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斯特是美國小說《紅字》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作者霍桑女權主義思想的產(chǎn)物,是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勇敢爭取美好愛情的典型代表;但海斯特并沒有屈服于當時清教主義至上的社會。本文從海斯特的人物形象中探析霍桑的女權主義意識。
關鍵詞:霍桑 《紅字》 女權主義
一、霍桑與《紅字》
19世紀美國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在作品中擅長運用象征主義手法和對人物性格進行心理分析,構思精巧;作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寓意深刻。《紅字》①是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羯J窃?9世紀美國女權運動高漲的時期創(chuàng)作《紅字》的。在這樣的特定社會條件下,一些女性作家從女性立場出發(fā),出版了不少相關的作品,奠定了女性主義文學的理論基礎。這引起不少男性作家也開始關注這一領域,納撒尼爾·霍桑就是其中之一。他通過當時許多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女權運動、女權斗爭的美國婦女,了解到當時最深刻的女權主義思想,這些激發(fā)了霍桑女權意識的產(chǎn)生,為他的女權主義提供了充分的理論基礎。
《紅字》講述了在17世紀中期發(fā)生在波士頓的一個愛情悲?。寒敃r的社會是清教主義至上,出身于英國沒落貴族家庭的海斯特與一個畸形的年老學者奇林渥斯結婚,婚后,在移居波士頓時,丈夫奇林渥斯因有事滯留荷蘭,海斯特先行到達波士頓,而后據(jù)傳丈夫遭遇海難。在獨居生活中,海斯特愛上當?shù)啬翈煻∶匪勾鸂?,并育有一女,取名珠兒。海斯特的行為被當?shù)氐那褰探塘x所不容,被逮捕入獄,并被法庭判有“通奸罪”,令她在刑臺上站立三個小時當眾受辱,并終身佩帶一個象征“Adultery”(通奸)的紅色字母A作為懲戒。
《紅字》的表層結構主要描述海斯特和丁梅斯代爾之間的通奸行為,并由這一事件而引發(fā)出的一系列矛盾。而小說的深層結構是在謳歌與描寫海斯特如何去戰(zhàn)勝精神上的極大痛苦,揭示出海斯特的那種堅韌不拔的個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反映了清教徒殖民統(tǒng)治下社會的黑暗丑惡。
二、《紅字》中海斯特女權主義的表現(xiàn)
霍桑成功地塑造了海斯特的形象。海斯特的一系列行動都是她自我精神力量的體現(xiàn)。海斯特是一位敢于反抗不合理婚姻,反抗命運,追求自由純潔愛情,期待男女平等地位的偉大女性;霍桑從正面描寫海斯特對窮人的熱心和仁慈,到側面描寫丁梅斯代爾如何受到良心的譴責,一直到最后海斯特最終被市民們認可并尊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女權主義立場上支持海斯特的行動。
“對我們沒有任何東西是神圣的,我們要打倒一切,包括我們自己?!焙K固氐呐运枷刖褪且虻挂磺?,打破束縛在人們心靈上的枷鎖。同精神上的痛苦抗爭是海斯特獨立自我精神力量的集中反映。從一開始海斯特就她獨特的裝扮顯示了其內(nèi)心狂放大膽的渴望,海斯特認為,她與奇林渥斯的婚姻是“一種錯誤而不自然的關系”,是典型的老夫少妻。他們的婚姻絕不是以相愛為前提和基礎的。海斯特年輕貌美充滿活力,奇林渥斯卻年老體弱畸形丑惡。對于這樣的結合兩人都表示“彼此都委屈了”。奇林渥斯選擇海斯特作為妻子是因為海斯特的青春美貌,另外他希望從海斯特身上得到家庭的溫暖和快樂。海斯特答應嫁給奇林渥斯是因為當時不諳世事,受了奇林渥斯的誘惑,簡單地認為在他身邊就是幸福。奇林渥斯贏得了海斯特的婚約卻沒有贏得她的心。她的“含苞的青春”幾乎被埋葬在這不合理的婚姻中。勞倫斯說過“如果精神和肉體不能和諧,如果他們沒有自然平衡和自然的相互尊敬,那么生命是難堪的”②。
海斯特在負罪受辱的歲月里,處處行善積德。她總是出現(xiàn)在人們最需要幫助的地方,之后又默默地離開。人們似乎已經(jīng)淡忘了“A”與“Adultery”的聯(lián)系,這時紅字對她而言已經(jīng)不是一個引起世人輕蔑和嘲笑的烙印,而是與 Able 結合在一起,紅字早已不再象征 Adultery,海斯特不再孤單(Alone),她贏得了人們對她的好感,在世人眼中她已不僅僅是個幫助人做事的能干的女人,而且能從精神上和心靈上給人引導和鼓舞的天使 Angel,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海斯特大膽的個性追求與清教主義至上的社會道德發(fā)生了沖突,她敢于砸碎神性的精神枷鎖,讓人性進行了一次自由的翱翔,使人生價值得以真正體現(xiàn)。
