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娟,何 智
(九江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西 九江332005)
城鄉(xiāng)小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調查與培養(yǎng)*
蔡娟娟,何 智
(九江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西 九江332005)
以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為工具,對320名城鄉(xiāng)小學生四、五年級的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情況做了問卷調查,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從中了解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提出了培養(yǎng)英語學習策略的對策。
城鄉(xiāng)小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調查;培養(yǎng)
我國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積極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已成為我國中小學貫徹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精神,本文對小學生的學習策略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問卷,對于小學英語教學有一定指導意義。
外語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使外語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它既包括學習者為了更好地完成某個學習活動或學習任務而采取的策略,也包括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學習結果進行計劃、調控、評估等而采取的宏觀策略以及學習者對外語和外語學習的一些認識。Oxford(1989)根據(jù)策略與語言材料的關系將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所謂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與所學語言發(fā)生直接的聯(lián)系,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而間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與所學語言沒有直接聯(lián)系,包括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本課題使用的Oxford學習策略量表,涉及50個選項,共六大部分,即上述的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題項都是陳述句式,學生在“完全符合(5分)”到“完全不符合(1分)”的利克特五級量表上答題,平均分在3.5 -5.0之間為高頻率使用學習策略,2.5 -3.4 之間為中等頻率使用學習策略,1.0-2.4之間為低頻率使用學習策略,Oxford學習策略調查量表參考方法如下(分數(shù)段后的括號內表達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4.5-5.0(總是)、3.5-4.4(常常)、2.5 -3.4(有時)、1.5 -2.4(很少)、1.0 -1.4(從不)。
本課題用上面量表,對江西九江市開設英語課程的小學四、五年級各160名村辦、鄉(xiāng)鎮(zhèn)、縣城、市直四個層次的小學生進行了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情況如下表。
學習策略類別 平均分 標準差 平均分 標準差 平均分 標準差 平均分 標準差整體學習策略 3.41 0.44 3.23 0.49 3.44 0.52 3.32 0.59記憶策略 3.57 0.62 3.50 0.54 3.61 0.61 3.54 0.72認知策略 3.36 0.52 3.21 0.59 3.38 0.61 3.29 0.70補償策略 2.95 0.83 2.84 0.72 3.15 0.78 2.98 0.80元認知策略 3.38 0.60 3.39 0.68 3.44 0.72 3.40 0.72情感策略 3.59 0.62 3.14 0.58 3.42 0.61 3.25 0.66社會策略3.63 0.78 3.29 0.74 3.61 0.70 3.43 0.72
從上表的統(tǒng)計結果中可以看出:
1)四年級的城、鄉(xiāng)小學生在整體學習策略使用的平均分分別是3.41和3.23,五年級的城、鄉(xiāng)小學生在整體學習策略使用的平均分分別是3.44和3.32,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也都為中等水平,而且沒有顯著差異。
2)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學習策略使用稍有變化,年齡大一點的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稍多一點。
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年齡對語言學習策略的形成和使用有一定的影響。小學時期,特別是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形成和掌握了一些學習策略,但通常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如果老師能給予適當?shù)闹笇Ш团嘤枺瑫兄谒麄兏倪M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并獲取良好的學習效果。
就學習策略訓練和培養(yǎng)的方法方式來說,應該注意下面的問題:學習策略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或課后顯性或隱性地進行,可以多種方式展開,如聽報告,小組討論,互動式的策略操練,反思寫作,課上閱讀等等;外語學習策略的訓練應該系統(tǒng)而長期地進行,而不應該是權宜之計,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將策略培訓與外語教學相融合;策略訓練的目標不在掌握策略的本身,而在于提高學習者的策略意識、增加他們策略的選擇范圍,逐漸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策略訓練的著眼點是策略而不是知識;盡量把學習策略具體化、外顯化,使學生能感受到、體驗到;訓練中加強主體體驗,通過嘗試、應用而獲得的關于具體策略的情感、價值、態(tài)度等方面的內心認同;充分考慮學生需求,選擇適當?shù)牟呗?明確訓練目的,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舉一反三的能力;策略訓練與語言訓練相結合,相得益彰;師生評估相結合,確保策略訓練效果。
1)記憶策略
記憶策略的內容包括:在大腦中創(chuàng)建信息;運用形象和聲音;有計劃的復習和利用動作記憶等。可在課堂中或通過講座等形式通過舉例來講解新知識與已學知識的關系以及通過已學知識來學習新知識的諸多好處;講到如何記憶單詞,老師可以介紹許多記憶方法:盡量使用生詞造句、盡量將單詞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記憶單詞、經常想象在什么情景下這個單詞有可能被用到、用英語的節(jié)奏來記生詞、將生詞寫在卡片上以便更好地記憶單詞、借助肢體語言表演的方式記憶生詞、經常復習英語課文以及通過記憶單詞在書頁,廣告牌或路標上的位置來記憶生詞等。
