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海 翁鈺玲
沙縣春季氣溫低、日照少、雨量中等偏多,在進行春季蔬菜生產(chǎn)時,應(yīng)選擇適宜品種,適期播種,培育壯苗,加強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草害,以獲高產(chǎn)。
白玉春蘿卜
中甘15號甘藍
沙縣屬南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年平均氣溫19.6℃,年平均無霜期285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877 h,年平均降雨量1 567 mm。沙縣地處低海拔地區(qū),1~4月活動積溫 1 628℃左右,是全年總活動積溫7 000℃的 23.2%;日平均溫度 13.5℃,是全年日平均溫度的 70.6%;降雨量 542.9 mm,是全年降雨量的 34.6%;日照時數(shù) 454.8 h,是全年日照時數(shù)的24.2%。沙縣春季氣溫低,日照少,雨量中等偏多。春季蔬菜品種選擇和栽培技術(shù)如下。
應(yīng)選用抗寒性強、耐抽薹、適應(yīng)性強、豐產(chǎn)性好的蔬菜品種。如甘藍類蔬菜選用春秋雙豐2號、中甘15號;慶農(nóng)65天春花椰菜;白菜類選用菊錦、強春、健春;根菜類選用白玉春蘿卜;茄果類番茄選用合作903、合作918;茄子選用閩茄2號和3號;辣椒選本地朝天椒,甜椒選用美椒108,牛角椒選用美椒101;瓜類選用福州早熟芋瓠、本地圓瓠、本地夏茂早熟黃瓜,西葫蘆選用山西早熟種,甜瓜類選用新銀輝、金滿地,西瓜選用黑美人、慶發(fā)8號和9號;豆類選用本地和沙縣四季豆、臺灣75毛豆;葉菜類選用的沙縣蕹菜、莧菜;薯芋類選用沙縣白芽芋、紅芽芋、檳榔芋;蔥蒜類選用廈門細蔥、大葉韭菜;菜用甜玉米選用世珍、華珍;糯玉米選用愈糯7號和8號。具體安排見表1。
根據(jù)不同種類蔬菜對溫光條件要求和產(chǎn)品收成季節(jié),分期播種,采用大中棚農(nóng)膜覆蓋保溫栽培,育苗時可采用72孔苗盤。按草炭∶蛭石=2∶1配制基質(zhì),或采用常規(guī)育苗方法將種子直播在畦面上,播后農(nóng)膜覆蓋保溫栽培。
一是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用噁霉靈15 g加水15 kg噴施畦面,能有效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二是稀播種,嚴格控制播種量,甘藍、花椰菜、大白菜每 1 m2播種量 0.2~0.5 g,蘿卜、長豇豆、四季豆每 667 m2用種量 0.75~1.25 kg。三是用 0.2%~0.4%的 50%多菌靈原粉藥劑拌種。四是幼苗2~3葉期進行第一次間苗;4~5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去弱留強,去密留稀。五是幼苗期保持土壤濕潤,移栽前2~3天,用0.5%~1%的復(fù)合肥(45%)澆施,生長中期視苗情補施一次接力肥。六是病蟲害防治,苗期易發(fā)生猝倒病、立枯病,用95%噁霉靈3 000倍液灌根,或用95%噁霉靈10 mL加菌無菌 (乙蒜素)10 mL對水15 kg進行噴施;黃曲條跳甲、小地老虎用48%樂斯本(毒死蜱)1 000倍液噴施或灌根。
表1 沙縣春季蔬菜品種安排
蔬菜對肥料和水分要求比較高,施肥次數(shù)和施肥量視土壤肥力狀況和蔬菜種類而定,實行氮、磷、鉀、中微肥、有機和無機肥配合施用,產(chǎn)品收獲前5~7天不施氮肥,以減少硝酸鹽在蔬菜產(chǎn)品中積累。春季雨水比較多要注意田間排水,根據(jù)各類蔬菜對水分需求不同,并視苗情、天氣情況及土壤條件合理澆灌,保特土壤濕潤,天熱時每天澆灌1~2次。
春季蔬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角斑病、霜霉病、疫病、黑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主要蟲害有黃曲條跳甲、蚜蟲、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小地老虎等。實行無公害栽培,可提高產(chǎn)品競爭能力,應(yīng)選用抗病品種,增強品種抗性,減少使用化學(xué)農(nóng)藥,選用生物農(nóng)藥,同時根據(jù)各種病蟲發(fā)生規(guī)律、病情指數(shù)、蟲口密度、氣候條件、寄主等情況進行綜合防治。為了防治蔬菜田間雜草,減輕勞動強度,播種前根據(jù)不同蔬菜品種選用苗前苗后除草劑,可采用金都爾(精異丙甲草胺)1 000倍液或丁草胺500倍液噴施畦面,移栽后15~20天用10%蓋草靈1 000倍液噴施十字花科蔬菜畦面能有效防治田間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