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黎霞
演戲做人真性情
——我演《相討》中的皇甫母
■施黎霞
《釵釧記·相約討釵》,是蘇州昆劇院龔繼香老師和陶紅珍老師的拿手好戲,也是一個能體現(xiàn)我們劇院藝術(shù)特色和表演特點的保留傳承劇目。我學這個戲,最早是在藝校學習期間,跟我的啟蒙老師陳蓓學的。進團之后,我又有幸得到了龔繼香、陶紅珍兩位老師的親授和加工指點,從而在舞臺上能夠?qū)⒒矢δ傅男蜗罅⑵饋?,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如果我要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昆劇老旦角色,那《釵釧記·相約討釵》中的皇甫母,確實是一個很適合我演繹的角色。就我自身而言,從嗓子、扮相、個頭、氣質(zhì)來看,都很符合這個角色的條件。2011年五月,我有幸參加了由文化部主辦、上海大劇院承辦的全國昆劇青年演員匯演。在匯報展演中,我在《相約》中扮演的皇甫母這個人物,收放得當,規(guī)范俱到,得到了專家評委老師們的較多肯定和鼓勵。
《相約討釵》這兩折戲的主要情節(jié),是講史碧桃因父嫌貧愛富、欲圖賴婚,便心中不爽,暗中派侍女蕓香去至未婚夫皇甫吟家,約在中秋之夜到后花園贈其釵釧銀兩,以便及時迎娶。適逢皇甫吟不在家中,蕓香只好對皇甫的母親說了?;矢σ鞯弥笳讵q豫,卻被他的同學韓時忠約去講書?;矢υ谥v書中透露出約會真情,不料韓時忠竟然冒名潛入后花園,騙取了錢財物品。后來史女不見皇甫吟來迎娶,又叫蕓香去詢問究竟,結(jié)果與皇甫吟之母互生誤會,爭吵一場。
演戲關(guān)鍵是演人物,要準確精準地定位人物身份,捕捉人物感覺,體現(xiàn)人物性格。我為了揣摩皇甫母這個角色,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專門研究。先理解劇本,分析角色,再塑造人物形象。于是我腦中就出現(xiàn)了一個家道破落,生活拮據(jù),年齡在45歲左右,為人慈祥親切,性格溫和善良,又持有詩書禮節(jié)氣質(zhì),很可愛可親但同時又很迂腐的市井老婦人。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這樣一個在生活真實中可以想見的人物,要演得自然貼切,就要把戲曲程式的規(guī)范動作隱藏在生活化的言談舉止之中。在外形上要抓住她的特點:走路說話、舉止行動設定要符合人物身份,在舞臺上的側(cè)面動作運用的要多一些。
為了尋找人物的神態(tài)感覺,我除了模仿研究老師的人物感覺之外,還注意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蘇州小巷中的老太太們,一是為了尋找典型人物的真實化身,特別注意尋找生活不夠優(yōu)越的苦老太太的味道;二是為了采集素材,尋找動作與表情細節(jié),根據(jù)自身條件,演繹出具備自己特點的皇甫母。所以我塑造的皇甫母這個角色,既有傳統(tǒng)的表演科范,又有自己的生活基礎。
正因為我同時具備了繼承傳統(tǒng)與自己在生活中鉆研這兩條翅膀,我所塑造的皇甫母這個角色才讓觀眾覺得真實可信,拿捏得恰到好處。我自己認為:演戲說到底還是要注意真切二字。老師們一輩輩傳下來的表演技巧,原本就是源于生活的程式化動作與性格化體現(xiàn)。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夠深入生活,理解人物,光去模仿老師們的外部動作與表情,還是顯得較為空泛;因此必須要從當今社會市井形態(tài)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生活源泉,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體現(xiàn)老師們的教誨。做人真實,模仿到位,體驗深刻,戲就演的真了。
演員到底要選擇做怎樣的一個人呢?從我學戲開始,我就銘記梨園行的格言: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唱戲。即使老旦行當與我的真實年齡相距太遙遠,即使皇甫母只是古代的人物形象,但是作為演員,就必須將自己的行當演好,就必須將自己所演的角色體現(xiàn)得真實感人。
學習前輩經(jīng)驗,真實體驗生活,演好自身角色,也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出先做人、再做事的人生哲理與從藝經(jīng)驗。我也深信,戲如其人,作品也如其人的道理。況且演員的神圣職責,就是需要體會和體現(xiàn)每個角色所賦予的人生哲理,向觀眾解讀生命形態(tài),傳遞人生的真善美境界。所以我堅持在生活中把自己修煉成具有真善美性情和個性的人,這樣才能把舞臺上的角色飾演得更加生動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