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承健 何衛(wèi)紅 范 錕 胡 鍇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放射科,湖南衡陽 421001
金屬假牙對頭部磁共振成像的影響及其處理方法
鄧承健 何衛(wèi)紅 范 錕 胡 鍇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放射科,湖南衡陽 421001
目的 探討金屬假牙對頭部磁共振成像(MRI)圖像質量的影響以及應用Propeller技術(螺旋槳技術或刀鋒技術)消除或減輕金屬假牙所致的磁敏感偽影。 方法 采用GE Signa HDe 1.5T磁共振機對77例頭痛查因且口腔有固定金屬假牙的患者行頭部MRI檢查,并對采用Propeller技術前后的結果進行比較。 結果77例全部應用Propeller技術后有76例金屬偽影消除,另有1例只能減輕其偽影仍不能消除,消除率達98.70%。 結論 應用Propeller技術后口腔固定金屬假牙所產生的磁敏感偽影(金屬偽影)已消除或明顯減輕,可以達到臨床診斷要求。
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偽影;Propeller技術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的健康、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磁共振檢查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接受,它是利用人體原子核在磁場內與外加射頻脈沖發(fā)生共振而產生影像的一種新成像技術,它既能顯示形態(tài)結構,又能反映某些器官的功能狀況,以及無創(chuàng)性、無輻射等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是,在磁共振檢查過程中,患者隨身攜帶的金屬會對圖像產生嚴重的干擾,而達不到診斷要求。本文對金屬假牙所產生的磁敏感偽影進行分析并應用Propeller技術對該偽影進行處理,以提高圖像質量供臨床應用。
1.1 一般資料
本組77例頭痛患者,均為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GE Signa HDe 1.5T磁共振頭部檢查時口腔有金屬固定假牙的患者77例,其中,男40例,女37例,年齡在51~85歲,70例患者為鎳鉻等合金假牙,另7例為合金假牙并用鋼絲固定。
1.2 檢查方法
頭部掃描采用的是8NV HEAD NECK A頭頸聯(lián)合線圈。橫斷位:FSE T2WI,其中 TR(重復時間)2 620 ms,TE(回波時間)106 ms,F(xiàn)OV (視野)24 cm,Slice Thickness (層厚)8 mm,Spacing (層間隔)2 mm,F(xiàn)req DIR (頻率方向)A/P (前/后),NEX(激勵次數(shù))3 次,ETL(回波鏈長度)19。 Propeller T2WI,其中 TR 3 600 ms,TE 129 ms,F(xiàn)OV 24 cm,Slice Thickness 8 mm,Spacing 2 mm,F(xiàn)req DIR A/P,NEX 1.5 次,ETL 32。 T2Flair Propeller,其中 TR 8 000 ms,TE 141ms FOV 24 cm,Slice Thicknes 8 mm,Spacing 2 mm,F(xiàn)req DIR A/P,NEX 1.5 次,ETL 36。77例口腔有金屬固定假牙被檢者采用常規(guī)橫斷位:FRFSE T2WI,T2Flair序列出現(xiàn)明顯的弧線偽影且位置不固定。
2.1 常規(guī)橫斷位掃描
77例口腔有金屬固定假牙被檢者采用常規(guī)橫斷位:FSE T2WI,T2Flair序列進行掃描,結果77例被檢者均出現(xiàn)明顯邊界清晰的弧形高信號偽影且位置不固定,(以基底節(jié)區(qū)為例)只是70例有合金假牙產生的偽影比7例合金加鋼絲固定假牙產生的高信號偽影略輕,嚴重影響圖像質量,難以辨別病變真?zhèn)?,容易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見圖1、2。
2.2 應用Propeller技術掃描
筆者針對77例口腔有金屬固定假牙被檢者在FSE T2WI,T2Flair序列上(以基底節(jié)區(qū)為例)所產生邊界清晰的弧形高信號偽影應用Propeller技術,即Propeller T2WI和T2FlairPropeller序列,結果70例有鎳鉻等合金假牙產生的高信號偽影完全消失,6例有合金假牙且有鋼絲固定所產生的高信號偽影基本消失,完全達到臨床診斷要求,另有1例假牙固定鋼絲較多所產生高信號偽影,只能減輕其偽影。見圖3、4。
口腔固定金屬假牙材料主要為合金,加上有鋼絲固定等,這些金屬會導致磁場不均勻以及磁場變形[1],又稱磁敏感偽影[2]。合金假牙及固定的鋼絲使其局部形成強磁場,從而嚴重干擾主磁場的均勻性[3],局部強磁場可使金屬假牙周圍出現(xiàn)一圈低信號“盲區(qū)”,其邊緣可見周圍組織呈現(xiàn)的高信號環(huán)帶,以及圖像出現(xiàn)空間錯位而嚴重失真變形[4]。偽影導致顯示的圖像不是真正的組織圖像,從而影響圖像質量,影響臨床診斷。應用Propeller技術,使原有的偽影明顯減少,為臨床提供優(yōu)質的圖像和正確的診斷。Propeller技術則是兩種技術的組合,即 (FSE或FIR)+K空間放射狀填充。FSE或FIR具有ETL,在一個TR間期采集一個回波鏈,回波鏈中每一個回波需要進行頻率編碼和相位編碼,在某個角度上平行的填充于K空間,這一組填充信息被稱為Propeller(螺旋槳)的葉片或者刀鋒;在下一次采集時與上次相比已經旋轉一定角度,再平行的填充于K空間,形成螺旋槳的另一個葉片。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填滿這個K空間,形成多個葉片組成一個完整的旋轉螺旋槳[5]。由于Propeller是采用(FSE或FIR)+K空間放射狀填充,可以明顯提高圖像的信噪比,消除或減輕磁敏感偽影,即金屬假牙所致偽影消除或減輕,達到臨床診斷要求。