2)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包括推理、分析、概括和操練等能力。就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怎樣圍繞聽、說、讀、寫等能力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就是認知策略培養(yǎng)的具體實施過程。在調查問卷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幾個方面的認知策略學生是經常使用的:我通過重復讀寫來記憶單詞、我經常練習英語的發(fā)音、我嘗試用英語交談、我經常看一些英語電視節(jié)目或電影、我通常先快速地瀏覽一下英語短文然后再從頭仔細地閱讀、我通常先快速地瀏覽一下英語短文,然后再從頭仔細地閱讀。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盡可能地不斷強化這些認知策略,提高他們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3)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指學生完全能夠積極主動地激勵自己使用各種不同的學習策略和動機策略來促進自己的學習,它的核心是自我監(jiān)控。自我監(jiān)控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保證學習的成功,提高學習的效果,達到學習的目標,主動地計劃,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策略能力:讓學生每天記學習日記;增強學生對他人及自己認識過程的意識;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質疑;指導學生監(jiān)控、評估自己的理解能力;向學生提供練習與反饋的機會;指導學生按以下步驟進行反思:等一等(我對現(xiàn)學的內容是否理解并記住了?我能向他人清楚地描述這一問題嗎),想一想(產生這一問題大致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是不是自己對有關知識沒有掌握?或許缺乏想象力?缺乏解決這一問題的技能技巧?),找一找(解決這一問題可采用哪些方法?尋找、閱讀哪些有關材料?向別人請教?做相關難度略低的練習。),看一看(檢查一下,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后,原先的問題是否得到部分解決或完全解決),做一做(記錄解決問題的經過,并決定以后怎樣做。)
4)情感策略
情感因素是語言學習成功與失敗的基礎。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碰到艱難,干擾和挫折,會產生不快、灰心、煩惱、畏縮、羞愧等消極情緒,這些情緒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取決于學習者本人的正確對待和適度調節(jié)。教師要訓練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使用情感策略控制自己的情感。
情感策略培養(yǎng)最重要的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智力、生理及情感因素的作用都要在有自信心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fā)揮它們的作用。有些學生在四、五年級就失去了學好英語的信心,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沒打好,跟不上教學進度,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中。針對這種情況,任課教師應幫助學生仔細分析、查漏補缺,并設法把不懂的知識補上去,這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自信心不高的另一個原因是自己確立的短期目標過高,一時難以實現(xiàn),長此以往,得不到“成就感”,自然對自己的成功產生懷疑,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確立切合實際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另外要幫助學生克服焦慮感。焦慮感愈強烈,聽力和口語水平就愈低下。有些學生比較拘謹、害羞、愛面子,過分保護自我,因而教師應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鼓勵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大膽參與交際,不怕犯錯誤,那么英語水平肯定會有明顯進步。最后,應重視對學生意志和毅力的培養(yǎng)。毅力是成功事業(yè)的基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培養(yǎng)他們的自控能力和始終如一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戰(zhàn)勝自我,不斷完善自我。
5)補償策略
補償策略是指學習者為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用的各種策略,它能使學習者在語言知識不足的情況下更好地使用新語言進行輸入或輸出。補償策略能促進學習者對目標語的掌握,可以避免交際中斷,增加口語流利性。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對這一策略的使用,英語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yǎng)訓練學生使用補償策略將會大大提高其口語水平和交際能力。
6)社會策略
社會策略主要是為學習者提供更多接觸語言的機會,學習者為促進學習任務的完成而跟別人進行交流或自我調整,具體來說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合作學習策略;求解與澄清問題策略(指學生在課堂內外主動提問,大膽發(fā)言,同學間相互指教,交流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堂上注意提問方式和轉換技巧。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提相應難度的問題。這有利于讓學生更積極參與教學,樹立自信,勇于提問和澄清問題。);消除緊張不安,自我鼓勵,控制情緒策略;了解背景文化策略等。
通過調查,城鄉(xiāng)小學生在整體學習策略沒有顯著差異,使用頻率均為中等水平,這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在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而且要注意訓練和培養(yǎng)的方法方式,以培養(yǎng)小學生使用策略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益。
[1]胡鄭輝.英語學習策略[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012-02-27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單位資助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FFB090590)
蔡娟娟(1982-),湖北黃岡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