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聰明人曾經(jīng)說:結(jié)婚就像是圍城,城外的人拼命想攻進去,城里的人拼命想沖出來。語出錢鐘書《圍城》,據(jù)聞為法國諺語。
聽過這句話的人一定不少,真正能了解過其中滋味的人一定不多。
我曾經(jīng)住在過城里,現(xiàn)在又到了城外。(1974年古龍與妻子葉雪仳離。)“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住在城里時,只覺得有時歡樂,有時痛苦,有時愛得天昏地暗,有時恨不得拼個你死我活,其實究竟是什么滋味,我自己也不太清楚?,F(xiàn)在又到了城外,偶爾坐到高樹上,看看城里的風(fēng)光,倒真是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是什么滋味?或許也不過是一種不是滋味的滋味。
看到倪匡夫婦,我心里總覺得有點甜甜的,又有點酸酸的,是羨慕,又不能不承認有點忌妒。
我只能承認有些人的福氣比較好,倪匡無疑是這種人。
我相信無論任何人都絕對想不出任何一句話來形容他們夫婦間那種本來就不是任何言語所能形容得出的感情。
假如這世界上還有一個人能形容得出,我相信那個人一定就是我。
倪大嫂姓李叫李果珍,1959年與倪匡結(jié)婚。他們住在海威大廈,我們曾經(jīng)替她起過一個很夠威的名字——“寸步不離”李海威。
在武俠小說里,如果有個人真的能和人“寸步不離”,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一回頭,就能夠看到她;不管你怎么走,只要一回頭,她還是在你身后,你說:“邊個夠她威?”(粵語,喻“誰有她這么威風(fēng)?”)
我們替她起這個名字,只因為他們夫婦實在是“秤不離砣”,因為我們總能看見倪大嫂跟在倪匡身旁,不管倪匡說什么,倪大嫂總是脈脈地看著他,眼睛里總是充滿了關(guān)懷和愛慕。
后來我們才知道,真正離不開的,是倪匡;只要一離開倪大嫂,聰明絕頂?shù)哪呖锪⒖虝兊妹CH蝗粲兴В踔習(xí)悬c驚魂落魄。
寫小說,寫雜文,寫劇本,倪匡一個人就可以比得上古龍三萬個,可是走到路上,如果沒有倪大嫂,他就傻了!他居然不認得路,居然不會辨東南西北,甚至不辨前后左右。
愛迪生往往會忘記吃過飯沒有,愛因斯坦常常會用同一塊肥皂洗屁股和刮胡子,天才總會有些地方讓人覺得笨笨的。
倪匡這種表現(xiàn)是不是也有點笨笨的?
我認為不是。那只不過是一種依賴,一種互相的依賴,一種深入骨髓、休戚相關(guān)、三億七千九百八十六萬棒子都打不散的情感。一種總是會讓坐在城外高樹上的人流淚的情感。
高樹是什么樹?通常都是棵枯樹,也許根還沒有死,可是枝葉都已凋零,坐在樹上的人,隨時都可能掉下來,掉到無底的深淵中去。
有些人隨便怎么掉,最多也只不過掉進陰溝里去,有些人卻一掉就會掉進無底的深淵里。
因為他們沒有根,沒有可以依賴的。
住在城里的人,遠遠地看見一個人高高地坐在城外的高樹上,一定會覺得這個人又風(fēng)涼,又愉快。
可是等到他們坐在這棵樹上去的時候,也許他們就寧可躺在陰溝里。
我說這些廢話,并不一定是要勸各位都搬到城里去住?!澳写螽?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人生總得要有個歸宿”。這些話,我也并不一定十分贊成。
可是每當(dāng)我看到黃昏日落,林蔭樹下,一對白發(fā)蒼蒼的老夫妻,手挽著手,互相依偎著,遙指著天末一只孤鴻輕輕低語時,我就希望我自己能有一種權(quán)力——讓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
選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