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羨云
航天飛機與空間站對接
太空,一個充滿了神秘、幻想的地方。參加太空任務的航天員們可以看到從腳底下劃過的流星、充滿迷幻色彩的極光、城市上空閃爍的光線、遠方不眨眼睛的星星、失重環(huán)境下日常生活中的奇異現(xiàn)象……這些景色在地面是絕對看不到的。航天員在太空執(zhí)行任務期間,除了拍攝任務要求的照片外,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太空攝影已經成為很多航天員最大的愛好。例如,美國華裔航天員焦立中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太空拍攝地球照片,他拍下了24000多張地球照片,這些照片為地球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幫助。美國航天員盧杰在他的太空日記中詳細地講述了空間站的拍照設備和他太空拍攝的技巧。最近,我國神舟號航天員的太空攝影展也將開幕。這些無可超越,美得令人窒息的照片,將觀眾帶入宇宙,令觀眾產生太空旅行的心馳神往。
在國際空間站,航天員使用精良的照相設備拍攝空間站內的日?;顒樱⒉粫r地給地球拍照。由于運送到空間站或運回地球的東西有限,航天員們沒有使用膠卷照相,而是采用了數碼相機。美國航宇局與俄羅斯聯(lián)邦航天局都選擇了尼康單反相機與鏡頭作為國際空間站的拍攝器材。他們使用的數碼相機為35毫米,2000CCD×3000CCD矩陣,在這種數碼相機上,可以安裝多種鏡頭,有16毫米的魚眼鏡頭和廣角鏡頭、400毫米的遠攝鏡頭、24毫米~85毫米的變焦鏡頭。用這樣相機拍攝的照片完全可以與普通膠片相媲美。每天,航天員們都會將拍攝的照片通過通信線線路下傳回地面,地面有一個專門小組負責處理這些照片。
太空過圣誕節(jié)
手持照相機的內斯波利
要在太空拍攝出好的照片,除了選景技術外,最主要的有兩點:第一點是要學會控制自己身體和相機,在太空失重的環(huán)境下要做到這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臻g站以每小時28157.5千米從地球上空掠過,按動快門時,你必須正確地擺平相機,這就要求航天員必須很好地控制自己和相機,否則圖像就會跑出焦距外而變得不清晰。第二,需要有超級的“搶拍”能力。太空飛行器的速度達到每秒8.045千米,拍攝機會瞬間就會消失,航天員的手指必須在最佳時機,迅速按下快門,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照片。此外,天氣和光照情況也會影響太空拍攝效果。
到目前為止,在太空拍攝的照片都是2D照片。隨著影像技術的發(fā)展,3D電影和3D照片也已經開始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3D將作為未來影像發(fā)展的一個絕對主流趨勢。太空攝影也開始趕這個潮流,最近發(fā)表了首批來自太空的3D照片,預示3D攝影在今后的太空攝影中將會越來越占重要的地位。
失重時飄散的長發(fā)
內斯波利在空間站鍛煉身體
2011年5月24日,格林尼治時間2時27分,搭載一名意大利、一名俄羅斯和一名美國航天員的“聯(lián)盟”號載人飛船TMA-20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安全地著陸在哈薩克斯坦。他們是2010年12月18日乘俄羅斯“聯(lián)盟”TMA-20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fā)射場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的第26宇航組,已經在太空工作了159個晝夜。與往日不同,媒體關注的不是這次任務完成的情況,而是一名意大利航天員保羅·內斯波利。他在太空拍攝的許多照片創(chuàng)造了幾個第一,其中包括“來自太空的首批3D照片”。
今年54歲的內斯波利在這次任務中擔任隨航飛行工程師的工作,在此期間他負責一系列科學實驗,并參與X太空任務——航天員教育訓練程序,將航天員在國際空間站的生活完全展示給孩子們。
他的最大業(yè)余愛好是利用工作的空閑時間拍攝照片,內斯波利說:“一旦我有空閑時間,哪怕只有5分鐘,我便會在空間站的7個窗口之間來回盤旋,尋找最佳拍攝時機。地球是非常美麗的,也是攝影師所拍攝最壯麗的星球?!痹谶^去6個月空間站工作期間,他時常拿起標準版伊拉斯莫斯雙目鏡相機(ERB-2)拍攝空間站的日常生活,這些照片是首批從外太空拍攝的3D照片。
內斯波利希望每個人都盡可能到太空環(huán)境體驗感受一下,但就目前的條件來說,似乎不太可能。因此,他非常樂意以一種特殊的視角呈現(xiàn)太空生活,將自己在太空中的生活感受與大家分享。于是,內斯波利將拍攝的照片上傳給Twitter他自己的微博(@astro_paolo)中。目前,有數百萬人利用照片分享平臺TwitPic,將照片上傳給感興趣的網友,但是很少像內斯波利上傳的照片那樣蔚為壯觀,因為他具有別人所沒有的獨特優(yōu)勢——在太空攝影。內斯波利在空間站的日子里經常更新自己的微博,每隔幾天就更新他的照片。網友們對他的微博十分感興趣,他的微博已有46000位關注者,每天接收到200條~500條關于微博照片的回復信息。要是讀者想看更多他上傳的照片,可以關注Twitter上的@astro_paolo,或者查看他的Flickr網頁。
