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香
異常子宮出血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目前臨床婦科門診就診人數(shù)最多的一個病種。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大約占全部婦科門診就診人數(shù)的20%以上。導致該病患者發(fā)病的原因比較復雜,且子宮內病變現(xiàn)象比較多見。為了對采用宮腔鏡對患有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進行檢查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使臨床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癥狀特征有更加具體的了解,為臨床提供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診斷的有效方法,使臨床對該類患者進行診斷的誤診率和漏診率進一步降低。我們抽取來我院就診的68例經病理學診斷為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采用診刮術和宮腔鏡技術進行檢查。對兩組患者檢查結果與病理學檢查的符合率進行比較分析,現(xiàn)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來我院就診的68例經病理學診斷為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兩組。A組患者中年齡最大者65歲,年齡最小者23歲,平均42.8歲;B組患者中年齡最大者61歲,年齡最小者26歲,平均43.7歲。抽樣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月經量過多、不規(guī)則出血、絕經后出血、妊娠分娩相關出血。抽樣患者所有自然資料,統(tǒng)計學差異并不明顯,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屬在同意書上簽字。
1.2 方法 A組患者采用診刮術進行檢查;B組患者采用宮腔鏡技術(患者在接受檢查時取截石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處理,將宮腔鏡置于患者宮腔。采用濃度為0.9%的NaCl溶液作為膨宮液,將膨宮壓力設定為l3.3 kPa,流速控制在260 ml/min。進行常規(guī)消毒,選用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對宮頸表面進行浸潤麻醉。將宮頸管擴張至7.5號,用宮腔鏡對患者宮腔進行檢查,按一定的順序從患者宮頸管、宮底、輸卵管開口、宮腔前后左右壁依次進行觀看,進行檢查。對兩組患者檢查結果與病理學檢查的符合率進行比較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仔細研究后我們發(fā)現(xiàn),B組患者的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明顯高于A組患者,且統(tǒng)計學差異非常明顯(P<0.05);兩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均沒有出現(xiàn)并發(fā)癥 和不良反應現(xiàn)象,統(tǒng)計學差異并不明顯(P<0.05)。
表1 兩組患者診斷與病理結果符合率情況比較
異常子宮出血癥狀是目前臨床婦科比較常見的一種多發(fā)病,是最常見的婦科門診患者就診原因。異常子宮出血癥狀在臨床上主要可歸納為為6種類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與妊娠有關的子宮出血、生殖器炎癥、生殖器腫瘤、異物與全身疾病有關的子宮出血。其中,功能性子宮出血是該類患者最常見的一種病癥類型,其次是子宮內膜炎。以往臨床對該類患者進行診斷的常規(guī)的方法除必要的婦科檢查外,還要進行診斷性刮宮、宮腔內細胞學檢查、子宮碘油造影、腹部B超等相關檢查,但上述檢查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臨床診斷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1]。
宮腔鏡作為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微創(chuàng)治療和診斷技術,可以在直視的條件對患者的子宮內膜生理與病理改變情況進行檢查,將該技術應用于對婦科患者的疾病進行診斷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臨床婦科一種重要的診斷工具。國內外很多的臨床專家和學者,對宮腔鏡在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診斷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分析,認為在對異常子宮出血癥狀進行方面,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夠比宮腔鏡直視下進行活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更強,該項檢查方法已經成為臨床對宮內病變進行診斷的一個“金標準”[2]。
宮腔鏡的診斷和治療技術是近年來在臨床婦科領域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分支。該項技術是醫(yī)學、光學、電子學、材料物理學等最新科研成果的一個重要結晶,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與高科技手段結合的一項重要產物。該項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利用連續(xù)的灌流技術和電視放大圖像顯示技術,在直視的條件下對整個宮腔的情況進行清晰的窺視,可以對子宮腔內的生理和病理變化情況進行直接檢視,使比較復雜的宮腔情況可以一目了然,對病變的實際部位、大小、形態(tài)和范圍進行了解,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B超技術檢查無法發(fā)現(xiàn)的一些宮內微小病變,對迅速準確找到出血的真正原因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使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得到顯著提高。是目前臨床對異常子宮出血進行診斷的有效方法,與傳統(tǒng)的診刮術比較更加直觀、準確、可靠,漏診現(xiàn)象少,可以宮腔內病變診斷的陽性率提高,成為臨床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檢查的常規(guī)方法[3]。
[1]夏恩蘭.宮腔鏡檢查在診斷子宮內膜癌腫的價值.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18(14):198-199.
[2]班清媚.宮腔鏡檢查對子宮異常出血的診斷價值.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9,15(12):238-239.
[3]陳良玉.宮腔鏡診斷子宮異常出血的應用價值.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0):1436-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