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聲淼
鮮食毛豆—單季稻—蘿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不僅解決了作物輪作問題,改善了農(nóng)田土壤性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充分利用了耕地資源,提高了復種指數(shù),增加了單位面積產(chǎn)出效益,三季每667 m2產(chǎn)值達5 800元、凈收入4 500元,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鮮食毛豆
近年來,我們先后引進了早熟毛豆和韓國蘿卜新品種,在本縣低海拔(250~450 m)區(qū)稻田中開展了鮮食毛豆—單季稻—蘿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的試驗探討與推廣。到2009年,該栽培模式在浙江慶元縣松源、屏都、竹口、淤上等低海拔鄉(xiāng)鎮(zhèn)年種植面積700 hm2左右,取得了較好經(jīng)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一般第一季鮮食毛豆每667 m2產(chǎn)量500 kg、產(chǎn)值1 200元、凈收入800元,第二季水稻每667 m2產(chǎn)量550 kg、產(chǎn)值 1 100元、凈收入 700元,第三季蘿卜每 667 m2產(chǎn)量3 500 kg、產(chǎn)值3 500元、凈收入3 000元。三季合計每667 m2產(chǎn)值5 800元、凈收入4 500元。該種植方式既考慮到作物的合理輪作,改善了農(nóng)田的土壤性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提高復種指數(shù),充分利用了耕地資源,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產(chǎn)出效益,是一種具有廣闊發(fā)展前景的糧菜種植新模式。
第一季鮮食毛豆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采用地膜覆蓋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鮮莢上市。第二季水稻5月上中旬播種,6月上中旬移栽,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割。第三季蘿卜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種,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陸續(xù)采收上市。
宜選擇高產(chǎn)、皮薄、毛白、莢寬、生育期90天左右的早熟春毛豆品種,如引豆9701、蕭墾8901、春分早、95-1等。
為確保第二季水稻在6月上中旬移栽,春毛豆必須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擇晴播種,采用覆膜栽培,要求畦寬 1.4~1.5 m(包溝),每畦播4行,行距30 cm,穴距25 cm,每穴播種3粒,覆土厚度2~2.5 cm,細泥蓋種后每667 m2用乙草胺100 g對水50 kg噴霧封殺雜草。播后10天左右破膜引苗查苗補苗,確保每穴2株健壯苗。
土壤翻耕后,整畦前每667 m2撒施復合肥50 kg、鈣鎂磷肥50 kg、尿素5 kg、硼砂1 kg作基肥。初花期看苗長勢每667 m2澆施復合肥5~6 kg,同時每667 m2用鉬酸銨10 g加磷酸二氫鉀75 g對水40 kg葉面噴施2次。
春大豆的主要蟲害有蚜蟲、豆莢螟等,可選用吡蟲啉、樂斯本(毒死蜱)、阿維菌素、甲維鹽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主要病害有銹病、炭疽病等,可選用三唑酮、代森錳鋅、苯醚甲環(huán)唑、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
可選擇生育期140天左右、產(chǎn)量高、抗性強的品種,如中浙優(yōu)1號、粵優(yōu)938、兩優(yōu)培九等,在9月底10月初收獲,不影響下季蘿卜種植。
鮮食毛豆后茬中稻宜在5月上中旬播種,采用旱育秧技術(shù),秧齡掌握在25~30天,適當提高插秧密度,確保足穗高產(chǎn),一般插秧密度控制在每667 m21.2 萬~1.3 萬叢。
堅持底肥足、追肥速的原則。一般667 m2用純氮12 kg,其中基肥占60%~70%,穗肥占30%~40%?;?67 m2施碳酸氫銨 30~40 kg、過磷酸鈣 25~30 kg、氯化鉀 7.5 kg;插后 5~7 天施尿素 7.5~10 kg,并結(jié)合大田除草用農(nóng)家樂1包與尿素混合撒施,寸水保持3~5天,在主莖倒二葉露尖時看苗施穗肥尿素8 kg/667 m2左右。
秧苗移栽后重點圍繞爭穗、大穗、保穗開展田間管理。爭穗就是爭取有較多的穗,主要措施有淺水分蘗、足施分蘗肥、適時烤田,控制無效分蘗,強壯有效分蘗。大穗就是使稻穗發(fā)育良好,形成大穗,主要措施是在水稻圓稈拔節(jié)期施足壯穗肥。保穗就是保護有效分蘗和有效穗不受病蟲草為害,主要措施是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病蟲草害,確保有效苗、有效穗健康生長發(fā)育。
應(yīng)選擇生育期較短、60天左右能達到商品成熟,具有抗病、耐寒、根形美、不易抽薹糠心、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的優(yōu)良品種,如美寶玉3號、漢白玉、漢白春、特新白玉春等。
蘿卜為根菜類蔬菜,深耕高畦有利于蘿卜根的伸長和產(chǎn)量、品質(zhì)的提高,所以,上季水稻收獲后應(yīng)先鏟除稻樁,反復深耕細鋤使土塊松散,并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1 500~2 000 kg、三元復合肥30 kg、硼肥1 kg作基肥,然后作成寬1.3 m(包溝)、高30~35 cm的深溝高畦。
蘿卜播種過遲,后期氣溫偏低,肉質(zhì)根生長緩慢或受阻,商品蘿卜變短變小,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所以蘿卜播種期應(yīng)盡量提早,最好在10月10日前下種。精量播種,每穴播種1~2粒,留苗1株,每畦播3 行,行距 25~30 cm,穴距 20~25 cm,每 667 m2播6 000~6 500 穴,667 m2用種 100 g左右。
播后應(yīng)防旱、防暴雨,促進發(fā)芽出苗。出苗后7~10天施提苗肥,667 m2用腐熟人糞尿50 kg加復合肥1 kg、尿素1 kg,沖水500 kg澆施;播種后25~30天和40~45天分別追肥1次,每次667 m2用復合肥25 kg配成0.5%的液肥澆施。
蘿卜苗期病蟲害主要有黃曲條跳甲、小地老虎、蝸牛、立枯病、猝倒病等,應(yīng)特別注意防治黃曲條跳甲,可用樂斯本、啶蟲脒、聯(lián)苯菊酯、辛硫磷等藥劑噴霧防治。中后期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可用吡蟲啉、阿維菌素、甲維鹽等藥劑噴霧防治。病毒病可在發(fā)病初期用病毒A、嗎啉胍·三氮唑等藥劑防治,霜霉病可用甲霜靈、三乙膦酸鋁、百菌清等藥劑防治,軟腐病可于發(fā)病初期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防治。
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