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德,王桃銀,李世玉,趙鵬,肖平闊,賀定翔,蘭才武
(1.深圳津村藥業(yè)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3;2.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貴州 凱里 556013)
鉤藤的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
劉玉德1*,王桃銀1,李世玉1,趙鵬1,肖平闊1,賀定翔2,蘭才武2
(1.深圳津村藥業(yè)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3;2.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貴州 凱里 556013)
目的:推進鉤藤的野生轉(zhuǎn)家種并探索鉤藤的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對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方法:深圳津村藥業(yè)有限公司結(jié)合業(yè)務發(fā)展需要與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等合作開展了鉤藤的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工作,并進行了不同定植年限、不同采收時間、不同采收部位和不同加工方法的試驗。結(jié)果:從定植年限來看,定植2年后隨著定植年限的增加,鉤藤總生物堿含量沒有明顯差異;10月至次年1月由于鉤藤枝條中總生物堿含量較高,屬于最佳采收期;煮后再烘、蒸后再烘、直接烘干和直接曬干4種加工方法加工的鉤藤,其總生物堿含量也沒有明顯差異,但從外觀顏色來看,直接烘干的較深,其他3種沒有明顯差異。結(jié)論:人工栽培的技術問題已經(jīng)解決,鉤藤的生長適宜于林下間種栽培方式,結(jié)合貴州省山多林廣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點,可以支持當?shù)禺a(chǎn)業(yè)的經(jīng)濟發(fā)展。
鉤藤;人工栽培;采收加工
藥材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g.ex Havil的干燥帶鉤莖枝,具有息風定驚、清熱平肝的功效,用于驚癇抽搐、小兒驚啼等的治療[1]。主要成分為吲哚類生物堿,包括鉤藤堿、異鉤藤堿和毛鉤藤堿等,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鉤藤堿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2-3],同時能有效防治血管性癡呆癥[4]。鉤藤植物的野生資源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貴州、福建、江西等地[5-6],隨著購銷量的逐年增加,加之毀壞性采收和無序管理,導致野生資源破壞嚴重。由于對鉤藤的栽培研究較少[7],目前尚無大面積人工栽培基地。為此,作者開展了本項研究。
鉤藤種植地宜選半陰半陽的山坡地,或杉木林間空地、采伐林地等。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有灌溉條件而無污染源的,微酸性砂質(zhì)壤土陰坡地塊種植。本研究試驗地選在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的鉤藤種植基地,位于貴州劍河縣柳川鎮(zhèn)關口村。
在種植前1個月進行深耕,以使其曬伐凍化。細碎土塊,撿凈雜物。山坡地應起壟進行種植。按株行距2.0 m×2.0 m按穴,穴的規(guī)格為50cm×50cm×50cm。
育苗方法一般選用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方式,種子育苗需要2年時間,扦插育苗需要1年時間。
經(jīng)貴州中醫(yī)學院何順志教授鑒定,為茜草科植物鉤藤 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g.ex Havil。10月份左右,采收成熟的果實,自然陰干,采集種子,保存?zhèn)溆?,種子千粒重為0.003 g。
育苗地選擇地勢平坦,灌溉便利的地塊。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含量高、通氣性好不板結(jié),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宜。在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畝施有機肥2 500kg。作成長10 m、寬80~100cm、高15~20cm的苗床,按行距15cm開溝條播,溝深2~3cm。3月上中旬播種,將鉤藤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覆蓋一層薄薄的細土,最后在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等苗出土后,及時揭除塑料薄膜,再支架覆蓋遮陽網(wǎng)。苗高2~3cm時,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結(jié)合松土除草,作好苗期管理工作。在苗高10cm左右時進行間苗,把長得較密、長勢較好的苗移到新的苗床用于假植,留小苗復壯。當小苗長至30~40cm時,適當?shù)恼荆コ敹藘?yōu)勢,使莖稈木質(zhì)化。當種子苗的主莖直徑達0.5cm時,即可移栽定植。種子苗移栽后3年可進行采收。
苗床要作成長10 m、寬100~120cm、高30~40cm的平畦,避免積水。一般在3月份進行扦插,采集一、二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莖枝,用剪刀截成12~15cm長的插穗,每段帶有3~4節(jié),將插穗綁成捆,防止上下頭顛倒,捆好后備用。剪口要平,上剪口距芽1~1.5cm處剪平,下剪口在側(cè)芽基部或節(jié)處斜剪,一般離節(jié)處2~3mm,剪口要平滑。用生根粉處理好的扦插條按12cm×8cm的行株距斜插在準備好的苗床上,扦插莖枝埋入土中約2/3,露出地面約1/3,壓緊,澆足水。當小苗長至30~40cm時,適當?shù)恼?,去除頂端?yōu)勢,使莖稈木質(zhì)化。當扦插苗生根成活后即可移
移栽可在春秋兩季進行,春季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秋季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起苗時,盡量不傷害根系,最好帶土進行移栽。因鉤藤是淺根系植物,栽種不宜過深,10cm左右即可。
鉤藤植物栽培過程中病蟲害較少,偶爾發(fā)生根腐病、蚜蟲害和蛀心蟲害。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禁止使用國家禁用農(nóng)藥,達到環(huán)保、無公害的防治目的。