海斯特與丁梅斯代爾的孩子珠兒是母親性格的一面鏡子,她的“純潔的生命,承受著不可預知的神意,從一種茂盛的罪惡的熱情中,開出一朵可愛的不朽的花”,她有一種戰(zhàn)斗的氣質(zhì),一種狂野的、好動的、不守紀律的習性和反抗精神,遇到來自清教社會的侮辱與歧視,她敢于反抗;她蔑視那些小清教徒們,她會抓起石頭對他們?nèi)舆^去;她那完美的體態(tài),充沛的精力以及無謂的反抗精神,無一不是她母親精神的再現(xiàn)。最后,海斯特的“人性”在逆境中更加富有反抗精神,她鼓動牧師與她一起逃往遠方,去做“自由人”,是對“神性”壓制徹底的抗爭,也是她性格發(fā)展的新階段。
海斯特渴望并苦苦追求的愛情,即人生而具有平等、自由和愛的權利。海斯特無法擺脫強加在她身上的恥辱,但是她的內(nèi)心深處卻激情澎湃。她和丁梅斯代爾真摯深厚的愛情支撐著她,她才會擁有足夠大的精神力量去獨自佩戴紅字A,堅強地承受一切來自社會的辱罵和譴責。她一直在為自己愛的權利與清教教義下的社會環(huán)境斗爭。海斯特是勇敢的、善良的,也是誠實的、忠貞的。她把感情看得很神圣,不管她承受什么樣的懲罰,她都堅決不說出丁梅斯代爾的名字,這是她對愛情的忠貞?!八麄儾坏诓煌瑫r候不同地點給人類靈魂帶來了希望之光, 更重要的是他們無不給我們做了這樣一個啟示: 自由是要通過斗爭才能獲得的權利, 而人類前行的歷史實際上就是為了自由而不斷地、英勇不屈地同各種枷鎖、束縛作斗爭的歷史, 在這種斗爭中人們對自由的認識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接近自由的本質(zhì), 自由國度的疆界地域也越來越廣大遼闊。”③
海斯特的女權意識是敏感而先進的,但由于當時虛偽的社會道德和腐朽的社會制度,縱然她有多么堅強的女權意識、大膽的反抗行為,最終還是無法戰(zhàn)勝強大的清教勢力,釀成社會悲劇。海斯特所表現(xiàn)出的女權意識正是那個時代廣大追求自由幸福權利女性的精神寫照。
三、《紅字》中霍桑的女權主義意識
霍桑由于社會、家庭及自身的因素,形成了既為清教主義等舊觀念所縈繞,又抱有人道主義等美好理想的復雜的世界觀?!都t字》是一部宗教背景下的作品,它的任務是在探討原罪及其后果的前提下真實反映清教社會中具有女性自我意識的婦女的生存狀況。海斯特宣揚愛情帶來的幸福生活,雖然對霍桑來說是個烏托邦式的夢想,但是卻表達了他對女權主義未來的希望。海斯特成功地讓紅字有了更加深刻的寓意,象征著那些無法將她們自己從父權制度的鎖鏈中解放出來的婦女的火炬,給她們指明了道路。
霍桑在《紅字》中頌揚了海斯特與丁梅斯代爾之間的純真愛情,對他們質(zhì)樸、誠實、善良的“人性”予以肯定,對他們悲慘命運表示同情,對造成悲劇的社會和宗教的罪惡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無論是人性的惡,還是自身的性格弱點,以及所處的社會,都是造成主人公愛情悲劇的根源,但是究其根源,所有的這些原因,都是清教徒殖民地及宗教的某些不合理的倫理制度造成的?;羯T谧髌分兴沂镜呐畽嘀髁x思想為后來的女權主義運動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霍桑的偉大在于他能以表面溫和而實質(zhì)犀利的筆鋒暴露黑暗、諷刺邪惡、揭示真理?!靶≌f的主題十分清晰:不是對罪惡的研究,不是關于罪惡的影響,而是罪惡懲罰的有效性。處罰只是對某些人有用,并非對所有人有用。在描述效應中,霍桑傾向于表達他對父系社會的譴責?!雹苷缁羯T凇都t字》中所期待的那樣,“婦女要得到真正的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打倒整個社會體系,重新來建樹。其次,男人的本性或者說是已經(jīng)變成本性的長期遺傳的習慣,必須根本改造,那時婦女才會享有近似公平而又合理的地位”⑤?;羯K固剡@一前衛(wèi)思想的塑造真正吐露出西方一代女性的心聲,表達了他對新英格蘭殖民統(tǒng)治時期的婦女狀況的關心,而在《紅字》中對女主人公進行正面、積極的褒頌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證明了霍桑不愧是誕生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女權主義先驅(qū)。
① 霍桑:《紅字》,周曉賢、鄧廷遠譯,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文中有關小說引文均出自該書,不再另注。
② 楊政.人生壯游·精神探險·智慧激情·200部世界名著展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98.
③ 常品.自由的抗爭——重讀霍?!都t字》[J].文教資料.2005,(35):45.
④ 李蕓.《紅字》中海斯特的邊緣地位——霍桑女權主義意識體現(xiàn)[J].瓊州學院學報,2005,(02):36.
⑤ 林亞光.世界文學名著故事集[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32.
作 者:沈 軍,信陽師范學院大學外語部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及英語教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