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吳君文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驅蚊香草和鼠尾草的繁殖及其在荊州的應用
張秀娟,吳君文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以亞熱帶芳香性植物驅蚊香草(Qcinnunbasilicum)和鼠尾草(Salviacoccinea)為材料,研究了其在荊州的種植及園林應用的適應性。種植觀察表明:2種芳香性植物在荊州生長狀態(tài)良好,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單株平均花朵數分別39朵和45朵,花期分別高達96d和107d,結實率分別為50%和70%。采用實地考察與模擬應用相結合的形式,對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在荊州的園林應用前景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種植物可以在荊州大規(guī)模應用至城市綠化。
驅蚊香草(Qcinnunbasilicum);鼠尾草(Salviacoccinea);種植;園林應用
驅蚊香草(Qcinnunbasilicum)和鼠尾草(Salviacoccinea)均屬于唇形科,分別為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驅蚊香草原產于歐洲,株高25~60cm,多分枝,呈半球開型,葉對生,橢圓形淺裂,輪生總狀花序,開小白花[1];采用播種繁殖,發(fā)芽適溫為15~25℃,生長適溫為20~30℃。鼠尾草原產地中海地區(qū)[2],植株灌木狀,花有紫色、粉紅色、白色或紅色,株高60~90cm,葉心形,微皺[3];花頂生,似一串紅而小,花冠下唇比上唇長;播種繁殖發(fā)芽適溫為15~25℃,生長適溫為15~30℃,也可以采用扦插繁殖。驅蚊香草和鼠尾草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在園林上的用途比較廣泛,在日照充足及干燥的環(huán)境下,特別適合做為地被植物[4],用于花境、花壇布置也能取到很好的效果[5],適于在山間坡地、路旁、水邊及林蔭下種植[6],均較耐高溫,在少花的夏季更能體現出其在園林應用上的優(yōu)勢。
湖北荊州夏季草本花卉相對較少,同時缺乏新穎性[7],新的草本花卉應用也較少,因此夏天荊州的園林景觀略顯單調。驅蚊香草及鼠尾草是適宜栽植的夏季花卉[8],將這2種草花引入荊州進行大規(guī)模種植應用很有必要。
本試驗在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塑料溫室進行。試驗所用種子由北京市芳萱苑種子有限公司提供。試驗用盆為塑料盆,規(guī)格為上口內徑20cm、盆底內徑5cm、盆高18cm。播種基質為土壤與珍珠巖按1∶1混合。2009年4月20日播種,點播深度為1~1.5cm,播種后早晚各澆1次水,澆水量依據天氣情況適度澆水。兩葉一心時間苗,每種植物栽培4盆,每盆3株定苗,2種芳香性草本植物共計24株。每3d施一次稀營養(yǎng)液。為分析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在荊州園林應用情況,選定3個選典型地點實地調查園林植物應用情況,第一個調查點為荊州較具代表性的住宅小區(qū)南門外的“城南春天”,第二個調查點為北京中路,第三個調查點為沙隆達廣場。分類記下該調查點全部造景植物種類,最后進行驅蚊香草和鼠尾草荊州推廣應用的評價。
2.1 驅蚊香草和鼠尾草的生長狀況
驅蚊香草和鼠尾草株高分別為46.3cm和18.3cm(表1)。驅蚊香草從2009年4月28日開始發(fā)芽,7月10日出現第一個花蕾,營養(yǎng)生長期為73d。鼠尾草從4月25日開始發(fā)芽,6月27日長出第一個花蕾,營養(yǎng)生長期為63d。驅蚊香草營養(yǎng)生長期比鼠尾草稍長。驅蚊香草和鼠尾草的單株花朵數分別為39朵和45朵,驅蚊香草的單株花朵數量比鼠尾草少。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單朵花開放時間為3~4d。驅蚊香草和鼠尾草花期分別為96d和107d,驅蚊香草的花期短于鼠尾草。2009年10月26日測得驅蚊香草和鼠尾草植株結實率情況分別為52%和67%,驅蚊香草的結實率低于鼠尾草。
表1 驅蚊香草和鼠尾草的園藝學性狀
2.2 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在荊州的園林應用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在荊州園林上的應用情況,對具荊州代表性的住宅小區(qū)和交通干線的園林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1)“城南春天”小區(qū) 調查在2009年5月2日進行?!俺悄洗禾臁毙^(qū)位于荊州城南門外,為現代歐式建筑風格,屋頂采用坡頂形式,立面采取構架和坡頂相結合,增加了建筑的雕塑感;色彩以白色為主調,灰藍色調為輔。該小區(qū)比較注重小區(qū)綠化,喬木有銀杏、雪松、大葉女貞、合歡、金絲垂柳、廣玉蘭、櫻花、紫葉李、棕櫚、蘇鐵,灌木有小葉女貞、金葉女貞、大葉黃楊、海棠、月季、海桐、南天竹、法國冬青、紅楓、含笑、慈竹,草本有紅花酢漿草、紫鴨跖草、鳶尾、蔥蘭及吉祥草。雖然小區(qū)的建筑風格屬于歐式,但小區(qū)內采用中國風味濃郁的小橋流水景觀以及具備中國古典意境的慈竹來點綴,展現了中西合璧的效果。在這樣一個現代化的歐式建筑小區(qū)內,如果運用驅蚊香草和鼠尾草作為一個東方與西方的結合點、過渡點,可以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①在小區(qū)正中央的小橋流水邊上間植鼠尾草,并在外圍鑲嵌驅蚊香草,使驅蚊香草、鼠尾草與小橋流水相結合形成花境,在夏季能給人以清涼的感覺。②在高大喬木的下面將鼠尾草以圓形花壇形式種植,可以增強植物組合的層次感。③驅蚊香草可替代蔥蘭作為邊緣種植,使整個花壇色彩鮮明,充滿生機和活力。通過這種應用后,可使該小區(qū)內真正體現中西合壁的效果,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北京中路 在2009年5月14日進行,調查地點為沙市區(qū)最為繁華的街道北京路。這條街道為沙市區(qū)的主要路段,其綠化形象直接影響著整個荊州的旅游形象。喬木有雪松、廣玉蘭、櫻花、紫葉李、法國梧桐、棕櫚、蘇鐵,灌木有小葉女貞、金葉女貞、大葉黃楊、月季、海桐、法國冬青、紅葉石楠、中華蚊母,草本有紫鴨跖草、鳶尾、蔥蘭及吉祥草,雖然綠化水平較高,基本上可以代表荊州市的旅游形象,但存在的問題同樣也是在夏季過于單調,故將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在道路兩旁適當應用,做成小花壇,則可以使道路景觀更顯活潑。
