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劉 堃,郭蕾蕾,張 林
·護理教育研究·
改革《護理研究》課程 提高護生論文寫作素養(yǎng)1)
李 紅,劉 堃,郭蕾蕾,張 林
[目的]提高本科護生論文寫作素養(yǎng)。[方法]以《護理研究》課程為依托,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中心,以新型的考核評價為導向,并以學生成績和問卷調查的方法對以上改革措施進行效果評價。[結果]學習《護理研究》課程后護生的論文評價能力、論文寫作能力、論文寫作意識等方面有較大提升。[結論]依托護理研究課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本科護生的論文寫作素養(yǎng)。
護生;本科;護理科研;護理教育;論文;寫作
護理論文是科研活動或成果應用的書面總結,其數(shù)量與質量反映了護理學科的發(fā)展狀況與研究水平。護士的論文寫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反映護士良好業(yè)務素質的重要因素,然而在臨床護理隊伍中普遍存在對護理論文寫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寫作能力較低等現(xiàn)象[1],其中關鍵原因之一是護士護理科研知識儲備不足?!蹲o理研究》是本科生系統(tǒng)接受科研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專業(yè)課程,筆者在教學中就如何提高護生的論文寫作能力和素養(yǎng)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效果較好?,F(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為遼寧醫(yī)學院2008級護理本科生109人,其中女生108人、男生1人,年齡20歲~24歲(22.1歲±0.9歲);均為國家統(tǒng)招生,學制4年;師資包括2名女教師(1名講師,1名副教授),年齡33歲~36歲;授課教材為肖順貞主編的《護理研究》(第3版)?!蹲o理研究》課程開設于護理本科生的第6學期(第3學年),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共32學時(理論20學時、實踐12學時),前期學習的主要相關課程有醫(yī)學統(tǒng)計學和文獻檢索。
1.2 方法
1.2.1 改革措施 筆者以《護理研究》課程為依托,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中心,以新型的考核評價為導向,旨在提高護生的論文寫作素養(yǎng),具體措施如下:①調整授課進度安排,打破書本的章節(jié)順序,將護理論文的撰寫一章提前講授(安排在第三章文獻的查詢與利用的下次理論課),講解四大論文即科研論文、綜述論文、經(jīng)驗(體會)、個案研究論文的撰寫技巧和方法并以實例說明,這樣讓護生對論文有個初步的認識,在后續(xù)的授課或親身閱讀和查閱文獻過程中逐步加深對論文的理解。②改革教學方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中心,綜合應用啟發(fā)式、案例討論式、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模擬情境等教學法,護生自愿結成5人左右的科研小組開展科研活動,實踐科研選題、科研設計等程序,夯實護生的科研知識對護生論文的撰寫大有裨益。③改革考核評價方式: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有機結合,新型考核評價主要由3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基礎知識占30%,考核形式為閉卷理論考試;第二部分為單項能力占40%,考查學生論文寫作和論文評價等能力,其中論文PPT展示占20%(查閱文獻選擇一篇自認為好的論文做成PPT展示),個人綜述撰寫占20%。PPT展示時要求確定論文的類型,現(xiàn)場回答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最后對論文進行評價,包括評價選題、評價科研設計、評價結果和討論等,闡述論文的閃光點和局限性;第三部分為綜合運用能力占30%,以科研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自行選題進行科研設計,集體完成一篇開題報告。以上考試內(nèi)容均制定了嚴格的考核標準,綜合得分作為護理研究課程考核成績。
1.2.2 研究方法 根據(jù)文獻[2-4]和研究者自身的經(jīng)驗自制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除一般資料外,由學習《護理研究》課程前后護生論文寫作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評價、護生對護理論文寫作的認識及教學反饋2部分組成,護生寫作能力等的評價分4個層次,即很強、較強、一般、薄弱,為護生的主觀感覺調查,此部分在第一次課和最后一次課均調查1次。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由研究者對109名對象進行調查,當場發(fā)放當場收回,發(fā)出問卷109份,均有效收回。資料收集后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等級資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學習《護理研究》課程前后護生論文寫作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評價 護生論文PPT得分為76.9分±9.4分,綜述撰寫得分為73.7分±12.1分,課程前后護生論文寫作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評價見表1。
表1 學習《護理研究》課程前后護生論文寫作能力方面的自我評價(n=109) 人
2.2 護生對護理論文寫作的認識及教學反饋(見表2)
表2 護生對護理論文寫作的認識及教學反饋(n=109)
