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司國 王瑞海
胰腺癌預后極差,對放、化療均不敏感,目前手術治療是較好的治療方法[1],但手術切除率低且并發(fā)癥較高,尤其是胃切除后給患者帶來的生活質量問題及標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創(chuàng)傷程度上、輸血量上都較大,給治療和患者康復帶來很多不利影響[2],以上問題已逐年被專家所重視。近年來研究者[3]提出對胰腺癌患者進行保留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以減少上述情況發(fā)生。動物實驗研究[4]該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簡化操作、有利術后營養(yǎng)維持和提高生活質量等優(yōu)點,它也是近年來胰腺外科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5]。本研究通過對50例患者進行對照研究效果滿意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肝膽外科住院的胰腺癌手術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38~62歲,平均49.25歲。按入院先后順序簡單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25例(標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觀察組25例(保留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其中導管腺癌19例、腺泡細胞癌10例、小腺體癌9例:大嗜酸性顆粒細胞癌7例、小細胞胰腺癌5例。按國際抗癌聯(lián)盟分期,Ⅰ期:15例、Ⅱ期:20例、Ⅲ期:10例、Ⅳ期5例:無淋巴結轉移5例、有淋巴結轉移45例;全部在全麻下完成手術治療,無姑息術式,無圍術期死亡病例。排除惡病質、嚴重臟器功能不全、遠處臟器轉移(肝胃),癌腫浸潤周圍血管患者。兩組年齡、性別、患病程度等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胃的切除在1/3~1/2之間,于腸系膜上靜脈左側緣3 cm處切斷胰腺后切斷膽總管或肝管牽引無端膽管,切除膽囊和胰腺鉤突對腫瘤局部侵犯腸系膜上靜脈者,可部分切除腸系膜血管壁,予以修補。完整切除標本后,應先嚴密止血、沖洗,證明確實無出血后再行消化道重建,胰空腸吻合采用端端套入式吻合,膽腸吻合采用端側吻合。觀察組保留全胃、幽門及十二指腸球部,在幽門下切斷十二指腸,切除膽囊,膽管的切斷線與胰腺的切除范圍應根據(jù)病變部位、性質與通常的標準切除術相同。術中注意完整保留胃右動脈,保留胃小彎神經叢,消化道重建盡量采用結腸前十二指腸空腸吻合。對照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輸血量、最早恢復正常飲食功能時間、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隨訪1年后生存率。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使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輸血量、最早恢復正常飲食功能時間比較(t=4.33、4.55、4.42,P <0.05);兩組患者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χ2=4.45,P <0.05);兩組患者1 年后生存率(χ2=2.4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
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在全世界有增多的趨勢,發(fā)生部位一般以胰頭部多見,胰頭癌手術切除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而且其遠期療效甚差[6]。經典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一直是治療胰頭部腫瘤的主要方法,但是該術式尚不能滿足患者術后胃延緩排空的需要,對于患者進食功能恢復效果遠不能令人滿意[7]。多年以來,世界各地胰腺外科專家學者均在不斷探索和改進新的手術方法。標準胰腺癌手術存在食物不通過十二指腸,消化液的分泌失去進食后的同步化,并且不能防止返流,不能使食物緩慢地進入小腸等弊端,嚴重影響了貯存、消化和吸收功能[8]。采用保留幽門的術式可以構成一完整解剖學單位,保留幽門后使其具有了接近生理胃排空時間,食物經接近生理途徑逐漸進入小腸,有助于腸道的消化、吸收[9]。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輸血量、最早恢復正常飲食功能時間比較(t=4.33、4.55、4.42,P <0.05);兩組患者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χ2=4.45,P<0.05);兩組患者1年后生存率(χ2=2.45,P>0.05))。因此證明保留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胰腺癌手術中的應用具有較好效果和十足的應用價值。但是,該術式是否符合腫瘤學原則一直受到爭議[10]。隨著研究的進展,目前認為胰腺腫瘤最常侵犯胰頭周圍脂肪,最新的多項隨機化和多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該術式在無瘤生存率上與標準術式無顯著差異,該手術是符合腫瘤學原則的。所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其它不可預見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趙玉沛.胰腺癌診斷與治療的現(xiàn)狀與未來.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9,15(5):321-324.
[2]王春友,趙剛.胰腺癌發(fā)生機制研究進展.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9,26(7):825-826.
[3]劉續(xù)寶.胰腺癌根治性手術的再認識和展望.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6,13(5):500-501.
[4]吳本儼,朱鳴,蔡昌豪,等.老年胰腺癌臨床診治分析.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4,25(4):307-308.
[5]詹文華.進展期胃癌手術生活質量的評價.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1,4(2):74-75.
[6]潘常青,薛延慶,彭志海.進展期胃近側癌的淋巴結轉移和手術治療.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0(10):608-610.
[7]羅云生,王立明.全胃切除間置空腸重建消化道28例.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1,16(2):122.
[8]Nakane Y,Michiura T,Inoue K,et al.Length of the antral segment inpylorus2preserving gastrectomyJ.Br J Surg,2002,89(2):220-224.
[9]王春友.趙剛.胰腺癌發(fā)生機制研究進展.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9,26(7):825-826.
[10]劉續(xù)寶.胰腺癌根治性手術的再認識和展望.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6,13(5):5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