根腐?。憾喟l(fā)生于苗期,表現(xiàn)為幼苗根部皮層和側(cè)根腐爛,莖葉枯死,采取開溝排水,防止積水對應處理。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銷毀,病穴用石灰消毒,或用50%多菌靈2 500倍液全面澆灑,以防蔓延。
蚜蟲:多發(fā)生于4~5月份幼苗長出嫩葉時,或7~8月份危及植株頂部嫩莖葉。利用蚜蟲對黃色有較強趨性的原理,在田間設置黃板,上涂機油或其他粘性劑吸引蚜蟲并消滅;利用蚜蟲對銀灰色有負趨性的原理,在田間懸掛或覆蓋銀灰膜,每畝用膜5kg,在大棚周圍掛銀灰色薄膜條(10~15cm寬),每畝用膜1.5kg,趨避蚜蟲?;蚶勉y灰色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覆蓋栽培。
蛀心蟲:多發(fā)于8~9月份,幼蟲蛀入莖內(nèi)咬壞組織,中斷水分養(yǎng)料的運輸,致使頂部逐漸萎蔫下垂。發(fā)現(xiàn)植株頂部有萎蔫現(xiàn)象,應及時剪除,從蛀孔中找出幼蟲滅之,發(fā)現(xiàn)新葉變黑或成蟲盛發(fā)期,可用95%的敵百蟲1 000倍液噴殺。
為了研究鉤藤的定植年限、采收日期、加工方法對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進行了不同定植年限、不同采收時間、不同采收部位和不同加工方法的試驗。
不同定植年限鉤藤的采收:2010年10月下旬,分別選取定植2、3、4年的鉤藤植株各15株,分別測定單株的鮮重和干重。最后同一定植年限的枝條混合在一起,作為一個樣品對其產(chǎn)量或品質(zhì)進行檢測。
不同采收時間和鉤藤采收部位:從2009年10月到2010年3月,于每月的20~25日,對種植4年的鉤藤進行采收,每次采收15株。分上部與下部枝條分開采收(上部枝條與下部枝條的區(qū)分標準:在同一個采收側(cè)枝上,以該枝條的1/2以上部位的鉤藤枝條作為上部枝條,以下部分作為下部枝條。)分別測量鮮重和干重,再分別進行品質(zhì)的檢測。
平模顆粒機采用平模和與其相配合的圓柱形壓輥為主要工作部件,按工作部件的運動狀態(tài)分,平模制粒機有動輥式、動模式、模輥雙動式3種,動模式和模輥雙動式常見于小型平模制粒機,動輥式則一般用于較大機型。按壓輥的形狀分,又可以分為錐輥式和直輥式兩種。
不同加工方法的處理:選取種植4年的鉤藤植物,每組采收15株,共采收4組。每組作為一個樣品,再分別進行采用先蒸后烘(鉤藤枝條蒸5~10 min,再進行烘干(溫度40~50℃))、先煮后烘(煮5~10 min、烘干溫度為40~50℃)、直接曬干和直接烘干4種加工方法進行加工。
6.2.1 儀器及試劑 TG628A分析電子天平、Kosusan H-80F振動機、TAITEC SR-1離心機和Agilent 1200液相色譜儀。鉤藤堿和毛鉤藤堿對照品(從日本進口)、甲醇、冰醋酸、醋酸銨和乙腈均為分析純。
6.2.2 方法
6.2.2.1 單株產(chǎn)量研究 用分析天平對每個樣品稱重。
6.2.2.2 總浸出物含量研究 總浸出物含量的測定按照 “日本藥局方”進行檢測[8]。
6.2.2.3 總生物堿含量研究 總生物堿含量的測定按照 “日本藥局方”進行檢測[8]。
6.3.1 定植年限對鉤藤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不同定植年限的藥材鉤藤其單株產(chǎn)量不一樣,2年生的最低,為0.06kg;3年生的為0.31kg;4年生的為0.35kg。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不同定植年限的總生物堿含量也有差異,高低順序依次為:3年生(0.048%) >4年生(0.033%)>2年生(0.032%)。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不同定植年限對鉤藤單株產(chǎn)量和內(nèi)在品質(zhì)的影響情況
6.3.2 采收時間對鉤藤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隨著采收時間的不同,鉤藤的單株產(chǎn)量也不一樣。產(chǎn)量最高的為10月份采收的,為0.35kg/株;從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單株產(chǎn)量差異不大,為0.25kg/株左右。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不同采收時間對鉤藤單株產(chǎn)量和內(nèi)在品質(zhì)的影響情況
不同時間采收的藥材鉤藤其內(nèi)在品質(zhì)也不一樣。從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總生物堿含量高低順序是:10月份采收>11月份>1月份>12月份;2月份和3月份采收的總生物堿含量不合格,為0.026%~0.027%,低于日局方標準(0.03%以上)??偨鑫锸?2月份至次年2月份采收的較高。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6.3.3 不同加工方法對藥材鉤藤外觀顏色和品質(zhì)情況的影響 從外觀顏色上來看,直接烘干的藥材鉤藤顏色最深,為棕紅色。其他3種方法加工的外觀顏色都比較淺,偏綠或偏白。
從總生物堿含量來看,4種方法加工的藥材鉤藤中總生物堿含量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煮后再烘>蒸后再烘>直接烘干>直接曬干。均符合日本藥局方標準,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 不同加工方法對內(nèi)在品質(zhì)的影響情況/%
深圳津村藥業(yè)有限公司與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等簽訂長期栽培合同,確定采收年度的合同數(shù)量和價格,深圳津村導入生藥可追溯體系,按照株式會社津村GACP管理系統(tǒng)提供栽培SOP并進行規(guī)范化栽培指導和監(jiān)控,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進行育苗、栽培相關工作,除自有種植基地外還在政府支持下與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合作,進行栽培工作,采收后統(tǒng)一由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組織加工,達到深圳津村藥業(yè)有限公司品質(zhì)標準后發(fā)運出廠。
鉤藤藥材商品供應主要依賴野生資源,市場需求量連年遞增,野生資源逐年減少,市場價格也在不斷攀升。深圳津村藥業(yè)有限公司與貴州昌昊中藥發(fā)展有限公司等合作開展了鉤藤的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工作,率先實現(xiàn)了大面積的人工栽培工作,取得了較好的進展。2008年以來,貴州昌昊發(fā)展有限公司通過 “公司+基地”、 “公司+政府+合作社+農(nóng)戶”等多種形式在貴州省黔東南州推廣鉤藤種植面積240 hm2,近110萬株。2009年產(chǎn)出鉤藤藥材52 t,2010年產(chǎn)出鉤藤藥材120 t,品質(zhì)符合日本藥局方要求。2011年預計可產(chǎn)200 t,2013年以后進入豐產(chǎn)期,預測年產(chǎn)鉤藤藥材可達350 t左右。