下面是幾張來自太空的第一批3D照片,這都是用標準版伊拉斯莫斯雙目鏡相機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是內斯波利戴著圣誕節(jié)的帽子,在家人贈送的圣誕節(jié)禮物包圍下面帶笑容,顯示出十分欣喜的表情,他希望通過這張照片與家人和微博的網友們共享奇特太空的圣誕節(jié)快樂。第二張照片是內斯波利右手拿著照相機,左手舉著制作3D的軟件。第三張照片拍攝的是女航天員卡迪·科爾曼,失重狀態(tài)下她的長發(fā)飄散起來;第四張照片是內斯波利在空間站鍛煉身體。
從這些照片看,似乎與普通的2D照片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它們有本質的不同。2D與3D照片的最大區(qū)別是2D照片是用單鏡頭拍攝的,3D照片用雙鏡頭同時從兩個角度拍攝,在按下拍攝鍵時同時曝光,之后需要經過后期軟件的合成,才能達到理想要求。3D圖片可以給人立體的感覺,制作3D圖形的軟件有很多,3Dmax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了。像觀看3D影片一樣,觀看3D照片時也需戴上特制眼睛才能達到3D效果。所以,如果只用肉眼看照片是顯示不出立體效果的。
6月7日,美國航宇局公布了“奮進”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照片和視頻,這是該局首次公布航天飛機與空間站對接的照片和視頻,它是乘坐俄羅斯飛船離開空間站的意大利航天員內斯波利的杰作。
5月23日,當“聯(lián)盟”飛船距離空間站約183米時,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指示航天員操縱飛船旋轉130度,使得內斯波利有機會拍攝到“奮進”號與空間站的對接照片和高清視頻。這是“奮進”號的第25次飛行,也是它的“絕唱”之旅。完成這次飛行后,“奮進”號航天飛機將退役,其總共飛行的時間是299天,飛行里程近兩億千米。
2月14日是情人節(jié),在這一天,情侶們互相饋贈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在太空的內斯波利也沒有忘記這個節(jié)日,希望在這一天送給地面上的情人們一份來自太空的禮物。因此,他一直在尋找一些心形物體,以便在情人節(jié)那天上傳到網上,送給地球上的情侶們。盡管他一直在努力尋找,可始終未能如愿。但在情人節(jié)的前2天(2月12日),當他正在ARED健身器材(位于圓頂瞭望塔下方)上鍛煉身體時,休息期間無意中向上看,正好看到一個心形的環(huán)礁從頭頂掠過。他迅速拿出相機,拍攝了幾張照片。環(huán)礁周圍只有水和云團,沒有其他東西。他很有感觸,自己付出很大努力都沒找到的景象卻自己送上門來,這難道不像愛情嗎?
內斯波利拍攝的埃崩環(huán)礁是馬歇爾群島的一部分,這個群島由一系列小環(huán)礁構成。環(huán)礁由細長的珊瑚島構成,或者以弧形列島的形態(tài)存在,或者是完全封閉的環(huán)礁湖,這個小群島一度為美國所有,1986年獲得獨立。從太空中看,構成埃崩環(huán)礁的珊瑚礁在太平洋上形成一個白色的心形。這幅精彩的太空圖片,可以使天下更多的有情人相信愛情的偉大。
心形的埃崩環(huán)礁
瑪雅人曾預言2012年將是世界末日,并且近期頻繁出現(xiàn)鳥類和其它動物死亡事件,使一些人不由地想到世界末日已逐漸接近。航天員在太空中拍攝的月球照片也呈現(xiàn)出被“擠壓毀滅”的景象,這看上去頗似宇宙中的悲劇事件,可能使一些相信地球末日的人借題發(fā)揮,作為2012年世界末日的依據。事實上,這是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一種月亮視覺偏差,只不過是大氣層視覺巧合,而不是月球出現(xiàn)的毀滅跡象。拍攝月球被壓扁的人也是內斯波利。
當國際空間站環(huán)繞月球運行時,內斯波利拍攝了月球的一組照片,從照片上看,月球被逐漸地壓扁,似乎將要壓扁毀滅。當時,他不能解釋這一奇特現(xiàn)象的物理原理。實際上這是光線折射造成的,類似于鉛筆插入玻璃水杯的效果?!霸愀馓煳膶W網站”的菲爾·普萊特解釋道,航天員內斯波利拍攝月球遭受壓碎的圖像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大氣層效應”。穿過真空的光線在途經地球大氣層時,會出現(xiàn)明顯的折射扭曲現(xiàn)象。光線扭曲的程度取決于光線途經大氣層的大小,越厚越密集的大氣層則出現(xiàn)更大程度的扭曲變形。當國際空間站途經月出時分,月球頂端移動穿過的光線比底部更少,從而形成較低位置的光線的扭曲,形成“月球擠壓”效果。
內斯波利已經乘俄羅斯聯(lián)盟號飛船返回地球,同時帶回大家期待已久的外太空照片。但他帶回來的只有相機中的存儲卡和數據。根據”聯(lián)盟”號飛船的返航標準程序,相機和鏡頭將被棄置于軌道艙中,然后墜入大氣層中焚毀。這些相機家族中的“英雄”們,將永遠無法回家了。
被壓扁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