本組77例被檢者均采用Propeller技術,即Propeller T2WI和T2Flair Propeller序列。其中70例有鎳鉻等合金假牙產生的高信號偽影完全消失,6例有合金假牙且有鋼絲固定所產生的高信號偽影基本消失,完全達到臨床診斷要求,另有1例假牙固定鋼絲較多所產生高信號偽影,只能減輕其偽影,不能消除。綜上可以看出金屬固定假牙所產生的偽影與假牙的材料及鑲嵌方法等多方因素有關,本文對77例被檢者所采用的Propeller技術,有70例完全消除,6例基本消除,1例不能消除其偽影,但能明顯減輕其偽影,消除率達98.70%(76/77)??梢赃_到臨床診斷要求。但是最好是于取出假牙后檢查,以免對圖像造成影響以及對被檢者造成傷害[6]。
[1]劉廣順,王瑤,任慶云,等.金屬固定假牙對磁共振成像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0,32(3):262-263.
[2]燕樹林,王鳴鵬,余建明,等.全國醫(yī)用設備使用人員(CT/MR/DSA)上崗考試指南[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9:299-301.
[3]楊正漢,馮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術指南[M].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96-102.
[4]周新輝,陳韻彬.金屬假牙對頭頸部MRI檢查的影響(附87例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8,30(5):110-111.
[5]邵晨嬰,俞立英.口腔內金屬修復物與磁共振偽影的關系[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34(2):143-145.
[6]陳崢,楊華歡,司徒祖超.螺旋CT三維圖像重建在診斷軟組織腫瘤的應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17):78-80.
Effection and treatment of metal dentures on hea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reatment
DENG Chengjian HE WeihongFAN Kun HU Ka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Hu′nan Province,Hengyang 421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tal denture on the image of the head MRI and eas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aused by artifact metal dentures by taking on the Propeller technology.Methods77 cases with oral fixed metal dentures were checked on head by the GE Signa HDe 1.5T MR machine,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sed before and after taking on the Propeller technology.Results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Propeller technology on the 77 cases,the metal artifacts of 76 cases were eliminated,one case was only eased,the elimination rate was 98.70%.ConclusionThe Propeller technology can eliminate or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rtifact(metal artifact)on the patients of oral fixation of metal dentur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rtifact;Propeller technology
R445.2
B
1673-7210(2012)08(a)-0104-02
鄧承?。?981.4-),男,本科學士,技師;研究方向:磁共振成像技術。
何衛(wèi)紅(1976.10-),男,本科學士,主管技師;研究方向:磁共振成像技術。
2012-03-13 本文編輯:衛(wèi) 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