(3)沙隆達廣場 調查于2011年5月3日進行,沙隆達廣場為荊州市沙市區(qū)最大的公共綠地,也是沙市的標志之一,為眾多沙市人茶余飯后的休閑場所,也是外地人來沙市必到的景點之一,其綠化景觀的好壞與城市整體形象息息相關。喬木有雪松、廣玉蘭、櫻花、紫葉李、棕櫚、蘇鐵,灌木有小葉女貞、金葉女貞、四季桂、大葉黃楊、海棠、石榴、月季、海桐、法國冬青、紅楓、紅葉石楠,草本有馬蹄金、紫鴨跖草、高羊茅、吉祥草。作為公共綠地,綠化用材過于普通,不能很好地凸顯城市檔次,有很多地方有待加強。筆者發(fā)現該綠地基本沒有開花的植物,景色為單調的綠色,若將鼠尾草布置在廣場的主要人行道兩邊成花徑,則可起到破色的效果,且依園林色彩學而言,在炎熱的夏季紅綠色相搭配可以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受。
通過對上述代表小區(qū)及主要街道和公共綠地的調查,可以看出荊州在園林用材上存在不足。首先,可供園林綠地應用的植物種類的匱乏[9],極大地限制了景觀設計師的思維,阻礙了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提高;其次,不太注重園林設計功能,其種植形式單一。因此,荊州園林綠化非常有必要引進更新的、更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的園林用材。
目前國內外對驅蚊香草和鼠尾草的栽培技術和園林應用研究較少。隨著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要求的不斷提高,能美化香化城市[10]、調節(jié)城市氣候、凈化城市空氣[11]、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色彩柔美、形態(tài)新穎的驅蚊香草和鼠尾草越來越受大眾親睞,其園林應用范圍和效果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研究結果分析表明,驅蚊香草和鼠尾草都比較適合在荊州種植。同時,通過對荊州的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區(qū)和比較典型的街道及公共綠地園林應用狀況的調查及模擬應用分析,可以肯定驅蚊香草和鼠尾草值得在荊州園林綠地規(guī)劃中大力推廣。此外,國內外研究表明,驅蚊香草體內含有幾十種揮發(fā)性芳香物質,能散發(fā)出濃郁的香氣,具有強烈的驅蚊作用,倍受現代人的青睞,而鼠尾草在醫(yī)藥業(yè)、化妝品工業(yè)、飲食制造業(yè)、香煙制造業(yè)等行業(yè)都有應用。
[1]張 偉.羅勒驅蚊香草的簡易栽培[J].花草藥,2004,(8):21.
[2]孫 爽.四季常綠的香料植物灌木鼠尾草[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6,(1):38.
[3]鄭九淼,孫 磊,唐宇力.杭州地區(qū)芳香植物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35):17752-17753.
[4]任秋萍,張復君.環(huán)保型驅蚊香草的種植技術[J].農業(yè)新技術,2000,(3):12.
[5]宮云忱.介紹幾種名優(yōu)香草植物[J].北京農業(yè),2004,(1):35.
[6]吳立俠,孫 新.園林花卉在草坪上的應用[J].吉林蔬菜,2005,(3):66.
[7]李秋杰.荊州城區(qū)花卉應用現狀及探討[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2,22(3):216-218.
[8]唐東芹,楊學軍,許東新.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及其應用[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1,18(4):3-4.
[9]李德明,張秀娟,李 科.藍豬耳的繁殖及其在荊州園林應用的調查分析[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9,48(9):2190-2195.
[10]孫 明,李 萍,呂晉慧,等.芳香植物的功能及園林應用[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7,(5):46-47.
[11]仲秀娟,李桂祥,趙蘇海,等.談芳香植物應用及前景[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8,(24):105.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2.002
Q949.777.6
A
1673-1409(2012)02-S004-02
2012-02-11
長江大學博士啟動基金(CJDX-D2010198)
張秀娟(1979-),女,河北保定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園林植物及森林生態(tài)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