(wèi)生政策研究中心,福州350004;3.泉州師范學院,福建泉州362000)
[本文編輯]陽凌燕
基本藥物(essential medicines)是指滿足人們衛(wèi)生保健優(yōu)先需要的藥品,選擇的考慮因素包括患病率、安全性、藥效,以及相對成本-效益等[1]。截止2011年2月底,全國有四萬多個政府創(chuàng)辦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占全國總數的77%[2]。鑒于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疾病譜、用藥習慣等有所差異,國家允許在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初期,政府創(chuàng)辦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確需配備、使用的非目錄藥品,暫由省級人民政府統一確定。為此,各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陸續(xù)出臺了增補目錄,以滿足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的用藥需求[3]。
本研究通過對已經出臺增補目錄的部分?。ㄗ灾螀^(qū)、直轄市)增補的基本藥物類別、品名等內容的收集和整理,比較增補目錄在藥品類別、品名、數量等方面的同異,以期從中尋找一些規(guī)律。
各?。ㄗ灾螀^(qū)、直轄市)基本藥物增補目錄來源于地方政府或衛(wèi)生部門網站,資料檢索時間截止至2011-06-20。各?。ㄗ灾螀^(qū)、直轄市)國民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和人口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0)》[4]。采用直線相關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基本藥物增補量與當地人均GPD之間的關系。
根據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情況且結合地理位置,使用分層抽樣方法將我國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劃分成東、中、西3部分,然后從每部分各隨機抽取3個?。ㄗ灾螀^(qū)、直轄市),最后形成由9個?。ㄗ灾螀^(qū)、直轄市)組成的樣本。抽取的9個?。ㄗ灾螀^(qū)、直轄市),東部為福建省、上海市、山東省;中部為河南省、湖南省、山西?。晃鞑繛橹貞c市、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采用頻數分析法比較樣本省增補的基本藥物的數量、類別、品名等方面的同異性。
2.1 我國各地經濟狀況與基本藥物增補數量的關系 以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均GDP作為衡量當地經濟狀況的指標,采用直線相關分析方法計算各省人均GDP和該省基本藥物增補總量之間的相關性,相關系數r=0.575,P=0.001(見表1)。從表1可見,各省基本藥物增補數量與人均GDP之間呈正相關,經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地區(qū),增補的基本藥物數量一般也較多。
將除去江西、新疆和西藏3地外的28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按照東部、中部和西部進行歸類,計算3個地區(qū)的人均GDP與平均增補的基本藥物數量,結果見表2。東部地區(qū)人均GDP最高,其平均每個省增補的基本藥物數量也最多,而西部增補量最少。表2也印證了基本藥物的增補量與經濟發(fā)展狀況呈正相關。
2.2 樣本省基本藥物增補情況
2.2.1 增補的基本藥物數量比較 除部分地區(qū)增補民族藥外,各?。ㄗ灾螀^(qū)、直轄市)增補的基本藥物主要包括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藥兩部分,其中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占絕大部分。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均GDP不同,其增補的基本藥物總數也有差異。樣本省中增補總數最多的是上海,為381種,最少的是寧夏,為64種。樣本省份平均每省增補基本藥物207種,其中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為131.78種,中成藥為75.22種。
2.2.2 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中各類別藥物增補情況 樣本省份增補的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的總數為1 186種,增補類型存在一定的趨同性,主要以抗微生物藥為主,為165種,占增補總數的13.91%,其余增補總數較多的藥品種類分別為心血管系統用藥、消化系統用藥、激素及影響內分泌藥、血液系統用藥,所占比例依次為12.56%、9.70%、8.01%和7.84%。
表1 我國各地人均GDP與基本藥物增補情況aTable 1 The local per capita GDP and the situation of addi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s in Chinese different regions
表2 我國東、中、西部地區(qū)人均GDP與基本藥物增補情況aTable 2 The per capita GDP and the situation of addi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s in Chinese eastern,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2.2.3 中成藥中各類別藥物增補情況 樣本省份增補的中成藥總數為677種,增補類型也存在一定的趨同性,主要以清熱劑為主,為123種,占總數的18.17%,祛瘀劑、扶正劑、化痰止咳平喘藥、治風劑次之,所占比例分別為11.37%、10.04%、9.45%和7.53%。
2.2.4 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的重合情況 以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增補量居前列的8個類別為基礎,統計分析各個類別中樣本省份增補重合頻率較高的藥物,有43種藥品被6個及以上省份增補,其中西咪替丁、肌苷、去痛片等3種藥物在9個省中都有增補(見表3)。
表3 樣本省份增補的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重合情況aTable 3 The coincidence of the additional chemical drugs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sample provinces
2.2.5 中成藥的重合情況 以中成藥的類別為基礎,統計分析各個類別中樣本省份增補重合頻率較高的中成藥,有16種中成藥被6個及以上省份增補,其中9個省份都有增補的中成藥為六神丸和三金片兩種(見表4)。
表4 樣本省份增補的中成藥重合情況aTable 4 The coincidence of the ad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the sample provinces
3.1 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情況適當增補基本藥物 根據表1的直線相關分析可知,各省基本結合當地的經濟條件開展基本藥物增補工作。但是由于我國各省特別是各省內的城鄉(xiāng)在經濟、衛(wèi)生服務體系上差距較大,因此各省在制定增補目錄時除了應立足于本省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還應考慮城鄉(xiāng)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疾病譜等的差異,盡量做到將百姓需要的、防治所需的藥物加入基本藥物目錄。比如山東省根據當地需要將其增補目錄分為農村、社區(qū)兩部分;寧夏根據地方疾病譜和臨床需求,在《寧夏基本藥物目錄》中刪除《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部分)》所列的葡萄糖酸銻鈉和吡喹酮兩種藥物;內蒙古、甘肅、青海根據當地需要增補民族藥等。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因地制宜”增補基本藥物。
