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仙
莫西沙星治療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觀察
和玉仙①
目的:探討莫西沙星治療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及優(yōu)越性。方法:2011年8月-2012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26例支原體肺炎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莫西沙星400 mg加入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注射,1次/d,療程為14 d;對照組給予紅霉素1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療程為14 d。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并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91%(P<0.05);觀察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jié)論:莫西沙星具有廣譜,高效,抗耐藥性強,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點,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支原體肺炎; 臨床癥狀; 紅霉素; 莫西沙星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炎癥,俗稱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多發(fā)于兒童、青少年人群,隨著血清學研究的逐步進展,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感染后有2~3 d的潛伏期,主要臨床癥狀有發(fā)熱、持續(xù)性咳嗽、咳痰,較重者伴有黏液膿性痰,偶有血痰,嚴重者可引起肺部呼吸綜合癥,威脅生命,導致死亡。在治療方法上,目前多采用紅霉素,是第一代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對緩解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具有明顯療效,但對肺泡細胞中的支原體不能保持有效治療,而且療程長、胃腸反應明顯、對肝臟毒副作用大等缺點[2],而且是兒童禁用藥。莫西沙星是新一代的喹諾酮類光譜抗菌藥,1999年由德國拜耳公司研發(fā)成功,抗菌譜比紅霉素更廣,對革蘭陰性菌、陽性菌、沙眼衣原體等細菌有較強的抗菌效果,尤其是對“非典型”肺炎支原體,是繼紅霉素之后的又一特效藥物。為進一步探討莫西沙星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和優(yōu)越性,對2011年8月-2012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26例支原體肺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療,臨床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共126例,全部來自2011年8月-2012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支原體肺炎患者,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3]。全部患者均有發(fā)熱、咳嗽癥狀,并伴有肺部濕性啰音,X胸片顯示有肺部陰影,MP-IgM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呈陽性。在患者知情的情況下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3例。觀察組男31例,女32例;年齡5~45歲,平均 (23±4.5)歲;病程2~13 d,平均(7.6±1.3)d;對照組男29例,女34例;年齡6~47歲,平均(25±3.4)歲;病程2~12 d,平均(7.4±1.8)d;兩組患者均排除心、肝、腎功能異常,伴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患者,孕婦、哺乳期婦女除外;兩組臨床癥狀、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退熱、補液、止咳化痰等對癥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給予莫西沙星400 mg(德國拜耳公司生產(chǎn))加入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注射,1次/d,療程為14 d;對照組給予紅霉素(宜都東陽光生化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療程為14 d。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退熱、咳嗽、肺部濕性啰音、肺部陰影消失時間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消失時間。
1.4 療效評定標準 本次研究療效評定標準參照蔣在強等[4]研究標準進行評定,痊愈:用藥3 d后,體溫恢復正常且無復發(fā),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療程結(jié)束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查均正常,X片胸透無陰影。顯效:用藥3 d后,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療程結(jié)束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查正常,X片胸透肺部陰影明顯吸收好轉(zhuǎn)。有效:用藥5 d后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療程結(jié)束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查未恢復正常,X片胸透肺部陰影部分吸收。無效:療程結(jié)束后,仍出現(xiàn)發(fā)熱現(xiàn)象,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字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83%,明顯高于對照組61.9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 兩組在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支原體肺炎又稱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其病原體為肺炎支原體,在CAP中發(fā)病率位于首位,并呈逐年上升趨勢。據(jù)有關國內(nèi)文獻報道顯示,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率約占CAP的20.7%~36%,與國外報道(24.8%)相類似[5-7]。支原體肺炎可通過口、鼻及空氣傳播,進而引發(fā)呼吸道感染,常發(fā)于兒童和青少年,近來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無細胞壁,采用青霉素、頭孢菌素等作用于細胞壁的抗生素對其無效,傳統(tǒng)上采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四環(huán)素類等抗菌藥治療,以往多采用紅霉素治療,它是第一代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對緩解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具有良好療效,但由于其保持療效時間短,而且療程長、胃腸反應明顯、對肝臟毒副作用大等缺點,逐步被喹諾酮類光譜抗菌藥所替代。莫西沙星作為新一代的喹諾酮類光譜抗菌藥,其結(jié)構(gòu)中含有甲氧基團,抗菌活性強,可有效阻斷“非典型”病原微生物DNA的復制,從而發(fā)揮殺菌作用。莫西沙星具有廣譜,高效,抗耐藥性強,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點,是目前最理想的藥物。筆者為進一步探討莫西沙星治療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及優(yōu)越性,將126例支原體肺炎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紅霉素治療,觀察組采用莫西沙星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91%(P<0.05);觀察組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或P<0.01);兩組均未見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結(jié)果表明,莫西沙星對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有顯著療效,可有效的控制體溫和治療炎癥,同時提高了痊愈率,減少毒副作用。莫西沙星具有廣譜,高效,抗耐藥性強,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點,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表2 兩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比較(±s) 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比較(±s) d
*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
組別 退熱時間 止咳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肺部陰影消失時間觀察組(n=63) 2.2±0.6* 4.1±1.3* 3.4±1.3* 8.5±1.6△對照組(n=63) 3.8±0.6 7.6±1.8 6.9±1.2 10.3±2.7
[1] 劉又寧,陳民鈞,趙鐵梅,等.中國城市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學多中心調(diào)查[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3-8.
[2] 馬迪,魯瑩.阿奇霉素、紅霉素合用短程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200例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5):4999-5000.
[3]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分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4] 蔣在強.莫西沙星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3):2590-2591.
[5] 姬峰,金華,韓智國,等.阿奇霉素與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87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8,48(18):47-48.
[6] 高瑞寧,徐秀紅,韓宇紅.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與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比較[J].兒科藥學雜志,2009,15(2):18-21.
[7] Beovió B,Bonaó B,Keó D,et al.Aetiology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mild community-acquired bacterial pneumonia[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3,22(10):584-591.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96
①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醫(yī)院 云南 玉龍 674100
和玉仙
2012-06-12) (本文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