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欣, 潘泰峰, 汪林濤, 趙斌杰, 戢翰升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yī)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CH)又稱腦溢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1]。CH主要與腦血管病變和動脈硬化有關,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時血壓急驟升高導致血管破裂而引起腦出血。CH起病急、病情重、致死率高,是最嚴重的急性腦血管病之一[2]。因此,如何有效治療CH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本院采用尼莫地平治療CH,總有效率高達93.33%,既可以逐漸恢復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腦水腫與血腫?,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確診的60例CH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30例;實驗組30例。其中,對照組CH患者采用常規(guī)基礎治療,實驗組CH患者則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尼莫地平治療。兩組CH患者的年齡、性別、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CSS)、血腫部位等基線情況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詳細的臨床資料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CH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 (n)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基礎治療:要求絕對臥床休息,并給予吸氧、鎮(zhèn)靜、鎮(zhèn)痛、止血,補充營養(yǎng),靜滴20%甘露醇125-250 mL脫水降顱內壓,保持血壓平穩(wěn),調節(jié)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調,合并有發(fā)熱、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胃腸道應激反應、感染的患者給予對癥治療。除此之外,實驗組在發(fā)病24h內加用尼莫地平,采用微量注射泵24mg/d,滴速1mg/h,持續(xù)給藥10d 后改口服,40-60mg/次,3 次/d,療程 30d。
1.3 觀察指標:①兩組CH患者的臨床療效,包括治療后無效、好轉、痊愈的病例數(shù)及其所占比例;②治療前后兩組CH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CSS);③治療前后兩組CH患者的腦水腫量與血腫量。
1.4 療效判定標準[3]:治療30d后復查頭顱CT評價療效:①痊愈:CSS降低91%-100%,癥狀、體征消失,無后遺癥;②好轉:CSS降低46%-91%,癥狀基本消失,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③無效:CSS降低18%-45%或增加<18%,癥狀、體征消失<50%;④惡化:CSS增加>18%,死亡。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 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具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按照1.2所述的方法治療30d后,實驗組的治愈率為80%,對照組為50%;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為76.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 3d、7d、14d、30d 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均有顯著性下降(P<0.05)。其中,實驗組下降的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3d 治療后7d 治療后14d 治療后30d對照組 30 27.3±10.6 24.6 ±10.2 20.8 ± 9.2 15.2 ± 8.4 8.05±3.02實驗組 30 27.1±10.5 21.3 ±10.4 16.5 ± 8.4 10.6 ± 7.8 3.41±1.6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腦水腫與血腫變化情況: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腦水腫與血腫體積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30d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水腫體積和血腫體積均有顯著性減小(P<0.05)。其中,實驗組水腫體積和血腫體積的減小量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腦水腫與血腫變化情況比較(mL,±s)
表4 兩組腦出血患者的腦水腫與血腫變化情況比較(mL,±s)
注:#P<0.05,兩組治療前后的水腫體積和血腫體積均有顯著性減小;*P<0.05,實驗組水腫體積和血腫體積的減小量均顯著大于對照組
組別 n 水腫量治療前 治療30d后血腫量治療前 治療30d后對照組 16 5.5 ± 2.2 3.5 ± 3.2# 20.9 ± 6.5 15.1 ± 7.6#實驗組 16 5.6 ± 2.1 2.3 ± 3.4#* 21.4 ± 6.3 10.4 ± 5.2#*
腦出血是最常見的中老年人腦血管病,臨床表現(xiàn)為突然的頭痛、眩暈、嘔吐、失語、肢體偏癱甚至意識障礙,其病理生理改變主要有:①繼發(fā)性腦缺血;②腦水腫;③血腫破壞吸收過程中釋放有害因子,血腫占位導致對周圍腦組織產生直接的機械壓迫式腦損傷或繼發(fā)性損傷等[4]。直接腦損傷可能在短時間里引起腦神經(jīng)細胞和軸突不可逆的變性壞死,血腫周圍的繼發(fā)性損傷則在一定時間內是可逆的,若能在此時間窗內采用合理的方法治療以加快血腫吸收和水腫帶消退,即可有效恢復部分或者全部受損腦組織功能[5]。尼莫地平屬于雙氫吡啶類第二代鈣拮抗劑,通過鈉鈣交換,調節(jié)鈣離子流入血管平滑肌內,解除K+、花生四烯酸、5-羥色胺(5-HT)、過氧化氫、血栓素 A2(TXA2)等導致的腦血管痙攣,擴張血管,改善腦供血,是腦血管病首選藥[6]。尼莫地平在同類藥品中的脂溶性最強,可有效治療急性腦出血[7]。尼莫地平不僅可以通過改善微循環(huán)減輕血管源性腦水腫;也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腦血管以及神經(jīng)細胞,選擇性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在此治療過程中,不會影響腦代謝且無盜血現(xiàn)象發(fā)生[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CH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僅為76.67%,實驗組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P<0.05);兩組CH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均有所改善,實驗組的CSS評分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兩組CH患者的腦水腫和血腫情況均有所減輕,實驗組的腦水腫量以及血腫量的減少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因此,采用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1]韓富民.尼莫地平治療高血壓腦出血128例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7):830-831.
[2]耿振剛,霍春青,潘華林.尼莫地平在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8,10(5):714-715.
[3]戚建國,張合林.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現(xiàn)狀及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9,15(21):3264-3266
[4]陳旭,耿翔.腦出血的研究現(xiàn)狀和治療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12):947-949.
[5]桑雄.尼莫地平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腦血管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南,2011,9(24):200-201.
[6]周辰,范盈,劉文勝.尼莫地平透皮吸收的體外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7,9(6):504-505.
[7]王衛(wèi)平.尼莫地平在腦出血的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0,31(7):950-952.
[8]張春風.尼莫地平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