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華
你從歷史的深處走來,凝重、悠遠;
你從大山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里走來,峻秀、逸美;
你從時代躍動的脈搏里走來,睿智、精典;
你是展翅的鷹,牽動著千萬人的心……
史詩般的歌舞,在小小的舞臺,盡顯五百年的風采……
風、雅、頌篇章,串起歷史與未來,凸顯時代與理想。
時間在這里輪回,生命在這里律動,大地在這里振顫,
頌歌在這里飄起……陶器時代,仙橋神山,石筍石鵝,繁華市井,文人雅士……盡顯倜儻風流。
哦,《甕水長歌》,是歷史,是自然,是擂動的鼓點。
曾經(jīng)的痛苦,已成為記憶。
涅槃的鳳凰,仰天長嘯。飛翔的巨翅,扇動新區(qū)林立的高樓,闌珊的燈火。
觀甕水長歌,讓人觸到——甕安這片神奇的土地,
正在加速發(fā)展的脈動……
行軍、打仗、奔襲、跋涉……
風餐、野營、宿露、顛沛……
偉人,從江西一路走來,終于在黔北高原,在大山的深處,找到停泊的港灣……
四合的小院,簡樸、素雅、溫馨……讓一代偉人,找到家的溫暖。
短暫的停留,留下永恒的憶念。
歷史的足音,踏歌而去。
偉人的足跡,像一座山,遺留在這里。成為一本紅色的史書,慰藉著這片熱土,滋潤著瞻仰者的心靈。
似淑女在這里換了新裝,俏麗的容顏,讓世人傾倒……
當年紅軍在猴場召開的重要會議,使猴場這個偏遠靜寂的場所,成為紅色的土地。
紅米飯,南瓜湯……井岡山革命的歌謠,從此在猴場傳唱。
在歷史的相冊里,猴場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木柱黑瓦老屋的滄桑,泥濘凹凸小路的悲涼……
生活在平凡中燃燒,時間在奔跑中定格。
一排排洋房,一條條大道,排列組合成藍天下一幅幅多彩的畫卷。
走在猴場新村,讓人似乎跌入現(xiàn)代都市。讓人真實地感受——老區(qū)人民生活的
美好……
時間在這里點了一盞燈,讓歷史作短暫停留。
黎明的鐘聲輕輕敲響,
偉人正確的建議,終于在無數(shù)次激烈的論爭中得到采納。
轉(zhuǎn)戰(zhàn)遵義,避敵鋒芒,尋機北上……“老毛”,這個有著豐富斗爭經(jīng)驗的戰(zhàn)士,在猴場這塊土地上,終于找到了人生的話語權(quán)。
正確,對于個人無足輕重;而對于國家,卻生死攸關……
轉(zhuǎn)折前夜,猴場會議,為此成為決定中國命運——遵義會議的奠基石。
猴場,這個黔北高原并不起眼的地方,從此被寫進黨史。
來到猴場,讓我們讀到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上最鮮活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