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限
(亞琛工業(yè)大學(xué)有機化學(xué)研究所,德國亞琛)
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是一類極其普遍而又重要的化合物。一般來說,在配合物中,一個或多個中心金屬與一個或多個配體成鍵,形成完整的配合物分子[1]。配位化合物因其豐富多樣的結(jié)構(gòu)類型和成鍵特征,成為化學(xué)家們十分鐘愛的研究對象。很多配合物展現(xiàn)出有趣的物理功能(如作為單分子磁體)和化學(xué)功能(如作為均相催化劑),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
在紛繁的配合物之中,有一類分子,其中心金屬以多重鍵形式與第14族至第16族的p區(qū)元素之單個原子相連,亦即金屬-末端元素多重鍵配合物(見圖1)。目前見諸報道的在實驗上成功制備出的這類化合物包括金屬-末端碳(第14族)配合物,金屬-末端氮、磷、砷、銻(第15族)配合物,以及金屬-末端氧、硫、硒、碲(第16族)配合物。在當(dāng)今的化學(xué)研究中,這些化合物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金屬-末端碳配合物被認為是繼金屬卡賓和金屬卡拜配合物之后的又一類新型金屬-碳多重鍵化合物[2];金屬-末端氧配合物可用于活化惰性化學(xué)鍵[3]。
圖1 金屬-末端元素多重鍵配合物的英文名及推薦中文翻譯
根據(jù)國際純粹與應(yīng)用化學(xué)聯(lián)合會(IUPAC)的無機化學(xué)命名規(guī)則,這些配合物的英文名分別為metal carbido,nitrido,phosphido,arsenido,antimonido,oxido(常稱為 oxo),sulfido,selenido 及 tellurido complex[4],但至今尚無簡潔統(tǒng)一的中文譯名。筆者建議將其統(tǒng)一譯為金屬X獨配合物(X為配位元素名)。按此譯法,上述各化合物分別稱為金屬碳獨、氮獨、磷獨、砷獨、銻獨、氧獨、硫獨、硒獨和碲獨配合物?!蔼殹弊煮w現(xiàn)出該元素單獨與中心金屬產(chǎn)生配位,與相應(yīng)英文名中的結(jié)尾“do”相對應(yīng),且讀音恰好相似(即“獨”與“do”的讀音相似),因此達到了意譯和音譯的雙重效果。更進一步,可將該類型的配合物統(tǒng)一簡稱為獨合物,易于記憶和表達。
綜上所述,將金屬-末端元素多重鍵配合物統(tǒng)稱為金屬X獨配合物在音和意上均與英文名相匹配,推薦在中文化學(xué)術(shù)語界使用。
[1]Gispert J R.Coordination Chemistry[M].Weinheim:Wiley-VCH,2008:XXIX.
[2]Peters J C,Odom A L,Cummins C C.A Terminal Molybdenum Carbide Prepared by Methylidyne Deprotonation[J].Chem.Commun.,1997:1995 -1996.
[3]Gunay A G,Theopold K,H.C-H Bond Activations by Metal Oxo Compounds[J].Chem.Rev.,2010(110):1060-1081.
[4]Connelly N G,Damhus T,Hartshorn R M,et al.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IUPAC Reconmmendations 2005[M].Cambridge: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05:28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