3.1 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指讓學生幾人組成小組,教師發(fā)出指令,學生根據(jù)指令進行討論和練習[5]。在教學中護生自愿結成5人左右的科研小組開展科研活動,以論文評析、思維訓練和模擬科研項目等為主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身臨其境”去體會如何選題、如何科研設計、如何撰寫論文和評價論文,在實踐中護生不僅豐富了知識,更加體會到論文的交流和傳播終要服務于護理實踐,促進全民健康和整個學科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具備以下優(yōu)勢:①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自由而開放式教學,成員個體能自由表達思想,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②團隊成員之間思維和資源共享,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利于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③協(xié)作發(fā)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會話是協(xié)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每個
學生都同時是質疑者和解疑者,這樣不僅加強了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信息得到及時的交流與反饋,促進護生對科研知識和技能的靈活掌握。
3.2 效果 本研究顯示,89.0%的護生認為本科階段有必要學習論文的撰寫,90.8%的護生認為學習論文寫作實用性較大,說明護生對論文寫作有較為正確的認識。為提高論文寫作素養(yǎng),教師布置學生完成兩項任務,其一是論文PPT展示,其二是綜述撰寫,前者主要培養(yǎng)論文評價、口頭表達等能力,后者主要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能力、檢索文獻能力、歸納綜述和文字表達能力。調查發(fā)現(xiàn),護生不僅在論文寫作的相關能力方面有較大的提升,而且在寫作意識、寫作興趣、寫作意愿方面有了明顯的改善,在學習論文撰寫后護生的收獲排在前三位的依次為:掌握了一定論文寫作知識和方法,提高了科研意識,豐富了護理專業(yè)知識,以上調查結果說明教學效果較好。
3.3 不足及建議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護生學習論文寫作的動機居首位的是教師要求占6 2.4%,其次為提高自身寫作水平占50.5%,而個人興趣僅占25.7%,說明部分護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尚待加強。調查顯示,完成作業(yè)的態(tài)度較為認真的占79.9%,一般的占20.2%,部分護生坦言對作業(yè)只是敷衍了事、“只要數(shù)量不要質量”。此外在完成作業(y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排在前三位的是論文撰寫太難、學習資源不足、缺乏適時指導。以上調查結果提示,在教學中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今后教師要秉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包括上網(wǎng)查閱文獻和書刊借閱等),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努力探索一個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素質提高為一體的教學模式,為護理學科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1]鄭慧淑.科室護理論文撰寫的組織與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1,26(14):24-25.
[2]李淑杏,陳常香,李建民,等.護理本科生分階段科研訓練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09,23(3A):637-638.
[3]徐娟,商臨萍,王斌全,等.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碩士科研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7A):1778-1779.
[4]周曼穎,王紅,林勇,等.多元化教育提高成人教育護理??茖W生科研能力[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A):27-28.
[5]仇瑤琴,陳曉英,沈園園,等.護理本科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與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3):214-215.
To reform“nursing research”course and improve thesis writing accomplish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Li Hong,Liu Kun,Guo Leilei,etal
(Nursing College of Liaoning Medical College,Liaoning 121001 China)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4.033
1009-6493(2012)12A-3239-02
1)為遼寧醫(yī)學院教改研究項目,編號:2011A27。
李紅,講師,碩士研究生,單位:121001,遼寧醫(yī)學院護理學院;劉堃、郭蕾蕾、張林單位:121001,遼寧醫(yī)學院護理學院。
2012-06-06;
2012-11-16)
(本文編輯 孫玉梅)