3.2 與時俱進,根據實際需要及時調整增補目錄 各省除了因地制宜增補目錄外,還要與時俱進、及時對增補目錄進行動態(tài)調整,把過時的、不符合臨床需要的藥物及時剔除,及時補充臨床需要的藥物,確保各地的基本藥物滿足臨床所需[5]。通過對各?。ㄗ灾螀^(qū)、直轄市)增補的基本藥物目錄的分析可以發(fā)現,有些省份如江蘇省、湖北省階段性地補充和刪除本省基本藥物增補目錄;福建省根據臨床需要,在2011年3月第二次增補61種主要針對慢性病的臨床常用藥物為基本藥物;四川省和云南省階段性地補充基本藥物增補目錄,北京市也擬調整基本藥物增補目錄。這些地區(qū)的做法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3.3 合理增補藥物,防止藥物濫用 雖然各省基本藥物增補數量與人均GDP之間存在正相關,即經濟越發(fā)達的省份增補的基本藥物的數量越多,但是從表3、表4可以看出,樣本省份增補的基本藥物在類別、品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趨同性,即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以抗微生物藥,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用藥為主;中成藥主要以清熱劑、祛瘀劑、扶正劑等藥物為主。而據《2010年中國衛(wèi)生統計年鑒》,2009年我國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構成比較高的疾病類型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等[6]。可見,各省增補的藥物在數量上主要與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關,而增補的類別則在一定程度上以居民的主要疾病死因為主要依據,而且增補重合較多的藥品,如三金片等也是臨床上療效較好的常用藥。因此,建議國家在修訂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時,可以考慮將各地增補目錄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藥品,如西咪替丁、肌苷、去痛片、三金片等也納入其中,對副作用較大、僅部分地區(qū)使用的藥物從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剔除,從而更好地滿足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的用藥需求。
對于大部分省份增補的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以抗微生物藥為主,容易造成“抗生素類藥物增補過多,加大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難度”的問題,國家有必要制定地方政府增補非目錄藥品,特別是抗微生物藥品的種類、數量、使用比例、報銷比例等方面的指導原則和配套措施,以規(guī)范、指導地方基本藥物制度相關政策的制定和順利實施,從而更好地貫徹和落實國家基本藥物政策[7]。
大部分樣本省份增補的中成藥以清熱劑、祛瘀劑為主,雖然這些中成藥通過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等作用能達到調節(jié)、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活性和效能[8],但是由于中成藥使用講究“辯證論治”、“辯病論治”、“病癥結合”等原則[9],因此各地在根據當地需要合理增補中成藥的同時,也要加強中成藥的應用管理和不良反應監(jiān)測。
[1]世界衛(wèi)生組織.基本藥物[EB/OL].(2010-12-01)[2011-06-05].http://www.who.int/topics/essential-medicines/zh/index.htm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Essential medicines[EB/OL].(2010-12-01)[2011-06-05].http://www.who.int/topics/essential-medicines/zh/index.html.Chinese.
[2]李 洋.光華衛(wèi)生經濟論壇聚焦國家醫(yī)藥制度建構[EB/OL].(2011-04-11)[2011-06-05].http://www.chinadaily.com.cn/zgrbjx/2011-04/11/content-12305813.htm.Li Yang.Focus on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edical system in Guanghua Health Economic Forum[EB/OL].(2011-04-11)[2011-06-05].http://www.chinadaily.com.cn/zgrbjx/2011-04/11/content-12305813.htm.Chinese.
[3]耿勁松,董建成,蔣 葵,等.我國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增補藥物目錄的循證分析[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1,11(1):35-38.Geng JinSong,Dong JianCheng,Jiang Kui,etal.Supplementa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s for primary healthcare in China:an evidence-based analysis[J].Chin J Evidence-Based Med,2011,11(1):35-38.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0)[EB/OL].(2010-09-26)[2011-04-07].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html/D0304c.htm.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10)[EB/OL].(2010-09-26)[2011-04-07].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html/D0304c.htm.Chinese.
[5]王秋冬.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應注意八大問題[EB/OL].(2009-02-06)[2011-04-20].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72174.Wang QiuDong.Eight question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establishing the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EB/OL].(2009-02-06)[2011-04-20].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72174.Chinese.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2010年中國衛(wèi)生統計年鑒[EB/OL].(2010-10-08)[2011-04-01].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0/index2010.html.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 health statistical yearbook(2010)[EB/OL].(2010-10-08)[2011-04-01].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0/index2010.html.Chinese.
[7]王進學.增補非目錄藥品也需指導規(guī)范[N].中國醫(yī)藥報,2009-11-26(B08).Wang JinXue.Addition of drugs not listed in essential medicines also needs guidance[N].China Pharm News,2009-11-26(B08).Chinese.
[8]景錄先.合理選用中成藥治療感染性疾?。跩].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05,(8):18-20.Jing LuXian.Rational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to treat infectious diseases[J].China Licen Pharmacist,2005,(8):18-20.Chinese.
[9]李 爽,紀 佳.談合理使用中成藥[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2):102-104.Li Shuang,Ji Jia.Discussion of rational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J].China Mod Med,2011,18(12):102-104.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