從鉤藤總生物堿含量的結(jié)果變化來看,每年10月份至次年1月份是鉤藤的最佳采收期,4種加工方法的鉤藤總生物堿含量都符合日本藥局方的標準。鉤藤人工栽培的技術問題已經(jīng)解決,可以推廣。雖然鉤藤的野生資源尚未達到枯竭程度,但應未雨綢繆,盡早推進野生資源栽培化的工作。通過開展鉤藤的規(guī)范化栽培工作,可以實現(xiàn)保護自然環(huán)境、減輕和緩解野生資源的無序破壞和減少問題,保證市場數(shù)量供應和品質(zhì)要求,達到藥材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和發(fā)展的目標。同時,鉤藤的生長適宜于林下間種栽培方式,結(jié)合貴州省山多林廣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點,可以支持當?shù)剞r(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由于本次試驗材料的限制等因素,不同加工方法、定植年限等對鉤藤含量的影響情況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40.
[2]宋純清,樊懿,黃偉暉,等.鉤藤中不同成分降壓作用的差異[J].中草藥,2000,31(10):7621.
[3]蘇青,黃瑞松,張鵬,等.鉤藤堿化學分析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1,18(12):97.
[4]齊尚斌,劉潔.鉤藤散、鉤藤及其生物堿對小鼠血管性癡呆的防治作用[J].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2003,(3):120.
[5]羅獻瑞.中國植物志[M].第71卷.第1分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255.
[6]余再柏,舒光明,秦松元.國產(chǎn)鉤藤類中藥資源調(diào)查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99,29(4):198.
[7]楊俊軾.鉤藤的種子育苗技術[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7,26(1):66.
[8]日本藥局方.第十六改正[S].日本:廣川書店,2011,D-559.
Study on th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Uncaria rhychophylla
LIU Yu-de1,WANG Tao-yin1,LIShi-yu1,ZHAO Peng1,XIAO Ping-kuo1,HE Ding-xiang2,LAN Cai-wu2
(1.Shenzhen tsumura pharmaceutical Co.LTD,Shenzhen 518103,China;2.Guizhou changhao chinesemedicine development Co.LTD,Kaili556013,China)
Objective:To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Uncaria rhychophylla cultivation from thewild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ultivationmanagement,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n the Uncaria rhychophylla quality in domestically grown state.Methods:Shenzhen tsumura pharmaceutical limited company unified guizhou Chang-Hao Chinese medicine limited company to study th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Uncaria rhychophylla.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ransplanting age,the harvest time,the harvestmedicinal parts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s.Results:After transplanting two yearsr,with the increase of year,the total alkaloid content of Uncaria rhychophylla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The best harvest time is from October to the next January.Because the total alkaloid content in the branches is higher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The four processingmethod whose total alkaloid content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but the color ofmedicinalmaterials using direct dryingmethod was dee Pfrom appearance,and the other threemethods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Conclusion: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ical problem had already been solved.The Uncaria rhychophylla grows well in the mode of the interplanting cultivation in the forest,which can promoto the development the economy of Guizhou Province who hasmanymountains and density forests.
Uncaria rhychophylla;Cultivation;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通訊作者]劉玉德,Tel:(0755)27397002,E-mail:liuyude@sztsumura.com
201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